安汰蓝防蓝光吧 关注:4,207贴子:1,535
  • 3回复贴,共1

既然近视可以后天形成,那为什么这种近视还会遗传给下一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既然近视可以后天形成,那为什么这种近视还会遗传给下一代?


1楼2021-06-24 17:10回复
    我们可能要重新思考,后天近视与基因遗传之间的关系了。
    近视会遗传,但若是显性近视基因遗传,那后代可能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光荣近视,幼龄期就表现出过高的近视度数。可以说这样的近视案例在我们身边是极少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后天近视。
    后天近视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摒除基因遗传的可能?
    多年来,科学界一致认为,想要最快找出近视的根本原因,从遗传学上寻找近视的基因是最好的方法。近视的遗传学近几年再次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根据PubMed数据库提供的信息,在2015年之后“近视/遗传学”、“屈光不正/遗传学”、“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呈指数上升[1]。


    2楼2021-06-24 17:18
    回复
      起初科学家们只是单纯去寻找近视的基因,并未考虑环境因素对基因遗传的影响。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对超过500000名欧洲血统的人,进行屈光不正分析,这项大规模的研究确定了449个基因座[2]。之后的研究还发现了更多的近视基因,近视相关的基因座数据在急剧增加,截止目前就发现有超过500个基因座与近视相关[3],但研究没有发现有哪一个基因会直接导致近视发生。
      研究发现与近视相关的这500个基因,几乎存在每一个人身上。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携带近视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一直处于隐性的状况,不像显性基因遗传一出生就近视,隐性基因只要后天没有去激活,人就可以一直处于不近视的状况。
      朱迪思·斯特恩说,“遗传给枪上膛,但环境扣动了扳机。”这句话完美诠释了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隐性基因即便一直存在,但后天没有环境因素去刺激,枪也就没有扣动扳机,遗传就无法重伤人眼。环境因素可能是驱动隐性基因在后天表达出近视的根本原因。


      3楼2021-06-24 17:18
      回复
        居住在北纬70度左右的爱斯基摩人和因纽特人,在没有引入正规教育之前,近视患病率仅1%-2%,一百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两个人近视。但他们的子孙辈后来南迁接受正规教育,每天到学校上课学习之后,近视患病率迅速增加到50%以上[4]。可见在教育过程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刺激了隐性基因,造成人们不知不觉获得近视易感性。
        另外Ranjay Chakraborty等人的研究中,发现缺乏视锥细胞的小鼠和正常野生型小鼠在幼龄期的屈光发育不存在差异,而当都改变视觉环境因素,给予缺乏视锥细胞和野生型小鼠形觉剥夺刺激后,缺乏视锥细胞的小鼠表现出近视易感性,在相同的时间内,与野生型对照小鼠相比,近视速度增加了约65%。

        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形觉剥夺、手机电脑屏幕的光污染、室内人造光、熬夜等视觉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去激活潜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隐性基因,让我们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患上近视。
        尽管近视易感性的确切机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未知,但我们可以就目前发现的近距离用眼、光污染、室内光人造光等进行改善视觉环境,让隐性的近视基因继续保持隐性。研究环境因素和遗传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过去只单纯专注研究近视基因的方向,提供了一种新方向去认识近视,让我们更有效地防控近视。总之,近视是会遗传的,后天形成的近视也可能是视觉环境因素刺激隐性近视基因形成的!


        4楼2021-06-24 1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