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咨询了多位老师和校团委社会实践中心的同学,发现大家对于这个至少一次社会实践的规定的解读五花八门,有说属于课外学分的,有说就是思政课社会实践的,还有说啥也不属于,就是单独的社会实践学分我也是服了,这种作为毕业硬性条件的重要规定怎能如此的含糊不清,前后不一? 并且根据前人的经验以及该规定无法被任何官方文件证实的情况来看,此规定基本可以认定为谣言。
虽然学校的初心可能是好的,鼓励大学生充实暑假生活么,但是以不能毕业相要挟还是太过了。有些特殊情况照顾不到就让人很焦虑。
但是去年新出了个《东莞理工学院本科生课外实践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确实是规定了20级及以后的同学至少完成一次社会实践否则不能毕业,限制的方法是社会实践的1分为15分课外学分里的必修学分,不稿社会实践修不满课外学分,而且启用了一套线上课外学分管理系统,课外学分这块儿以后应该是会更严格了。
虽然学校的初心可能是好的,鼓励大学生充实暑假生活么,但是以不能毕业相要挟还是太过了。有些特殊情况照顾不到就让人很焦虑。
但是去年新出了个《东莞理工学院本科生课外实践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确实是规定了20级及以后的同学至少完成一次社会实践否则不能毕业,限制的方法是社会实践的1分为15分课外学分里的必修学分,不稿社会实践修不满课外学分,而且启用了一套线上课外学分管理系统,课外学分这块儿以后应该是会更严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