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云吧 关注:100贴子:1,408
  • 10回复贴,共1

董氏针灸哪里学比较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人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人生最难推倒的墙,不在外界,也不在头脑,而在自己心里
只要心里没有墙,人生到处都是路
只要不给自己设限,一切皆有可能


IP属地:河北1楼2021-07-19 18:17回复
    中医针灸人的福音
    董针精修班,以临床实战,学员感受效果为先;并结合真实病例现场详解,以场景化临床教学体验为辅,
    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一听就明白,
    学起来不再枯燥乏味。
    迅速克服学习针灸不得入门的苦恼!学会董氏针灸,轻松巧治50+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8月4-7号,15-18开课17611128586


    IP属地:河北2楼2021-07-30 17:45
    回复


      IP属地:河北3楼2021-08-06 11:48
      回复
        中医针灸人的福音
        董针精修班,以临床实战,学员感受效果为先;并结合真实病例现场详解,以场景化临床教学体验为辅,
        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一听就明白,
        学起来不再枯燥乏味。
        迅速克服学习针灸不得入门的苦恼!学会董氏针灸,轻松巧治50+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9月4-7号保定授课,16-19号长沙授课


        IP属地:河北4楼2021-08-26 18:14
        回复
          刘红云董氏奇穴针灸培训火热开班【每个人都能学的针灸技术】:学会一针之绝技,在于找对好老师
          《可提前开通线上网课,临床辅导》终身学习
          本课程将对董氏针灸穴位、疗效,进行全方位的深度精解,快速掌握扎针、用穴之妙门
          1月 4-5-6-7河北保定开班 11-12-13-14号长沙开课!176-1112-8586
          提前联系我报名享受特惠,终身都可免费复训学习


          IP属地:河北7楼2021-12-22 16:11
          回复
            尺泽穴:尺,是计量长度的单位,在此暗指人体的肾脏,因此这个穴位有益肾的作用;泽的含义是水液聚拢之地。这个穴位就在人体肘窝的最深处,此处属水,我们身体各处的气血蜿蜒往来,最终汇聚于此,故名尺泽穴。尺泽穴穴位归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尺泽穴具有润肺止泻、调节肝火、疏通气血的作用。适用于气喘、咳嗽、咽喉肿痛、肺炎等症。穴位用法:按摩法:用一手的拇指按压在另一侧手臂上的尺泽穴穴位上,用力深按30秒,然后松开休息,连续反复多次。之后再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按揉尺泽穴穴位3-5分钟即可。


            IP属地:河北8楼2022-06-05 16:26
            回复
              1、一份粗粮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仅可以帮助身体,促进肠胃的消化吸收,还可以降低机体中“坏”的胆固醇,升高机体中“好”的胆固醇;进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预防心脏疾病的作用。食物来源:红薯、玉米、高粱、燕麦、荞麦等。2、一份养心觉心脏位于胸部,是一个阳位,主血脉;其工作要消耗能量,在中午阳气偏盛的时候,需要休息来养阴,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所以,午睡,是养心的好方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睡一个养心觉,也是不错的!3、一处养心穴
              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五行中,心包经属火,曲泽穴属水,因此,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属于心包经之热症者,都可以通过按摩此穴来进行调理。4、一份水果
              石榴中含有高水平的抗氧化剂,这种物质可以抵抗人体炎症和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达到延缓人体衰老、预防动脉粥硬化和减缓癌变进程的作用,是对心血管很好的食物。
              适当的饮用石榴汁,有助于降低人体血压,对血栓及高血脂的患者来说,每天喝一杯石榴汁,心脏血流状况可改善1/3以上。
              5、一份好心情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经常微笑,保持心情愉悦,不仅对身体有益,对心脏也是有好处的。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悲观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是乐观患者的2倍!所以说,心情好,是治疗一切疾病最根本的方式!6、一个动作:下蹲方法:两脚自然分开,与肩膀同宽;双臂向前伸直,膝盖弯曲,注意呼吸,慢慢下蹲。作用:坚持做下蹲的动作,可以通过双腿的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加快静脉血液的回流,对心脏健康,十分有益。频率: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下蹲20下左右即可。


              IP属地:河北9楼2022-09-26 17:45
              回复
                下白穴

                【董师原文】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一寸五分。
                主治:牙齿酸、肝微痛,以及中白穴主治各症。董师补充:近视眼、腰骨痛。
                取穴:拳手取穴,当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一寸五分(即中白穴后一寸)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诠解发挥】
                穴名阐释:在手上的几个名之为白的穴位,前有上白穴、中白穴,本穴位置最下,故称之为下白穴。
                杨维杰新下白穴:拳手取穴,当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腕横纹约一寸,即中白穴后一寸半是穴,贴骨取穴。
                现代解剖:
                肌肉:在无名指尺侧,第四擎骨小头后方有第四骨间肌。
                血管:有手背静脉网分布于其下周围,及第四骨间指背动脉。
                神经: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掌背神经。
                维杰新用:治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颇效。治肾绞痛、肾结石甚效。治胆绞痛亦甚效。治闪腰岔气亦甚效,治环腰一周痛甚效。
                【解说及发挥】
                以下系根据杨维杰新下白穴解说及发挥。
                1.中白、下白倒马并用主治前述肾亏各病,疗效极佳。
                2.中白、下白倒马并用尚可治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颇效。
                3.理同中白穴(肾与三焦通,补肾作用甚好),合用更佳,亦能治肾绞痛。位于手腕太极之腰脐线稍上对应肾脏的位置,且三焦与肾通,而且是贴骨取穴,故治肾绞痛特效,治肾结石亦甚效,余以下白穴配马金水穴治愈肾结石多例。
                4.穴在手少阳经,又是位于手腕太极腰脐线稍上,对应肾脏,亦与肝胆同水平。手足少阳经相通,治胆绞痛亦甚效。
                5.中白、下白倒马治闪腰岔气亦甚效,治环腰一周痛甚效。
                6.中白、下白与灵骨大白合用(可两手交叉治),通治下肢疼痛。


                IP属地:河北10楼2022-12-14 17:55
                回复
                  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寒气有凝滞的特点。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


                  IP属地:河北11楼2023-02-18 18:09
                  回复
                    五、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IP属地:河北12楼2023-04-13 18:01
                    回复
                      三、性能选穴
                      补气:太渊、气海、百会、膻中;
                      补血:血海、膈俞、中脘、绝骨;
                      滋阴:三阴交、阴郄、太溪、照海;
                      壮阳:命门、关元、太溪、肾俞;
                      疏肝:丘墟、太冲、内关、期门、蠡沟;
                      健脾:太白、建里、章门、脾俞;
                      解表:合谷、外关、大椎、(五输)经穴;
                      祛风:风字穴位;
                      温里:荥穴、壮阳穴;
                      通行穴:支沟、手三里、天枢、曲池、三焦俞、条口、环跳、归来;
                      利水:太溪、四渎、三阴交、阴陵泉、水分、水沟、水道;
                      祛痰:络穴,邪随络穴而出;
                      镇静安神:神字穴;
                      升举穴:百会、冲字穴,加补气穴;
                      活血祛瘀:郄穴,局部放血,补血穴;
                      醒脑开窍:人中、井穴、四神聪、会阴、百会、内关;
                      退热:大椎、膏肓俞、阴郄、劳宫、尺泽、耳尖放血、曲池、清冷渊;
                      治汗穴:合谷、复溜、阴郄、尺泽、气海、劳宫;
                      扶正祛邪:原络配穴。


                      IP属地:河北13楼2023-07-06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