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达|联合国粮食峰会预备会议召开;国家邮政局将考虑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与国际寄递衔接;2021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150.9万亿
宏鸿集团 前天
01
联合国粮食峰会预备会议召开
7月26-28日,联合国粮食峰会预备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凝聚国际粮农合作共识,为9月举行的峰会酝酿成果。联合国成员183名部长级代表参会,中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率团出席会议。
曾衍德发言时表示,中国政府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牢牢端稳了14亿多人的饭碗,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绿色发展持续提升,营养健康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持续向好,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出了表率。
曾衍德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以峰会为契机,推动全球粮食与农业系统转型发展,要提升包容性和韧性,聚焦发展重点,要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扩大对外开放,要提升发展质量效率,加快科技进步,要降低粮食损失和浪费,实现开源节流,以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56291885cfbfbeddc59367748f1f78e/805d9bee76c6a7ef01d6a891eafaaf51f2de6666.jpg?tbpicau=2025-02-20-05_341b3f825d9e1940e86b08b86e9f8f63)
02
推进农产品上行 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国家邮政局将考虑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与国际寄递衔接
7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有关情况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就“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将起到怎样作用”的记者提问进行回复。陈凯表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是立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另一方面,国家邮政局也考虑下一步将与国际寄递网络建设相关的体系进行衔接,通过国内、国际、农村、城市多重措施、多条路径、多项抓手,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重要支撑,为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实现美好的用邮需求、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澎湃新闻
03
最严监管来了!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8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高敬、于文静)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23日表示,此次条例修订体现了“最严格的监管”要求,施行以后能更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马有祥表示,把好生猪屠宰的质量安全关,有利于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他介绍,条例此次修订体现了“最严格的监管”要求,在五大制度方面有所体现:
一是生猪进厂查验制度。严防未经检疫等问题的生猪进入屠宰厂,要求生猪屠宰厂依法查验生猪检疫证明等信息,如实记录生猪的来源、数量、供货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生猪来源可追溯。
二是屠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生猪屠宰厂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屠宰操作规程、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和肉品品质检验规程,肉品品质检验应当与生猪屠宰同步进行,并如实记录检验结果,确保屠宰过程可控。
三是生猪产品的出厂记录制度。要求生猪屠宰厂如实记录出厂生猪产品的名称、规格、检疫证明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生猪产品去向可查。
四是问题生猪产品的召回制度。对发现生产的生猪产品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等质量安全问题的,明确要求生猪屠宰厂及时履行报告、召回等义务,并对召回的生猪产品采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确保问题产品不流入市场。
五是风险监测制度。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对生猪屠宰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推行分级管理制度,提升监管水平。
来源:新华网
04
中物联:2021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150.9万亿元
7月26日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上半年物流运行数据称,2021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沿着稳步复苏轨迹行进,主要总量指标高于疫情之前水平。社会物流总需求趋稳,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150.9万亿元,可比增长15.7%,其中工业和居民消费物流需求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进口物流实物量保持增势,物流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初步预计社会物流总额全年增长在9-10%。
宏鸿集团 前天
01
联合国粮食峰会预备会议召开
7月26-28日,联合国粮食峰会预备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凝聚国际粮农合作共识,为9月举行的峰会酝酿成果。联合国成员183名部长级代表参会,中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率团出席会议。
曾衍德发言时表示,中国政府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牢牢端稳了14亿多人的饭碗,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绿色发展持续提升,营养健康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持续向好,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出了表率。
曾衍德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以峰会为契机,推动全球粮食与农业系统转型发展,要提升包容性和韧性,聚焦发展重点,要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扩大对外开放,要提升发展质量效率,加快科技进步,要降低粮食损失和浪费,实现开源节流,以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56291885cfbfbeddc59367748f1f78e/805d9bee76c6a7ef01d6a891eafaaf51f2de6666.jpg?tbpicau=2025-02-20-05_341b3f825d9e1940e86b08b86e9f8f63)
02
推进农产品上行 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国家邮政局将考虑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与国际寄递衔接
7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有关情况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就“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将起到怎样作用”的记者提问进行回复。陈凯表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是立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另一方面,国家邮政局也考虑下一步将与国际寄递网络建设相关的体系进行衔接,通过国内、国际、农村、城市多重措施、多条路径、多项抓手,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重要支撑,为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实现美好的用邮需求、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澎湃新闻
03
最严监管来了!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8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高敬、于文静)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23日表示,此次条例修订体现了“最严格的监管”要求,施行以后能更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马有祥表示,把好生猪屠宰的质量安全关,有利于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他介绍,条例此次修订体现了“最严格的监管”要求,在五大制度方面有所体现:
一是生猪进厂查验制度。严防未经检疫等问题的生猪进入屠宰厂,要求生猪屠宰厂依法查验生猪检疫证明等信息,如实记录生猪的来源、数量、供货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生猪来源可追溯。
二是屠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生猪屠宰厂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屠宰操作规程、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和肉品品质检验规程,肉品品质检验应当与生猪屠宰同步进行,并如实记录检验结果,确保屠宰过程可控。
三是生猪产品的出厂记录制度。要求生猪屠宰厂如实记录出厂生猪产品的名称、规格、检疫证明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生猪产品去向可查。
四是问题生猪产品的召回制度。对发现生产的生猪产品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等质量安全问题的,明确要求生猪屠宰厂及时履行报告、召回等义务,并对召回的生猪产品采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确保问题产品不流入市场。
五是风险监测制度。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对生猪屠宰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推行分级管理制度,提升监管水平。
来源:新华网
04
中物联:2021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150.9万亿元
7月26日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上半年物流运行数据称,2021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沿着稳步复苏轨迹行进,主要总量指标高于疫情之前水平。社会物流总需求趋稳,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150.9万亿元,可比增长15.7%,其中工业和居民消费物流需求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进口物流实物量保持增势,物流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初步预计社会物流总额全年增长在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