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吧 关注:7,462贴子:22,588
  • 14回复贴,共1

一个灵魂的旅程——再谈《生死朗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米夏的德国文学课上,老师说:“西方文学的核心在于保密的观念,可以说人物性格整个建立在人们之间的未能公开的某些信息之上,其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或卑劣,或高尚,以至人们决心守口如瓶”,这段话几乎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导读。电影用了几本西方的文学作品帮助勾勒电影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并用一系列情节展示了人们内心的隐秘是如何影响乃至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15岁的米夏爱上了36岁的汉娜,而汉娜是一个有着双重秘密的女人,这双重的秘密决定了汉娜的人生路径,对于汉娜这个人物,电影里几次出现的契科夫的小说《一个带着小狗的女人》里面有一段精彩的人物独白足以解释汉娜:男主人公“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公开的,凡是想了解这种生活的人都看得见,都知道,充满了传统的真实和传统的欺骗,跟他的熟人和朋友们的生活完全一样;另一种生活则在暗地里进行的。由于环境的一种奇特的、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凡是他认为重大的、有趣的、必不可少的事情,凡是他真诚地去做而没有欺骗自己的事情,凡是构成他生活核心的事情,统统都是瞒着别人,暗地里进行的;而凡是他弄虚作假,他用以伪装自己、以遮盖真相的外衣,…却统统都是公开的。他根据自己来判断别人,就不相信他看见的事情,老是揣测着每一个人都在私密的掩盖之下,就象在夜幕的遮盖下一样,过着他的真正的、最有趣的生活。”。
    
     这正是汉娜的心理,她自己有太多的秘密,所以她根据自己来判断别人,就会觉得别人也会有很多秘密,这使她无法让自己信赖别人,所以她对米夏是有所保留的。她利用自己的年龄和经验的优势控制了米夏,电影里米夏抱怨汉娜说每次都是我道歉,很显然每一次发生争吵,都是米夏伏低做小、道歉赔不是,无论那是不是他的不是,因为他不能没有汉娜,而汉娜作为一个成年人,她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爱经验,所以她知道米夏这个初出茅庐的恋爱新手离不开自己,于是她利用这一点,牢牢地控制了米夏,她跟米夏上床,利用他满足自己的性欲,她让米夏给她朗读,米夏成了汉娜的工具。
    
     在小说里,米夏曾为了该不该将汉娜的秘密说出来一事左右为难的时候,他曾经去请教自己做哲学教授的父亲,父亲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告诉他:不能把人当成客体,而要当成主体。在那个夏天,汉娜就是把米夏当成了客体,当成了一个性欲和朗读的工具,她还曾经把集中营里那些犹太妇女当成了客体,把那些被她挑选出来的体弱的年轻女孩当成了朗读工具。在汉娜与米夏的关系中,我无法将汉娜对米夏的那一段性爱史看做是汉娜的爱情,因为爱本是一种相互交付,是一种不寻常的相互信赖,是将自己的身体、感情以及荣辱全部与对方分享。然而汉娜并未将自己交付给米夏,她有太多的秘密,也就从来不信任任何人。所以尽管米夏告诉汉娜,没有她他活不下去,但在米夏生日的那天,两人发生了一场争吵之后,汉娜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没有任何解释、有说任何理由,汉娜不辞而别,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的不辞而别会对米夏的一生带来什么样的巨大伤害,她只是自顾自地走了。
    
     痛彻心扉的米夏在汉娜的卧室地板上躺了几天之后回家了,米夏的父亲对米夏说:我们知道总有一天你会回家的。这句话牵出了本片的另一个主题:心灵的旅程。对于这个主题,电影给了我们一本荷马的《奥德赛》,《奥德赛》讲述的是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之后要返回家乡,却被海神参波塞冬困在海上,历经十年漂泊,最后终于回家的故事。还是在米夏的德文课上,老师讲解了《奥德赛》,这不是一个闲笔,而是电影的创作者在告诉我们本片的另一个主题,老师说:“每个人都认为荷马的主题是回家,实际上,《奥德赛》是一本关于旅程的书,家是你的梦中之地。”。



IP属地:山东1楼2010-04-15 18:28回复
        
         米夏用十年的时间为汉娜朗读、录寄送录音带,但却无法说服自己给汉娜回一封信,米夏最后到监狱去见汉娜,当汉娜深处手来的时候,米夏也短暂地握了一下汉娜的手,却又缩回了自己的手,他无法让自己再与汉娜毫无障碍的相处,他无法再续前缘,因为爱总是有前提的,如果你无法让人信赖,我也就无法再把自己交付给你。米夏知道了汉娜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而去了党卫军,也许还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把在集中营里为她朗读的那些女孩送回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处死,米夏不知道如果汉娜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会不会把他也送进毒气室,那么他如何能把自己交付给一个自己无法相信的人?影片里米夏为汉娜朗读的《奥德赛》中有这么一段:
         “来吧,收起你的铜剑,插入鞘内,
         咱两前往睡床,躺倒做爱,
         在欢爱的床笫或可建立你我间的信任”
         “我不愿和你同床,
         除非你,女神,你立下庄重的誓言,
         保证不再谋设新的恶招,使我受害”
        
         很显然,这一段《奥德赛》解释了米夏的纠结感情。直到汉娜死后,当米夏来到汉娜生前居住的囚室,听到监狱的那个女狱警告诉他汉娜一直在期待着他的回信,但没有等到,汉娜没有打包自己的行李,因为她根本没有打算离开后,他忍不住哭出声来。那意味着他还有爱,他原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了,但他其实还在爱着,他的心灵开始要回家了。在米夏带着汉娜的钱和嘱托去找到那个犹太幸存者的女儿,想要把汉娜的遗产交给她的时候,那个犹太女儿问起他和汉娜的关系,米夏告诉她自己和汉娜是一种朋友,但是那个聪明的犹太女儿一眼就看穿了他,所以她对米夏说:“为什么你不能对我坦白一点?至少开个坦白的头”。米夏坦白了,他第一次对人说起自己与汉娜的这段恋情,这确实是个开头,有了开头之后就容易多了,影片的结尾,米夏对自己的女儿敞开了心扉,他带着女儿来到汉娜的墓前,开始给她讲述自己和汉娜的这一段故事。
        
         还记得米夏的那段独白吗?“只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一个灵魂如此完整,那就是爱”,而当一个人敞开心怀、给予信任的时候,那就是爱的开始,找到了爱也就是让自己的灵魂回家了。
    


    IP属地:山东3楼2010-04-15 18:28
    回复
      楼主真是有心啊,还钻研了《带小狗的女人》,《奥德赛》,还有那个老师所说的西方文学的核心,从中找到了解读朗读者新的窗口。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对朗读者的探究走到死胡同了,现在又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了~~佩服楼主!!!


      IP属地:四川4楼2010-04-16 00:12
      回复
        楼主分析得好!


        5楼2010-04-24 21:10
        回复
          真不错,给了我新的启示!谢谢!


          IP属地:湖南8楼2010-05-04 21:08
          回复
            回复9楼:呃。。。我没从楼主的文章中看出你所指出那些错误啊。。。可能是我眼拙吧。。。就算有什么错误,也用不着这么义愤填膺吧~每个人都有对作品自己的理解,哪怕是误读,只要从中有所体悟,都值了~


            IP属地:四川10楼2010-05-21 23:51
            回复
              回复4楼:
              看了楼主的帖子茅塞顿开啊!


              11楼2010-05-24 22:10
              回复


                IP属地:辽宁16楼2010-09-29 19:43
                回复
                  当看到你写到 工具 这个词的时候,我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了。


                  IP属地:山东17楼2010-10-01 14: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