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标题:桂南平话的历史来源、代表方言及其历史层次
论文作者 李连进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论文单位 武汉,点击次数 184,论文页数 59-64页1996年1996月论文网 http://www.lw23.com/paper_135406021/
平话是汉语方言的一种。平话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使用人口近300万。根据平话的内部特征,可分为桂南平话片和桂北平话片,但彼此间差异颇大,不能通话,需要做分片的研究。本文只讨论桂南平话片,其分布包括被称为“平话”(邕宁县、扶绥县、崇左县、龙州县、大新县、马山县、宁明县、田东县、田阳县)、“客话”(宾阳县、上林县、横县)、“蔗园话”(百色市、宁明县)、“官语”(田林县)、“六甲话”(三江县)、“百姓话”(柳城县)、“粘米话”(钦州市)及乐业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等县市的桂南平话小片。
一、桂南平话人的祖先和祖语来源
桂南平话人多说其祖先来自宋时山东一带,是随狄青而来到广西。有的更说其祖先是来自宋时山东登州府、青州府。如,今南宁亭子乡、津头乡及横县等地的雷姓平话人的族谱上均记载:“(始祖)次一公,名大据,原籍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白马苑……狄青见我次一公德才兼备、文武并举,甚为器重,任公为指挥使”,在“雷氏大宗祠”里,立有一块刻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的“大宋都指挥雷大始祖次一公纪念碑”,碑上写道:“迄于今日邕、横、宾、永(今属横县)而外,如贵县、桂平、武宣、来宾、迁江(今属来宾县)、上林、象县以迄于左右两江及广东之钦廉等县均有雷姓子弟,是皆公之后裔也,不宁惟是,广西南部一带所在多有操平话及其同类语音之居民,是皆宋时随狄武襄南征军士之后裔也”。
以上口碑传载的关于桂南平话人之先祖是来自宋初山东登、青一带的说法,证之以历史文献,大致是可信的。如,明嘉靖《南宁府志·卷一》:“南宁府士厚民纯……人品同青、兖”。又《永乐大典·卷8507·南宁府·建武志》“军额……澄海三十一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东朝天门内。澄海三十二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州东白塔城望京门内。澄海三十四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子城之东。澄海三十五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子城之东。澄海三十六指挥,
论文作者 李连进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论文单位 武汉,点击次数 184,论文页数 59-64页1996年1996月论文网 http://www.lw23.com/paper_135406021/
平话是汉语方言的一种。平话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使用人口近300万。根据平话的内部特征,可分为桂南平话片和桂北平话片,但彼此间差异颇大,不能通话,需要做分片的研究。本文只讨论桂南平话片,其分布包括被称为“平话”(邕宁县、扶绥县、崇左县、龙州县、大新县、马山县、宁明县、田东县、田阳县)、“客话”(宾阳县、上林县、横县)、“蔗园话”(百色市、宁明县)、“官语”(田林县)、“六甲话”(三江县)、“百姓话”(柳城县)、“粘米话”(钦州市)及乐业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等县市的桂南平话小片。
一、桂南平话人的祖先和祖语来源
桂南平话人多说其祖先来自宋时山东一带,是随狄青而来到广西。有的更说其祖先是来自宋时山东登州府、青州府。如,今南宁亭子乡、津头乡及横县等地的雷姓平话人的族谱上均记载:“(始祖)次一公,名大据,原籍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白马苑……狄青见我次一公德才兼备、文武并举,甚为器重,任公为指挥使”,在“雷氏大宗祠”里,立有一块刻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的“大宋都指挥雷大始祖次一公纪念碑”,碑上写道:“迄于今日邕、横、宾、永(今属横县)而外,如贵县、桂平、武宣、来宾、迁江(今属来宾县)、上林、象县以迄于左右两江及广东之钦廉等县均有雷姓子弟,是皆公之后裔也,不宁惟是,广西南部一带所在多有操平话及其同类语音之居民,是皆宋时随狄武襄南征军士之后裔也”。
以上口碑传载的关于桂南平话人之先祖是来自宋初山东登、青一带的说法,证之以历史文献,大致是可信的。如,明嘉靖《南宁府志·卷一》:“南宁府士厚民纯……人品同青、兖”。又《永乐大典·卷8507·南宁府·建武志》“军额……澄海三十一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东朝天门内。澄海三十二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州东白塔城望京门内。澄海三十四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子城之东。澄海三十五指挥,额管五百人,营在子城之东。澄海三十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