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7,642贴子:8,357,456

今日无事,大家来聊聊养壶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在吧里基本都聊的泥,型,工,价等等,分歧也很大。今天抛开这些只聊养壶。由于个人以喝茶为主所以在我这壶是为茶服务的,当然很多玩壶为主的是茶为壶服务的。但无论何种应该都不冲突。以下说说我常用的两种养壶方法,纯内养和内外结合养。
1纯内养:就是泡茶时壶表面不淋或刷茶汤,只淋开水。全靠茶汤从内部慢慢寖润壶体而达到温润内敛的光泽度。缺点变化略慢,优点一旦养好了不易破坏包浆感不似外养那种假包浆一擦就没了。水质偏硬的需要注意表面易结水垢,需要及时擦干。时间长了很难去除,我就是受害者。下面上几张图,大家看看纯内养壶的变化。图一是新壶。图二是用了大慨一年多没注意而产生了水垢。图三是实在没招了用纳米海绵把水垢擦掉了。图四是用了三 四次样子。这里要表达是纯内养的不会轻易被破坏包浆。
2内外结合养:就是在泡茶的同时壶外面淋茶汤或养壶笔刷茶汤,然后用湿茶巾擦干净,再冲淋开水及时擦干净,注意后面淋开水擦干净非常有必要避免养出黑不溜秋的和尚光。这种养法会略快于内养当然养成效果也会略逊色点但觉得比纯外养要好。壶多的建议此法养。
最后补充点很重要,无论那种养法壶都需要定时休息不能长期泡养,壶也要呼吸。一定要开盖放阴凉通风出。我一般都是一把壶用四到五天就轮休。
好了就到这吧。欢迎各位晒出你靓壶,都讲讲你的养壶方法和心得
图片凑合着看吧,同一地方随手拍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9-16 21:30回复
    老规矩,沙发自己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9-16 21:30
    收起回复
      2025-08-21 14:58: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补充点,图四是用纳米海绵擦过后用了三到四次的样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9-16 21:35
      回复
        内养三周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9-16 21:52
        收起回复
          干净清爽,内养加空气养的效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9-16 21:52
          收起回复
            泡养后放置,空气养十年的效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9-16 21:55
            回复
              【养壶攻略 上篇】
              自收紫砂壶后,就与壶结下了缘份。某种意义上来说壶是有灵性的,需善待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壶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悠悠岁月,百年沧桑
              壶经泡养,在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下,经岁月的积淀,有种晶瑩的化合物层产生于壶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包浆"。
              呈黯然之色,沉稳收敛,由内而外散出柔和的光泽,颗粒隐现,在阳光下壶面结晶体呈有彩色,温润如玉,色泽古朴,拥有不凡的外表和气质。
              从冰浆,晶浆至玉浆是个量变到质变过程,需漫长岁月的积淀。
              年轻的壶友们可憧憬下,三十年后,你养的爱壶将是什么模样。[呲牙][呲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好才能远行。壶要养好,需壶的基因要好,有三个要素。
              一,需原矿泥制
              凡原矿泥制的壶,都能养出包浆。本山泥料要比外山泥料,陈腐时间长的泥料要比陈腐时间短的泥料出包浆进度快,包浆的水色也漂亮。
              二,精致的明针工艺
              壶胚括明针做到凝如铜,明如镜,壶面明针越光洁,烧制结晶度就越好,易出包浆。明针工
              不光洁,甚至漏括,不但难出包浆,还会有养花情况产生。
              三,合适的烧制窑温
              欠烧使壶泥结构疏松,结晶欠佳,养后会产生吐黑现象。
              过烧使壶面结晶玻化,有砂突,铁熔点增多,壶面粗糙,包浆难养出 。
              灌浆壶,喷浆壶是养不出包浆的,油光光亮晶晶,光泽轻浮而又刺目的不是真包浆,而是种:贼光:俗称和尚光,是抛光,喷浆,打腊,上油壶才有的特征。
              养壶分二大类,内养和内外结合养(以下简称外养)。
              内养 壶内泡茶叶,壶面仅冲淋沸水。内养出包浆相对慢,但水色最为漂亮。
              外养 壶内泡茶叶,壶面冲淋或刷茶汤。出包浆快,但水色略逊内养。
              品茶养壶养性,恒心,耐心,细心。
              养壶重在细节,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总结养壶经验,需做到
              勤泡,勤冲淋沸水,勤擦,勤洗,盘抚,轮养,通风,阴干,忌油,忌化学品。[OK][OK]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9-16 22:01
              回复
                【养壶攻略 中篇】
                1. 勤泡
                壶要勤泡养,壶透气不渗水,泡茶时含有茶油性以及芳香物质的茶汽透出,滋润壶面而产生包浆,泡茶次数多,以及在壶热时
                冲刷热茶汤,加强茶汤对壶面的滋润,都有利于包浆的生成。
                1.1一壶待一茶,以防串味。
                1.2壶面冲淋茶汤后,需用养壶笔刷勻,特别是花器,方器以防茶汤堆积形成壶色不均。
                1.3壶色浅的,宜用茶汤色淡的茶叶养,防植物色素的影响把壶养黑养花。
                1.4壶下部不宜放于茶海的茶汤中,否则会引起壶上下部的色差。
                2 勤擦
                壶不论内养或外养,趁壶热时用养壶巾擦壶是必须的。主要作用是轻度抛光,能弥补明针某些缺陷,并能使壶面受茶汤滋润勻称。最好要用纯棉制,吸水性好的养壶巾。
                2.1新壶经高温烧制,壶面总是有点毛糙感,初养阶段,可用略粗的养壶巾擦壶,进行壶面轻度的抛光。初出包浆后,改用柔软的养壶巾擦,不会损害包浆。
                2.2 趁壶热时,用干养壶巾轻擦壶面,把透出的茶气以及冲淋的热茶汤擦匀于整个壶面和壶底。特别是在壶平面处,转角处,接口处,贴花边沿,筋纹处积有的茶汤擦匀。
                2.3 如有明针不到位之处,需多擦几次,减小色差。
                2.4 壶出水如有涎口,需用湿养壶巾及时擦去壶嘴下,壶身上涎出的茶汤。尤其是色浅如本山绿泥,段泥制的壶。
                2.5及时擦去壶面上的水,保持壶面的干燥。
                2.6务必用柔软清洁吸水性能好的养壶巾轻擦壶面。如用粗糙的养壶巾重擦,包浆还没固化就被擦去了。特别是高目泥的壶,看上去油光光,亮晶晶,并非真包浆,而是抛光出贼光来了,是最劣的养壶方法。
                3. 勤冲淋沸水
                3.1勤冲淋沸水,可使壶面不结茶渍。
                3.2泡茶时,起保温作用。
                3.3使壶热涨冷缩,促进泥内油性渗出,滋润壶面。
                (原矿含有有机物,陈属时间长的泥,有机物充份腐化,含有油性)
                3.4沸水中含有出包浆所需的微量元素,壶面吸收,有利包浆生成。
                3.5加速壶面氧化进程,快出包浆。
                3.6一次养多把壶时,可泡一壶茶,另一把壶当公道杯用,其余壶内灌满沸水。壶热时,热茶汤冲淋壶面,擦壶。壶内沸水互冲淋,擦干即可。
                3.7 收藏壶,不想泡茶,那经常冲淋下沸水也是好的。
                4 勤洗
                使壶内少结茶垢,洗去壶口缘,壶盖缘,壶面的茶渍。茶垢含有重金属物质,常泡茶饮有损身体健康。
                4.1泡好茶后,需把茶底倒出,不要放在壶里过夜。
                4.2用温水壶里壶面洗干净,特别是壶盖缘口,壶口缘,接口处,转角等易结茶渍处要仔细洗。
                4.3用沸水冲淋下,擦干,壶倒卧,壶内不要留有积水。
                4.4如壶内结有茶垢,可放点小苏打,冲入沸水,等片刻壶内用纱布擦下,倒出苏打水时,不要碰到壶面,以免包浆受损。
                4.5 壶泡养段时间后,也可如开壶一样,放水里煮下,真包浆是煮不掉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9-16 22:02
                回复
                  2025-08-21 14:52: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养壶功略】下篇
                  5. 盘抚
                  珠,核桃,玉石皆可盘,紫砂壶也可盘。盘壶有利出包浆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常用洗净无油的手,摩挲壶的壶面。冬天壶是暖手利器,趁壶热时可盘抚一番。
                  6. 通风
                  壶应置于通风处。一能干燥壶,二使壶面加速氧化出包浆。
                  6.1用过的,没有充份干燥的壶不宜放密封处或壶盒中,时间长了会发霉。
                  6.2放置时把壶盖打开,使壶内也加速干 燥。
                  7 阴干
                  壶需放于通风处阴干。不能放于太阳下暴晒,太阳紫外线会破坏包浆。
                  8 轮养
                  壶也需休息,干燥的壶更易吸收所需有效物质出包浆。一般养几天后,就需休息下,把壶阴干后再养。
                  9 忌油,忌化学品
                  9. 1 壶面上碰到油后,会渗入壶面,就不能出包浆了,而且清除特别困难。
                  9. 2 洗洁精等化学品会破坏包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9-16 22:02
                  收起回复
                    以上是转载自一位资深玩家养壶心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9-16 22:03
                    回复
                      滇红,稀里糊涂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9-16 22:04
                      收起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9-16 22:04
                        收起回复
                          日常使用 泡一泡 洗一洗 晾干它 重复动作自然包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9-16 22:07
                          收起回复
                            再来一把普洱,前期内外都养,后面只内养。黑暗中闪光灯拍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9-16 22:26
                            收起回复
                              2025-08-21 14:46: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路过顶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9-16 22: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