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对于校招,新人的“大厂崇拜”应该注意什么?】
今天和一位战略方向求职的校招同学交流,就像很多前辈同辈跟我交流的那样,我也建议她不必盲目崇拜大厂,同时关注更有增长空间的中小厂或者新品牌。
这位同学认为,大厂平台更大,培养体系更完善,同事更优秀,可能更适合新人学习。我没有反驳,一是因为她说的挺对,我当年也这么想;二是在于针对刚毕业进大厂还是小厂的争论已经有很多,泛泛而谈没有意义。
但她的表达让我意识到一个校招生可能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过于倚赖环境而忽视自身主动性的价值。
校招生的大厂崇拜是在于他们看重大厂平台化、制度化、体系化的优势,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只要能进入这个环境,不用主动刻意做什么,被动接受就好,就能从原材料被快速地打造成“标准化的人才”。
今天和一位战略方向求职的校招同学交流,就像很多前辈同辈跟我交流的那样,我也建议她不必盲目崇拜大厂,同时关注更有增长空间的中小厂或者新品牌。
这位同学认为,大厂平台更大,培养体系更完善,同事更优秀,可能更适合新人学习。我没有反驳,一是因为她说的挺对,我当年也这么想;二是在于针对刚毕业进大厂还是小厂的争论已经有很多,泛泛而谈没有意义。
但她的表达让我意识到一个校招生可能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过于倚赖环境而忽视自身主动性的价值。
校招生的大厂崇拜是在于他们看重大厂平台化、制度化、体系化的优势,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只要能进入这个环境,不用主动刻意做什么,被动接受就好,就能从原材料被快速地打造成“标准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