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扶桑国”到底在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法国人金勒等西方学者提出扶桑国在今天北美洲墨西哥的观点。在中国学者中较早响应此说的是章太炎,他在所著《文始》中也认为扶桑即墨西哥。始倡此说的是法国人金捏(De.Guignes),他于1761年提交的一个研究报告中说:根据中国史书,在公元5世纪时,中国已有僧人到达扶桑,而扶桑,他认为就是墨西哥。金捏所说的中国史书,指《梁书》“扶桑传”。”如此看来,扶桑国应远在西半球的美洲。原产于墨西哥的棉花,即具备扶桑木的全部特征。墨西哥玛雅人的首领称“Dui--Lu,”其发音正是《梁书》中所说的扶桑国贵人:大小“对卢”。扶桑国有南北二监,南监押轻犯,北监押重犯,重犯子女,男孩8岁为奴,女孩9岁为奴,这也是墨西哥玛雅人的制度。在中国学者中,除章太炎外,影响较大的尚有朱谦之(《扶桑国考证》)、邓拓(《谁最早发现美洲》)等。与之相对比,赞同“扶桑就是古日本”这一观点的,却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