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1
5页:自尊的含义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
获得自尊的方法(尊重自己的人格;知耻;接纳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不虚荣;尊重他人——被对方接纳、获得善意的提醒、分享大家的快乐;培养豁达的性格;自尊要适度)
3
15页:善于尊重他人的方法:
(1)基本方法: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
(2)还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3)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人
6页
知耻与自尊的关系:
1、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惟有知耻,才有自尊。2、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虚荣心的定义: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 、光彩的心理。
虚荣心的危害:
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既然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2、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3、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如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议论:
1、其实,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2、对该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
3、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这种情绪冲动于人于己都不利。
自尊要适度。
如何尊重他人:
1、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第二课
1
20页:自信的含义
2
20页:增强自信的方法(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
3
21页:自卑(低估自己的能力)、自负(高估自己的能力)、自信(一分为二认识自己和他人)
在认识自己方法上的区别
4
25页:获得自信的品质
自信: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生活中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
三者区别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1、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2、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3、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陷。
相同点
其实,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呢?
乐观、好奇、专注。
25页的总结
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1、如何增强自信心
(1)看到进步与长处
第一课
1
5页:自尊的含义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
获得自尊的方法(尊重自己的人格;知耻;接纳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不虚荣;尊重他人——被对方接纳、获得善意的提醒、分享大家的快乐;培养豁达的性格;自尊要适度)
3
15页:善于尊重他人的方法:
(1)基本方法: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
(2)还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3)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人
6页
知耻与自尊的关系:
1、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惟有知耻,才有自尊。2、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虚荣心的定义: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 、光彩的心理。
虚荣心的危害:
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既然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2、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3、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如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议论:
1、其实,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2、对该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
3、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这种情绪冲动于人于己都不利。
自尊要适度。
如何尊重他人:
1、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第二课
1
20页:自信的含义
2
20页:增强自信的方法(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
3
21页:自卑(低估自己的能力)、自负(高估自己的能力)、自信(一分为二认识自己和他人)
在认识自己方法上的区别
4
25页:获得自信的品质
自信: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生活中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
三者区别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1、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2、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3、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陷。
相同点
其实,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呢?
乐观、好奇、专注。
25页的总结
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1、如何增强自信心
(1)看到进步与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