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吧 关注:351,701贴子:6,958,292

第三座物理大厦建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卷王森林法则
基本公理:
1、获得研究生资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第一需要。
2、当代大学生对研究生资格的需求不断增长和扩张,但研究生资格总量保持不变。
两大重要概念
1、卷疑链:双方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正在内卷。
"当代大学生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内卷过程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内卷和卷灭其他大学生,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一个大学生不能判断另一个大学生是善还是恶
一个大学生不能判断另一个大学生认为本大学生文明是善还是恶
一个大学生不能判断另一个大学生是否会对本大学生发起内卷
一个大学生无法判断另一个大学生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一个大学生无法判断另一个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一个大学生无法判断另一个大学生判断自己对他是善意或恶意的
……
2、绩点爆炸:不同大学生绩点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几乎不可能是一致的,弱小的大学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大学生。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内卷的交流,内卷的程度突然加深)引发,继而弱小的大学生能够对强大的大学生构成内卷优势乃至内卷威胁。
补充的五点假设
1.高校里的大学生之间可能根本不存在善意。
2.交流一定会暴露大学生是否在卷。
3.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是零和的,竞争的态势是时刻变化的,不存在某种静态的共存状态。
4.具有不同思想能力的大学生间难以沟通。
推导过程
一. 由研究生名额守恒与大学生对名额需求的指数级扩张推导出大学生间的根本性矛盾。
二. 具体到两个大学生A,B的接触。
不妨假设A先发现B在卷。
由于公理1,两方为了保证自己能继续卷下去,必须先判断对方善意恶意,"善意的大学生并不能预先把别的大学生也想成善意的"。
(1)若A选择与B交流,则由于上述的相互判断,猜疑链形成,同时A暴露自己在卷。若AB内卷程度相当,则形成猜疑链后B对A构成实际内卷威胁;若B落后于A,则绩点爆炸(可能由A的交流引发)可能使B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A形成内卷优势,继而对A构成内卷威胁。
(2)若A选择隐蔽,则B绩点发展后仍会发现A,猜疑链发生,A的内卷需求暴露,转化为第一种情况。
由公理1和猜疑链性质,得出结论:若大学生A发现大学生B,则A必定收到B的内卷威胁,故A只能对B施以内卷打击。
"总结起来,一、让你知道我在卷;二、让你卷下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
概率卷论
简述
概率卷论的核心命题是:高校中有很多大学生,总会有大学生对被广播内卷行为的大学生进行被声讨内卷打击。
(内卷森林打击)若一个大学生通过某种方式得知另一大学生正在卷的可能性,则有一定概率发动不加侦查的随意内卷打击。由于具有内卷打击能力的大学生数量极多,因此一个坐标暴露后,无论该大学生是否真的在卷,必然受到随意性质的内卷打击。
推导过程
"一个贡橙的卷王……突然看到……所有卷手都能认出字标示出的贡橙中的一个大学生……假设林中有一百万个卷手(在全国数千高校中存在的大学生数量可能千百倍于此),可能有九十万个对这个标示不予理会;在剩下的十万个卷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大学生进行探测,证实其没有卷后也不予理会;那么在最后剩下的一万个卷手中,肯定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向那个大学生内卷一下试试,因为对绩点发展到某种程度的大学生来说,内卷攻击可能比探测省力,也比探测安全,如果那个大学生真的什么都没有卷,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内卷战争理论
简述
该理论的核心是:主流卷术决定内卷战争形态
简单来说:因为深夜的校园是黑的,所以大家可以藏起来卷且不被发现,也因此大家都要藏起来避免被人发现,导致被内卷;同时为避免防止被人发现而被广播坐标,所有藏起来的人都要对疑似目标内卷来尽可能消灭潜在的卷王,于是人人都隐藏,人人都卷,人人都内卷暴露的他人,于是卷森格局成立。
高校内卷森林化过程
事实上,只要有任何一个大学生在内卷森林中卷起了第一个科目,整个高校就将快速卷王森林化:
具体过程:
"元卷手"在内卷森林中卷了第一个科目
→"元被卷大学生"产生
→"元被卷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为对抗"元卷手"而成为"二代卷手"
→"二代卷手"难以识别元卷手
→"二代卷手"选择内卷所有可能在卷的目标
→"二代被卷大学生"产生
→……
通过该过程,卷手的数量将以指数上升。最终演变为:"只要暴露,就会遭到内卷"的内卷森林格局。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29 09:00回复
    加三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29 09:02
    收起回复
      专业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29 09:09
      收起回复
        即使是输了也不要忘了喝水☺️,水作为一种珍贵的纯净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具有稳定性,其化学符号为H₂O,宏观上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上水由多个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能与二氧化碳(CO₂)反应生成碳酸(H₂CO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29 09:36
        回复
          好偷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29 09:39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29 09:41
            回复
              🤗黑,真***黑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0-29 09:46
              回复
                一眼偷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0-29 09:49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29 10:40
                  回复
                    太长了为什么大家都要内卷,放过我们属鼠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0-29 10:45
                    收起回复
                      太学术惹🐹🐹已经看不懂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0-29 10:47
                      收起回复
                        太长了,不想看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0-29 11:01
                        收起回复
                          错误的👍👍🌹🌹学无止境,我们这些家长也学着上贴吧👍👍琢磨琢磨孩子们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现在看来我太不放心了,西交吧水怪太多了,缺少整活氛围,不适合孩子们茁壮成长💪💪🤝🤝孩子们将来一定进入尼斯湖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0-29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