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宁院士介绍团队研发的自动驾驶接驳车。
记者张梅文/图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整个科研团队的肯定。我们将继续攻坚克难,让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国声音愈发响亮!”2020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说。
郑南宁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先行者和奠基者。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带领团队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中视觉芯片与系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了我国计算机视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被国际学术同行评价为“引领了国际上第二次视觉注意研究的高潮”。
36年来,他们经历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几次潮起潮落,始终保持冷静而坚定。“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低谷期,很多人改变了研究方向,甚至选择放弃。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坚持在这一领域探索和追求,坚持培养学生。”郑南宁说。
信心源于坚定的目标和探索的兴趣。“从事科学研究,要深入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要了解你研究的学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中间所面临的困难,然后一直坚持下去。”
在郑南宁看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中间所面临的困难,恰好就是研究者的课题。“人工智能的研究经历了多次潮起潮落,但是我们始终坚信,让机器帮助人类去思考、去行动的这个目标不会有变化。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恰恰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从事科学研究一定会遇到挫折。这些困难反而是富矿,吸引我们去挖掘,迎接挑战!”他说。
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明星“先锋号”无人驾驶车正是这样诞生的。它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冠军,验证了郑南宁团队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定位与导航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先锋号”的成长用了将近20年。2000年,郑南宁团队开始部署无人驾驶领域的研究。2004年,团队研发的“思源1号”无人驾驶车开始在校园里缓慢地行驶。那一年,团队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挑战——让无人驾驶车从西安行驶到甘肃的敦煌。
令人沮丧的是,车辆出了校门之后几乎寸步难行,不断需要人工干预。那次不成功的挑战,让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在复杂的场景中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团队重新出发,一点点扎扎实实地攻关。
今天的“先锋号”不仅可以很好地应对多种复杂路况,还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是“智能制造”的优秀代表。当社会各界都在欢呼“无人驾驶时代要来了”时,郑南宁却认为此时应该保持冷静。
“实现完全自主的无人驾驶是一个令人兴奋却又望而生畏的艰难挑战!”他说,“从对错误的容忍度来说,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犯了错误可以重来,另一类是不能犯错误。无人驾驶是不能犯错误的人工智能系统。”
真实的交通环境复杂多变。“无人驾驶要求对环境的可靠感知,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路况和天气状况下,无人驾驶汽车都能准确而周密地感知周围环境,还能对意外情况进行妥当处理。例如,如何对交警的手势做出反应,如何应对突然从路边闯入的一个小孩等。”郑南宁认为,这些难题都是无人驾驶领域值得研究的方向。
面对“计算与人工智能”无所不在的世界,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
“在我们研究所成立至今的35年历程中,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曾经历过寒冬,但我们始终坚持人工智能特别是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没有放弃当初建所时的学术目标和追求,培养了一批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领军人才!”郑南宁介绍。
早在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专职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开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的培养。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探索培养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2018年11月,人工智能学院成立。2019年3月,该学院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
“我们今天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把什么样的世界留给后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显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而是一种应对挑战和面向未来的思考能力。”郑南宁认为,“为应对计算的普及和人工智能崛起所带来的全球机遇和挑战,中国高校需要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进行重要的结构性变革,将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带到高校的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并融合其他学科的见解和观点,共同塑造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