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声音响度的容忍度崩解,使得声音刺激变得异常敏感,听任何声音都不舒服,即使是轻声细语也觉得刺耳,我们称之为“听觉过敏”。
压力、焦虑是罪魁祸首,尽早就医接受“声音脱敏”
脚步声、翻看报纸的响声、开关门声、抽水马桶声……最近一个月,周遭所有的声响都“吵”得王女士耳痛难忍。昨天,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被诊断为“声音过敏”。听力专家曹永茂教授称,类似患者在门诊并不鲜见,隐藏的压力是造成声音过敏的罪魁祸首。
40岁的王女士是一家外资公司项目部主管,3个月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单,每天订货出货忙个不停,2个手机此起彼伏,一天至少近百个电话。
1个月后,王女士发现挂了电话很久耳边还是嗡嗡作响。很快,她发觉自己的耳朵对一些细小的声音变得异常敏感,甚至听到开关门声、关灯声、马桶抽水声、炒菜声、抽纸巾的响声……耳朵都会疼痛难受,好像有尖锐的东西使劲往里面钻,她开始整夜失眠。
“问题并不是出在声音上,而是隐藏在声音背后的种种压力。”接诊的曹永茂教授说这是典型的声音过敏,人在重压之下会变得敏感焦虑,长时间受到电话铃声刺激更加剧内心焦虑,无形之中心理意识就会把声音“放大”,让听觉对声音变得异常敏感。
频繁打电话和戴耳机听歌最易中招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dde31eb21d98d1076d40c39113fb807/3a952f738bd4b31c340233acdad6277f9e2ff860.jpg?tbpicau=2025-02-20-05_fe5e65d404eb8838d3896ea148774b1f)
“临床发现,电话客服人员、营销人员、售货员和学生最容易出现听觉过敏,大多是中青年人。其中,接打电话频繁、喜欢戴着耳机听歌的人最容易中招。”曹永茂教授说,长时间近距离用耳,持续同一种声音的刺激,会导致听力高频使用过度,很容易受损。正常人的声音传输是等比例的放大,高频听力受损的人声音的传输则是呈几何倍数放大,就像在耳朵里安装了一个“扩音器”一样,也会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变得异常敏感。
门诊中很多人都是因为耳鸣无法忍受了才来就诊,曹永茂教授温馨提醒,一旦出现对声音烦躁,耳痛不舒服,甚至恶心头疼、持续性耳鸣、听力下降时,就要警惕声音过敏的可能,尽早赶到医院去查查听力。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声音脱敏”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重新建立正常的听觉耐受力。
为耳朵脱敏提供温馨小贴士
1. 耳鸣习服疗法
做听觉治疗,将声音去敏感化。用粉红噪音帮助听觉过敏患者进行脱敏训练,每天听粉红噪音6个小时左右,音量在患者感到舒服的最大音量为好,6个月可有明显效果,80%的患者可在6个月到1年的时间内得到康复。
关于粉红噪音,一定得是录制非常好的粉红噪音,如果制造粗糙,反而会伤害耳朵。如果用数码播放,一定得用.wav或者.assi格式,mp3格式会有一些关键的语音信号丧失,效果非常不好。录制的CD最好,这样就不存在语音信号失真问题。
2. 不要经常使用耳塞,避免过度保护耳朵
因为戴上耳塞会筛滤掉低频的周遭环境杂音,反而促使听觉过敏渐渐恶化。病患可以自备简易的声压计,以 65 分贝音压级( dB SPL )的音量为界,真正太大的声响一定要避开,不去接触过于吵闹的环境,低于 65 分贝音压级时就不戴耳塞,希望能慢慢适应普通音量。
压力、焦虑是罪魁祸首,尽早就医接受“声音脱敏”
脚步声、翻看报纸的响声、开关门声、抽水马桶声……最近一个月,周遭所有的声响都“吵”得王女士耳痛难忍。昨天,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被诊断为“声音过敏”。听力专家曹永茂教授称,类似患者在门诊并不鲜见,隐藏的压力是造成声音过敏的罪魁祸首。
40岁的王女士是一家外资公司项目部主管,3个月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单,每天订货出货忙个不停,2个手机此起彼伏,一天至少近百个电话。
1个月后,王女士发现挂了电话很久耳边还是嗡嗡作响。很快,她发觉自己的耳朵对一些细小的声音变得异常敏感,甚至听到开关门声、关灯声、马桶抽水声、炒菜声、抽纸巾的响声……耳朵都会疼痛难受,好像有尖锐的东西使劲往里面钻,她开始整夜失眠。
“问题并不是出在声音上,而是隐藏在声音背后的种种压力。”接诊的曹永茂教授说这是典型的声音过敏,人在重压之下会变得敏感焦虑,长时间受到电话铃声刺激更加剧内心焦虑,无形之中心理意识就会把声音“放大”,让听觉对声音变得异常敏感。
频繁打电话和戴耳机听歌最易中招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dde31eb21d98d1076d40c39113fb807/3a952f738bd4b31c340233acdad6277f9e2ff860.jpg?tbpicau=2025-02-20-05_fe5e65d404eb8838d3896ea148774b1f)
“临床发现,电话客服人员、营销人员、售货员和学生最容易出现听觉过敏,大多是中青年人。其中,接打电话频繁、喜欢戴着耳机听歌的人最容易中招。”曹永茂教授说,长时间近距离用耳,持续同一种声音的刺激,会导致听力高频使用过度,很容易受损。正常人的声音传输是等比例的放大,高频听力受损的人声音的传输则是呈几何倍数放大,就像在耳朵里安装了一个“扩音器”一样,也会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变得异常敏感。
门诊中很多人都是因为耳鸣无法忍受了才来就诊,曹永茂教授温馨提醒,一旦出现对声音烦躁,耳痛不舒服,甚至恶心头疼、持续性耳鸣、听力下降时,就要警惕声音过敏的可能,尽早赶到医院去查查听力。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声音脱敏”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重新建立正常的听觉耐受力。
为耳朵脱敏提供温馨小贴士
1. 耳鸣习服疗法
做听觉治疗,将声音去敏感化。用粉红噪音帮助听觉过敏患者进行脱敏训练,每天听粉红噪音6个小时左右,音量在患者感到舒服的最大音量为好,6个月可有明显效果,80%的患者可在6个月到1年的时间内得到康复。
关于粉红噪音,一定得是录制非常好的粉红噪音,如果制造粗糙,反而会伤害耳朵。如果用数码播放,一定得用.wav或者.assi格式,mp3格式会有一些关键的语音信号丧失,效果非常不好。录制的CD最好,这样就不存在语音信号失真问题。
2. 不要经常使用耳塞,避免过度保护耳朵
因为戴上耳塞会筛滤掉低频的周遭环境杂音,反而促使听觉过敏渐渐恶化。病患可以自备简易的声压计,以 65 分贝音压级( dB SPL )的音量为界,真正太大的声响一定要避开,不去接触过于吵闹的环境,低于 65 分贝音压级时就不戴耳塞,希望能慢慢适应普通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