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21年年底已经越来越近,全球央行决议密集来袭,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都将在本周公布2021年的最后一次货币政策决议,与此同时,瑞士、挪威、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将近16家央行本周也将举行政策会议,势必要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超级央行周”的前夕,金融市场严阵以待。以美元指数和黄金等为代表的主流交易品种几乎都陷入了反复震荡的格局,,交投异常谨慎,几乎看不到任何明显的趋势方向。而近期市场也频频上演“买预期卖事实”的戏码,似乎为接下来的行情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胀如期飙升,美元指数却下跌
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了11月CPI数据,美国11月未季调CPI同比6.8%,符合预期,高于前值6.2%,创1982年6月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4.9%,符合预期,高于前值4.6%,为1991年年中以来的最大涨幅。
创纪录的高通胀意味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然而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却快速下行,说明市场在此之前已经对通胀的担忧充分消化。过去几个月的美国CPI几乎都同比高于预期,且不断创下过去数十年新高,高通胀差不多已深入人心,结合当前的市场背景,CPI数据正符合普遍预期,没有超预期就相当于“不及预期”,对通胀的担忧也就没那么强烈。
而黄金价格则在本次CPI公布后出现明显上涨,与10月份CPI公布时大幅下挫,形成鲜明对比,“买预期卖事实”的交易逻辑可见一斑,相同的场景在12月初的OPEC会议意外决定维持增产计划不变时也曾上演过,油价不跌反涨。
“买预期卖事实”的背后逻辑
经常混迹于交易圈的人,大多都听说过“买预期卖事实”,尤其是盯着消息做交易的人,如果不搞懂“预期”,一着不慎可能就是满盘皆输的惨剧。“买预期卖事实”在金融市场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更加强调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对金融产品价格的引导作用,而搞懂“预期”就是重中之重,预期和事实相对,预期是预估和期望,而事实则是已被证实。
在每一个重大事件(如OPEC增产、美联储加息、通胀飙升等)正式坐实之前,肯定会先有一些“信号”放出来,可能是媒体,也可能是学者、主流研究机构、政府官员、社会名人等,当某些“信号”释放出来之后,市场就会引起重视,并对此产生持续关注,这样一来,随着该事件的发酵,市场也会逐渐形成某种预期,预估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市场也会直接产生“预期交易”。
当事实落地时,事实和预期不符往往会造成短期内巨大的市场波动,因为预期包含着期望,有期望就有可能产生落差,若预期和事实不符,就会形成巨大的落差,落差越大,对市场的冲击越大。而事实和预期相符或者不及预期,那么市场预期的落差就是反向的,类似利空出尽可能成利好,利好出尽变利空。
美联储明年加息几乎板上钉钉,美元能大幅走高吗?
毫无疑问,美联储利率决议依然是当前全球市场上的最大看点,市场早已经普遍预期,面对着近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形势,美联储将会加快收紧货币政策,释放更多提前加息的信号,而美元作为全球资产基础定价货币,其一举一动都对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纽约联储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升至6%的新高,高于10月的预期5.7%。消费者预计租金和食品等物价在未来一年会加快上涨,这些支出占据了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而且不易被替代。对租金、食品、大学学费、医疗健保和汽油价格涨幅的预期均高于9%。
高通胀压力给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的政府带来了政治挑战,并强化了美联储明年将加息的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此前的讲话中,也转向更鹰派的减码立场,正是因为通胀飙升。
从目前市场上各种预期来看,明年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美国经济研究专家David Wilcox表示,预计FOMC将加快国债减码步伐,到3月份结束净购买。预计2022年加息两次,2023年加息3次,2024年再加息两次,使得利率达到1.9%。
尽管摩根士丹利对美联储转鹰的态度仍有些许谨慎,但也开始承认通胀的持续风险,并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决议上转为鹰派立场,宣布将Taper速度加倍,点阵图也将显示出美联储的鹰派转变,预计会是在2022年加息2次,在2023年进行3.5次加息,在2024年加息3次。
高盛则更为积极地预测美联储将在明年5月、7月和11月(此前预期是6月、9月和12月)加息,并在2023年和2025年各加息2次。
从CME的FedWatch工具上看,美联储明年6月加息的概率已经达到77.7%,而明年12月至少的加息一次(25BP)的概率已经高达97.4%,加息两次以上的概率也高达84.4%。
来源:CME Group
近期的市场反应显然也已经为明年提早加息而充分定价,美元指数因为加息预期的不断升温经历了一波大幅上涨,目前正在高位盘桓。
因为市场的普遍预期,这一次美联储决议即使宣布加速减码举措,恐怕也难以使美元大幅走高,受累于加息预期的黄金反而有了新的一线生机,除非美联储释放出明年将加息更多次的信号。
“超级央行周”的前夕,金融市场严阵以待。以美元指数和黄金等为代表的主流交易品种几乎都陷入了反复震荡的格局,,交投异常谨慎,几乎看不到任何明显的趋势方向。而近期市场也频频上演“买预期卖事实”的戏码,似乎为接下来的行情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胀如期飙升,美元指数却下跌
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了11月CPI数据,美国11月未季调CPI同比6.8%,符合预期,高于前值6.2%,创1982年6月以来新高;核心CPI同比4.9%,符合预期,高于前值4.6%,为1991年年中以来的最大涨幅。
创纪录的高通胀意味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然而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却快速下行,说明市场在此之前已经对通胀的担忧充分消化。过去几个月的美国CPI几乎都同比高于预期,且不断创下过去数十年新高,高通胀差不多已深入人心,结合当前的市场背景,CPI数据正符合普遍预期,没有超预期就相当于“不及预期”,对通胀的担忧也就没那么强烈。
而黄金价格则在本次CPI公布后出现明显上涨,与10月份CPI公布时大幅下挫,形成鲜明对比,“买预期卖事实”的交易逻辑可见一斑,相同的场景在12月初的OPEC会议意外决定维持增产计划不变时也曾上演过,油价不跌反涨。
“买预期卖事实”的背后逻辑
经常混迹于交易圈的人,大多都听说过“买预期卖事实”,尤其是盯着消息做交易的人,如果不搞懂“预期”,一着不慎可能就是满盘皆输的惨剧。“买预期卖事实”在金融市场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更加强调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对金融产品价格的引导作用,而搞懂“预期”就是重中之重,预期和事实相对,预期是预估和期望,而事实则是已被证实。
在每一个重大事件(如OPEC增产、美联储加息、通胀飙升等)正式坐实之前,肯定会先有一些“信号”放出来,可能是媒体,也可能是学者、主流研究机构、政府官员、社会名人等,当某些“信号”释放出来之后,市场就会引起重视,并对此产生持续关注,这样一来,随着该事件的发酵,市场也会逐渐形成某种预期,预估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市场也会直接产生“预期交易”。
当事实落地时,事实和预期不符往往会造成短期内巨大的市场波动,因为预期包含着期望,有期望就有可能产生落差,若预期和事实不符,就会形成巨大的落差,落差越大,对市场的冲击越大。而事实和预期相符或者不及预期,那么市场预期的落差就是反向的,类似利空出尽可能成利好,利好出尽变利空。
美联储明年加息几乎板上钉钉,美元能大幅走高吗?
毫无疑问,美联储利率决议依然是当前全球市场上的最大看点,市场早已经普遍预期,面对着近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形势,美联储将会加快收紧货币政策,释放更多提前加息的信号,而美元作为全球资产基础定价货币,其一举一动都对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纽约联储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升至6%的新高,高于10月的预期5.7%。消费者预计租金和食品等物价在未来一年会加快上涨,这些支出占据了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而且不易被替代。对租金、食品、大学学费、医疗健保和汽油价格涨幅的预期均高于9%。
高通胀压力给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的政府带来了政治挑战,并强化了美联储明年将加息的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此前的讲话中,也转向更鹰派的减码立场,正是因为通胀飙升。
从目前市场上各种预期来看,明年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美国经济研究专家David Wilcox表示,预计FOMC将加快国债减码步伐,到3月份结束净购买。预计2022年加息两次,2023年加息3次,2024年再加息两次,使得利率达到1.9%。
尽管摩根士丹利对美联储转鹰的态度仍有些许谨慎,但也开始承认通胀的持续风险,并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决议上转为鹰派立场,宣布将Taper速度加倍,点阵图也将显示出美联储的鹰派转变,预计会是在2022年加息2次,在2023年进行3.5次加息,在2024年加息3次。
高盛则更为积极地预测美联储将在明年5月、7月和11月(此前预期是6月、9月和12月)加息,并在2023年和2025年各加息2次。
从CME的FedWatch工具上看,美联储明年6月加息的概率已经达到77.7%,而明年12月至少的加息一次(25BP)的概率已经高达97.4%,加息两次以上的概率也高达84.4%。
来源:CME Group
近期的市场反应显然也已经为明年提早加息而充分定价,美元指数因为加息预期的不断升温经历了一波大幅上涨,目前正在高位盘桓。
因为市场的普遍预期,这一次美联储决议即使宣布加速减码举措,恐怕也难以使美元大幅走高,受累于加息预期的黄金反而有了新的一线生机,除非美联储释放出明年将加息更多次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