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氏针灸学习吧 关注:11贴子:621
  • 7回复贴,共1

天热、汗多、乏力......喝它大补不上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提到补气,大家都会想到人参。用人参泡酒喝,这是最方便的补气方法。
用人参补气有个问题,就是容易上火。就拿人参叶来说吧,吃了也会补气。有一次我们门口的超市,上了一批特种蔬菜,有紫背天葵什么的,还有人参叶,售货员介绍说可以焯火锅吃。我很好奇,就买了一盒,然后回家煮了吃,本来是当菜吃的,结果头晕了一天,为什么?补气补过火了。人参叶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人参补气过了火,人更受不了。其实,用人参来补气,有一个不上火的方子,叫生脉饮。这个生脉饮,也叫生脉散。在清宫里面,打乾隆开始,皇帝们都服用人参,其中以乾隆服用得最多。有的年头,乾隆几乎每天都用。一般人服用人参就上火,为什么乾隆服用这么多人参,却不上火呢?原来,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他用的方子叫生脉散,包含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李东垣在《内外伤群感论》里说:“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这段话,说明了李东垣创立这个方子的初衷。现在各位去任何一家药店,都可以见到生脉口服液,在任何一家医院包括西医医院,都可以在病房里面的点滴瓶中见到参麦注射液。在一些心脏疾病的救治中,参麦制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迅速地补足心气,稳定病情。
但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药只是救急用的,李东垣创立这个方子的意思是,如果夏天的时候,天太热,人的心气和心阴受到影响,气阴两虚,就可以用这个方子补充气阴,帮助身体恢复。
所以,在夏天天热的时候,大家如果觉得心烦口渴、四肢无力、自汗不止,就可以买一盒生脉饮,按照说明书喝一点,症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
需要提醒的是:生脉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参来制作的,通常是红参,这个药性稍微大一些,效果比较好,主要是症状严重时用;另外一种是用党参制作的,这个在药盒上会有所标注,它药力平缓一些,可以作保健用。
除了夏天热伤元气,其他的季节,如果我们因为劳神过度,损伤了心气,出现心烦心慌、口干舌燥、四肢无力、动辄出汗、面色发白等情况,也属于心的气阴耗伤过大的情况,这时候,也可以服用一点生脉饮来补养一下。乾隆皇帝也是这样。他很勤奋,每天起得很早,要处理很多事情,所以御医们及时地给他配了生脉散。其中麦冬是寒凉的,制约了人参的热;五味子可以收敛心气,同时补肺和大肠。这个方子乾隆服用以后,认为非常好,于是常年服用。有的时候,他把方子里面的五味子也去掉,只留人参和麦冬。关于乾隆用药的比例我特意翻阅了清宫档案,大致的分量是人参一钱、麦冬两钱、五味子一钱,有的时候不要五味子,御医们会根据比例调整分量,个别的时候麦冬会变到三钱或者一钱。在乾隆的御医看来,这个方子就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保健的。从清宫档案来看,乾隆常年服用生脉饮,尤其是他老年的时候,更是坚持每天服用,一直到八十九岁驾崩。虽然乾隆长寿的原因很多,但生脉饮对他的养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秋天的时候,有位朋友来找我,说她老公最近心慌,检查了很多次,但总确定不了是什么病。后来我见到了这位先生,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气虚的状态,原因是秋日骄阳似火,太燥,伤了阴气;同时他劳心太多,心神失养。有了结论,我就告诉他服用生脉饮,药店买的那种就可以,他欣然照办。结果,没多久。我就接到消息,说他的身体已经复原了。值得注意的是,服用人参的时候,最好不要服用萝卜,传统认为萝卜可以解人参的药性,那样人参就白吃了。


1楼2021-12-20 17:36回复
    4月份课程表出来了,4-7号,16-19号舒卿老师开课了,想学习的联系老师助理17332168655同微信


    2楼2022-03-19 17:23
    回复


      IP属地:河北3楼2022-04-07 10:35
      回复


        4楼2022-06-10 16:55
        回复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IP属地:河北5楼2022-09-28 17:38
          回复
            一、 产后身痛——无名指第二关节尺侧进针,向手腕方向平刺寸许,通常患者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疼痛随之缓解;如不发热,则不是产后身痛,可考虑痹证疼痛。 二、 眩晕——百会穴。如果眩晕兼有呕吐,则取百会前0.5寸。眩晕兼有头痛者,视头痛部位在百会穴前后左右0.5寸处取穴。顽固性眩晕用小艾柱灸30壮。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三、 痛经——至阴穴。热证用针,刺入0.5-1寸,留针5-10分钟,摇大针孔出针;寒证用艾灸,5-7壮。一般月经前疼痛多属寒证,月经中期疼痛多属热证、瘀证,月经停止后疼痛多属虚证,如果是属于虚证的痛经,则艾灸腰部第十七椎旁压痛点。 四、 手脚凉、麻,属于气血不畅者,可按压无名指指甲根部,默数“一、二”,放开,再按,如此反复。 五、 胃病——督脉神道、灵台、至阳一带寻找压痛点针刺,配合足三里、公孙二穴艾灸。


            IP属地:河北6楼2022-12-23 17:38
            回复


              7楼2023-02-06 17:59
              回复


                8楼2023-02-06 1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