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明皇陵墓向研究孙祥宽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坐南朝北偏东。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及侄儿圣保葬此,后来他的两个哥哥、三个嫂子及侄儿旺儿,也附于此。当时,这里不过是一座座相连的民家小土坟,朱元璋称吴王后,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开始培土厚封;到他即皇帝位,又追尊父母为帝、后,兄嫂和侄儿为王、妃,坟墓也改称为仁祖陵,并按“山陵之制”修建。洪武二年二月,定仁祖陵曰英陵,五月更称皇陵。明亡清降,皇陵改称明皇陵,沿用至今。
在历代帝王陵中,秦汉以前的墓向多坐西朝东,东汉时墓向改为座北朝南,唐代以后几乎形成制度。而凤阳明皇陵却相反,不仅墓向坐南朝北偏东,而且陵垣正门、外城北面的正红门斜向东北。对此,建国以前未引起学术界重视。建国后80年代,据王剑英先生研究,在洪武二年(1369年)以前,“皇陵建筑必定是向南的”,“为与在它东北方向的明中都城相配合”,“因此,从洪武八年到十一年,凤阳皇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工程,于是皇陵就改成了现在这样向北的了。”①此后,大凡述及皇陵墓向,都沿袭这种说法。但从有关史料和墓地环境来看,朱元璋父母早年葬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其坟墓很可能就是朝北偏东方向。
第一,凤阳一带葬俗,坟墓皆是以远近地势而定朝向。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南岸,向有“南是山,北是湾,中间丘陵夹平川”之说。明皇陵位于凤阳中部,“南负云母(山),北抱长淮(指淮河),左龙子(河),而右濠(河)。”云母山“周回三百里,重峦叠嶂,林木蓊郁,深渊陡涧,是实为皇陵之负扆。”②从1比1万的皇陵地形图③上看,周长7里多的二道城内及坟丘四围地形,都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整个陵区周长30多里的外城以内,也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按风水理论要求,这种自然地形只宜坟墓座向朝北偏东。古今凤阳一带,坟墓方向没有定制,而是依据墓地周围目光所能看到的地势来定向。由于受到拥有土地的限制,因此墓向四面八方都有,这种习俗一直沿用下来。至今明皇陵新建的围墙北门(进口)东北,尚有两处后葬的坟墓,一处面向东南,一处面向东北。
第二,当年朱元璋埋葬亲人尸体时,必定会按当地的葬俗,将头朝南面高处,脚向北面低处。
朱元璋原居住在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即今凤阳县城西乡二十营村,南距皇陵坟丘2.4公里),家境贫寒。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他父母、长兄及侄儿圣保相继染病去世。当时,“生者为衣食之苦,其死者急无阴宅之难。”④朱元璋只好乞求田主刘继德施舍,“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刘继祖)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⑤,将亲人草草埋葬,不可能过多的讲究葬礼。但是,安葬人必定会按照当地葬俗,下葬前再简单也要观察一下墓地四周形势,决定墓向(即将死者头朝高处,脚向低处),然后选好点动土挖墓穴落葬,最后在墓上堆土为坟。这样做是要在亲人墓上留标志,以便日后祭祀。如今,明皇陵坟墓附近及四周陵域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可能是朱元璋称王即帝后所为,应是原来地形。因此,可以说朱元璋父母的坟墓初葬时,即是坐南朝北稍偏东方向。
第三,明皇陵既然没有启葬,说明原墓向就没有改变。
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朱元璋将亲人“入土为安”后,不久便到村旁於皇寺削发为僧。“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颺。”朱元璋在几年的云游期间,“还里省墓”⑥,后来又回到於皇寺过了4年,此间不仅能经常祭扫父母的坟墓,可能还将死去的二哥、三哥、三嫂和侄儿旺儿安葬于祖茔⑦。他弃僧从戎之后,未能返乡祭祀,但对父母坟墓的朝向应铭记于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他回濠州省墓,念先人始葬未备,议欲改葬,“时有言改葬恐泄山川灵气,乃不复启葬,但增土以培其封。”⑧朱元璋父母的坟墓既然没有启葬,说明原来的墓向没有改变,只是对原有的一座座小坟丘培土厚封罢了。王剑英先生在写《对皇陵原来建筑方向的推测》时,“曾经就此与中国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萍(苹)芳同志商讨过。徐萍芳同志说,陵墓的方向是不能改变的,原来尸体是怎么放,就怎么建,不能改。皇陵原来南向,有没有根据,后来改为向北,有没有根据,没有根据,就不能说。”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坐南朝北偏东。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及侄儿圣保葬此,后来他的两个哥哥、三个嫂子及侄儿旺儿,也附于此。当时,这里不过是一座座相连的民家小土坟,朱元璋称吴王后,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开始培土厚封;到他即皇帝位,又追尊父母为帝、后,兄嫂和侄儿为王、妃,坟墓也改称为仁祖陵,并按“山陵之制”修建。洪武二年二月,定仁祖陵曰英陵,五月更称皇陵。明亡清降,皇陵改称明皇陵,沿用至今。
在历代帝王陵中,秦汉以前的墓向多坐西朝东,东汉时墓向改为座北朝南,唐代以后几乎形成制度。而凤阳明皇陵却相反,不仅墓向坐南朝北偏东,而且陵垣正门、外城北面的正红门斜向东北。对此,建国以前未引起学术界重视。建国后80年代,据王剑英先生研究,在洪武二年(1369年)以前,“皇陵建筑必定是向南的”,“为与在它东北方向的明中都城相配合”,“因此,从洪武八年到十一年,凤阳皇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工程,于是皇陵就改成了现在这样向北的了。”①此后,大凡述及皇陵墓向,都沿袭这种说法。但从有关史料和墓地环境来看,朱元璋父母早年葬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其坟墓很可能就是朝北偏东方向。
第一,凤阳一带葬俗,坟墓皆是以远近地势而定朝向。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南岸,向有“南是山,北是湾,中间丘陵夹平川”之说。明皇陵位于凤阳中部,“南负云母(山),北抱长淮(指淮河),左龙子(河),而右濠(河)。”云母山“周回三百里,重峦叠嶂,林木蓊郁,深渊陡涧,是实为皇陵之负扆。”②从1比1万的皇陵地形图③上看,周长7里多的二道城内及坟丘四围地形,都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整个陵区周长30多里的外城以内,也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按风水理论要求,这种自然地形只宜坟墓座向朝北偏东。古今凤阳一带,坟墓方向没有定制,而是依据墓地周围目光所能看到的地势来定向。由于受到拥有土地的限制,因此墓向四面八方都有,这种习俗一直沿用下来。至今明皇陵新建的围墙北门(进口)东北,尚有两处后葬的坟墓,一处面向东南,一处面向东北。
第二,当年朱元璋埋葬亲人尸体时,必定会按当地的葬俗,将头朝南面高处,脚向北面低处。
朱元璋原居住在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即今凤阳县城西乡二十营村,南距皇陵坟丘2.4公里),家境贫寒。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他父母、长兄及侄儿圣保相继染病去世。当时,“生者为衣食之苦,其死者急无阴宅之难。”④朱元璋只好乞求田主刘继德施舍,“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刘继祖)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⑤,将亲人草草埋葬,不可能过多的讲究葬礼。但是,安葬人必定会按照当地葬俗,下葬前再简单也要观察一下墓地四周形势,决定墓向(即将死者头朝高处,脚向低处),然后选好点动土挖墓穴落葬,最后在墓上堆土为坟。这样做是要在亲人墓上留标志,以便日后祭祀。如今,明皇陵坟墓附近及四周陵域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可能是朱元璋称王即帝后所为,应是原来地形。因此,可以说朱元璋父母的坟墓初葬时,即是坐南朝北稍偏东方向。
第三,明皇陵既然没有启葬,说明原墓向就没有改变。
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朱元璋将亲人“入土为安”后,不久便到村旁於皇寺削发为僧。“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颺。”朱元璋在几年的云游期间,“还里省墓”⑥,后来又回到於皇寺过了4年,此间不仅能经常祭扫父母的坟墓,可能还将死去的二哥、三哥、三嫂和侄儿旺儿安葬于祖茔⑦。他弃僧从戎之后,未能返乡祭祀,但对父母坟墓的朝向应铭记于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他回濠州省墓,念先人始葬未备,议欲改葬,“时有言改葬恐泄山川灵气,乃不复启葬,但增土以培其封。”⑧朱元璋父母的坟墓既然没有启葬,说明原来的墓向没有改变,只是对原有的一座座小坟丘培土厚封罢了。王剑英先生在写《对皇陵原来建筑方向的推测》时,“曾经就此与中国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萍(苹)芳同志商讨过。徐萍芳同志说,陵墓的方向是不能改变的,原来尸体是怎么放,就怎么建,不能改。皇陵原来南向,有没有根据,后来改为向北,有没有根据,没有根据,就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