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紫丶川灬吧 关注:18贴子:414
  • 3回复贴,共1

【代发】《天下为敌》 by——监察厅-今西 (监察黑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5-09 19:07回复
    汉朝末年,董卓入京作乱,十八路诸侯挥戈会盟,共讨董卓,董卓伏诛之后,长安市民在他肚子上插上灯芯,以燃烧的脂肪表达自己的欢愉。从诸侯的豪杰并起,到长安市民的群愤而击,人们总不惮以最大的热情,在局势明朗之后,展现出追随潮流的阿世。当这种热情根深蒂固,人们便可以理直气壮的花一两银子去买袁崇焕的一块肉,虽然二者时隔千年,但是这种天下围攻的架势却颇为类似,以常人来说,其人真正的忠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抒发自己作为正义一方的愤怒,展示自己道德的优越。纵然判别是非之能力不足以为天下先,但表达态度之急切绝不肯落于人后。
    当目光行于紫川,那种天下共敌的荣耀只停留在两个人的肩上,一个是早被遗忘的林枫,一个是王号修罗的帝林。或许林枫是正义的化身,但若其宅心仁厚,又岂能逆天下的大势,以弱击强。可惜林枫的一生只剩下琐碎的为正义而战的美好口号,却又成为帝林最厚爱的兄弟反戈一击最好借口,也是从那时开始,光明王的霸业开始与心中的紫川无关。爱热闹如我,更愿意在帝林那个长长的对手名单中加上林枫的名字,同样的英才绝世,同样的功高震主,同样的天下为敌,迷醉着,衣着光鲜,亦或满身血污的英雄,在吞吐着轮回气息的年代中相遇,也只有这样的对阵才让人,能不计胜负,毫无憾事。真正的历史反不能如心中所愿,帝林的对手不是毫无瓜葛的林枫,而只是曾经不计付出的兄弟,只是曾经浴血效忠的君主,唯一留给帝林做的,只是允许他,用黑暗的双手抹去心中最后一丝被人泼脏的清净。


    2楼2010-05-09 19:07
    回复
      帝林与天下敌的过程,亦是宁从远东军的高台开始的公主复仇记,纵观紫川,似乎每段复仇都需要带着邪僻与奸恶,无论是紫川秀,还是马维,都需要踏着激进与破坏的脚步,亡命天涯,可独有紫川宁这份复仇可为特例,在这些日子里,她将怀抱情郎,挥军西进,谈笑而功成,如此反差,着实很有意思。即使她没有统帅万军的帅才,没有排除万难的手段,更休提她的萌点是否足以代表魅力,但是她却有着紫川正统的血脉,继承家族的姓氏,正是这种血脉和姓氏,给与了她一马平川的力量。正义既然不能用详尽的语言描述加以界定,也不能用标有刻度的仪器加以测量,于是,是否能无条件忠于家族,是否能在君要臣死时慷慨赴死,便成为衡量道德的标准,这和当年某水泊砍下竹竿挂上替天行道的大旗,不谋而合。衣着光鲜的人们在旗下告诉人们天命和道德,剩余的人们围在旗帜旁边,在天命召唤的时候,今日冲锋陷阵,明日为今日的敌人冲锋陷阵。一姓之兴亡,不能使万民的生息有多大变化,却能打碎众多人心中的道德优越,就如斯特林在得知帝林反的时候,不想从中展开任何斡旋,不想帕伊城的生死恩德,拔剑便是乱臣贼子,不共戴天,如此浓郁的王霸之气,足以熏的人捂鼻皱眉。紫川之虎从来便是这般的立于险境,这次的区别在于,他要杀的人,是唯一救过他并且可以救他的人。
      自然,并非每个人都愿意屈从于他人制定的标准之下,否则,主张制定标准化管理的泰勒也不必在晚年郁闷的在国会中奔走作证。制定标准甚至身为标准的收益是如此的巨大,羡妒在所难免,有人羡妒必然有人因之恐惧,这种碰撞的双方都绝不会有公义的本心,可唯有如此争利,才可能推动我们所处环境的变化,1848年欧洲革命,羡妒的无产阶级和恐惧的有产阶级都不能对对方取得完全胜利, 20年后,革命的余波使得德意统一,法国扩大选举权,俄国废除农奴制。所以,当我合上紫川,我为秀的霸业祝福,我为斯二的离去惋惜,但我更对经历帝林叛乱之后的紫川好奇,帝林会在余波中继续动荡西川大陆,还是化作风雪中一座默默无名的雕像,去等待百年之后,下一对璧人的见证?

      


      3楼2010-05-09 19:08
      回复
        我也是,在看着文之前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散文《将军泪》,写的是张自忠,不过在里面看到了袁崇焕的下场……诶,很平淡的语调,但是却写得如此让人……至少我心酸了


        5楼2010-05-09 1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