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今有名的汉奸,除去秦桧,怕就得数洪承畴。如果说秦桧还只是一个观颜察色搬弄是非的无术之徒,那么洪承筹无论是文滔还是武略都胜其许多,甚至在历史上都能站稳将才的脚跟。可惜他偏偏是个汉奸!
作为一个汉奸,史书上自然对其鲜有赞誉,有一幅镶头尾的对联这么写: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抱国反成仇
史可法死得其所,自然流芳百世,洪承筹居然没死降了大清,这还不呸他个狗血淋头。听说这写对联的人偷偷叫洪承筹给做了,对联能镶嵌得如此工整,倒是个人才,只可惜迂腐了点。文人问政,若是头脑太过执拗,只怕掉脑袋的几率高得惊人,自古文人多薄命,也是规律。
说写这对联的人迂腐,自然也有我的道理。文人动笔杆,武将战沙场,于是史书上留下的大多是文人一面词儿,自然把那些个忠君爱国的理念渲染得好似吃豆子般容易。武将鲜少有几个能写诗词文赋的,不光要在前方浴血奋战,还要提防后方几个在皇帝在朝廷在百姓面前杂碎念的家伙,真有捷报,也只被人看重结果不问过程的多,这几番辛苦罪,只能算吃了闷亏往肚里吞。所以,一旦真出了那几个又能写写划划有能打仗的家伙,比如岳飞辛弃疾什么的,立即被铺天盖地的大肆宣扬仿佛那时侯除了他们就再也没有什么武将没有谁能当救世主。于是,我替那些吃了哑巴闷亏的人着急,于是,我总想逆史而书,从史书的缝隙间搜寻一些固有的却非本质的东西重新晒晒,没准发霉的种子还能开花。
再次回到洪承畴。这个明清两方的皇帝都极为重视的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这人进士出身,文才不凡,而后一直任兵部尚书,可谓文滔武略,样样精通。如其专攻文采,没准顾炎武之流就得让地三十里,偏生战乱时期靠的是武将,或是保天下,或是得天下。
洪承畴被崇祯重用,始于剿匪。这匪,自然是李自成张献忠一伙。对于李自成和他手下所谓的义军史上褒贬不一,如今我们从洪承畴的角度来看,这伙人要安抚还是要剿灭,得看对方是个什么态度。开始时洪承畴的上司杨鹤提出所谓"招抚政策",劝崇祯发皇粮救济安抚,可天下大荒十有九饥的年代,不务生产的皇家又能供粮到何时?早晚李自成还要借机造反的。洪承畴大约是早料到这一天,对于"贼军"一谠,那是格杀勿论,不管降否。这或许和长平白起有得一拼。
照理降军不杀是自古以来双方对仗默认的规矩,倘若一味戮杀降军,反倒容易激起敌军誓死抗战,宁亡不降的斗志。只可惜到了明代,情况有些变化。李自成张献忠本就是土匪出身,招安对他们来说,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实在打不下去,为了保存实力等时机东山再起,玩几套假意归降的把戏,那简直比吃豆子还容易。这情形洪承畴或许早有意料,所以他在杨鹤绥靖政策行不通被罢官后上任的第一令便是"全力清剿"。
此后官匪交战各有胜负,然而自打高迎祥这义军头目被洪承畴俘杀,其人立刻名赫一方,响誉朝野。所以当清军围困锦州,皇帝第一时间任命的总督,便是他洪承畴。
关于起决定意义的松山之战,说洪承畴委屈,那一点不冤!他刚任蓟辽总督,领兵十三万集结宁远,本想摹拟兵书,步步为营,谨慎逼近祖大寿告急的锦州,不料崇祯这没耐性的小子根本不管将在外君命最好不授的规矩,连发几道密令,硬逼洪承畴急兵速攻。
不听皇命绝对是要掉脑袋的,多少皇帝就等着兵权在握的同志们稍微抗点旨好下杀令绝后患睡安稳觉。然而,听从糊涂皇的糊涂令吃了败仗,多半还是要掉脑袋的,你看看这做武将的有多冤!洪承畴忠君的思想估计那时候还在沿袭岳飞的老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得,挺进松山。
如果大清皇帝不是皇太极,而是和把明朝衰败到如此地步的前几任皇帝,那洪承畴还大有打胜仗的希望,偏满清皇帝各个能文能武,坐皇椅可书诏,跨鞍马可挥刀,皇太极又是个比崇祯更狠更稳的角色。他亲率大军出征,阻断敌方归路,又切断对方十三万人的救济粮草。洪承畴没学着诸葛武候的木流流马,坐困松山,短食乏粮,他手下那些没组织没纪律的总兵们又趁机逃到附近的宁远就食,对仗期间,哪容你手下纪律自由散漫而敌方丝毫不介意?皇太极此时率清军趁势掩杀,前堵后追。明兵十数万立刻土崩瓦解。
作为一个汉奸,史书上自然对其鲜有赞誉,有一幅镶头尾的对联这么写: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抱国反成仇
史可法死得其所,自然流芳百世,洪承筹居然没死降了大清,这还不呸他个狗血淋头。听说这写对联的人偷偷叫洪承筹给做了,对联能镶嵌得如此工整,倒是个人才,只可惜迂腐了点。文人问政,若是头脑太过执拗,只怕掉脑袋的几率高得惊人,自古文人多薄命,也是规律。
说写这对联的人迂腐,自然也有我的道理。文人动笔杆,武将战沙场,于是史书上留下的大多是文人一面词儿,自然把那些个忠君爱国的理念渲染得好似吃豆子般容易。武将鲜少有几个能写诗词文赋的,不光要在前方浴血奋战,还要提防后方几个在皇帝在朝廷在百姓面前杂碎念的家伙,真有捷报,也只被人看重结果不问过程的多,这几番辛苦罪,只能算吃了闷亏往肚里吞。所以,一旦真出了那几个又能写写划划有能打仗的家伙,比如岳飞辛弃疾什么的,立即被铺天盖地的大肆宣扬仿佛那时侯除了他们就再也没有什么武将没有谁能当救世主。于是,我替那些吃了哑巴闷亏的人着急,于是,我总想逆史而书,从史书的缝隙间搜寻一些固有的却非本质的东西重新晒晒,没准发霉的种子还能开花。
再次回到洪承畴。这个明清两方的皇帝都极为重视的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这人进士出身,文才不凡,而后一直任兵部尚书,可谓文滔武略,样样精通。如其专攻文采,没准顾炎武之流就得让地三十里,偏生战乱时期靠的是武将,或是保天下,或是得天下。
洪承畴被崇祯重用,始于剿匪。这匪,自然是李自成张献忠一伙。对于李自成和他手下所谓的义军史上褒贬不一,如今我们从洪承畴的角度来看,这伙人要安抚还是要剿灭,得看对方是个什么态度。开始时洪承畴的上司杨鹤提出所谓"招抚政策",劝崇祯发皇粮救济安抚,可天下大荒十有九饥的年代,不务生产的皇家又能供粮到何时?早晚李自成还要借机造反的。洪承畴大约是早料到这一天,对于"贼军"一谠,那是格杀勿论,不管降否。这或许和长平白起有得一拼。
照理降军不杀是自古以来双方对仗默认的规矩,倘若一味戮杀降军,反倒容易激起敌军誓死抗战,宁亡不降的斗志。只可惜到了明代,情况有些变化。李自成张献忠本就是土匪出身,招安对他们来说,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实在打不下去,为了保存实力等时机东山再起,玩几套假意归降的把戏,那简直比吃豆子还容易。这情形洪承畴或许早有意料,所以他在杨鹤绥靖政策行不通被罢官后上任的第一令便是"全力清剿"。
此后官匪交战各有胜负,然而自打高迎祥这义军头目被洪承畴俘杀,其人立刻名赫一方,响誉朝野。所以当清军围困锦州,皇帝第一时间任命的总督,便是他洪承畴。
关于起决定意义的松山之战,说洪承畴委屈,那一点不冤!他刚任蓟辽总督,领兵十三万集结宁远,本想摹拟兵书,步步为营,谨慎逼近祖大寿告急的锦州,不料崇祯这没耐性的小子根本不管将在外君命最好不授的规矩,连发几道密令,硬逼洪承畴急兵速攻。
不听皇命绝对是要掉脑袋的,多少皇帝就等着兵权在握的同志们稍微抗点旨好下杀令绝后患睡安稳觉。然而,听从糊涂皇的糊涂令吃了败仗,多半还是要掉脑袋的,你看看这做武将的有多冤!洪承畴忠君的思想估计那时候还在沿袭岳飞的老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得,挺进松山。
如果大清皇帝不是皇太极,而是和把明朝衰败到如此地步的前几任皇帝,那洪承畴还大有打胜仗的希望,偏满清皇帝各个能文能武,坐皇椅可书诏,跨鞍马可挥刀,皇太极又是个比崇祯更狠更稳的角色。他亲率大军出征,阻断敌方归路,又切断对方十三万人的救济粮草。洪承畴没学着诸葛武候的木流流马,坐困松山,短食乏粮,他手下那些没组织没纪律的总兵们又趁机逃到附近的宁远就食,对仗期间,哪容你手下纪律自由散漫而敌方丝毫不介意?皇太极此时率清军趁势掩杀,前堵后追。明兵十数万立刻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