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吧 关注:1,045,004贴子:6,308,291
  • 9回复贴,共1

西方文明的五大文化病毒,你觉得有道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该贴已被罗马吧屏蔽
西方文明的五大文化病毒,你觉得有道理吗?
这些都是现在流行的主流价值观吧


IP属地:广东1楼2022-01-04 09:49回复
    有福没有慧,来生大象挂璎珞。
    有慧没有福,来生罗汉托空缽。
    这是佛门里常说的一句名言,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是说有福报的人,包括名利财吃睡等样样具足,若不发心修持佛法,证得智慧,来生必堕畜牲道,做回大象。大象虽然福报大,挂了很多珠宝璎珞,但毕竟是大象有情畜类,而不是有情人类。
    第二句是说如果只是发心修行,而又不布施培福做善事,虽然证得了智慧圣道,但这个圣道尚未圆满。因此来生继续做回人,得了阿罗汉果,但由于前世不布施和不做善事的缘故,虽是阿罗汉圣者,但在托缽乞食时,没有人会给他饭菜吃,饿了人家也不会同情他……故此,一切佛子皆应福慧双修才是正路。
    我们家长现在为孩子的学习和智育,下了很多血本,但是孩子光是学习好,聪明机灵,却是不够的,世界上聪明人多,但并非聪明就能成功,就能幸福,应当多教孩子为他人服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勤劳俭朴,为社会多做贡献,积累福德,这才是福慧双修。


    IP属地:广东2楼2022-01-14 16:04
    回复
      极端自由就是自私!
      做人做事,动机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小时候是孩子王,有时,为了保护伙伴,稻盛和夫明知不行也要出面,被人打得趴下也不能躲着走。他那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私心的人,当不了孩子王。这也为后来稻盛开悟“利他之心”种下了种子。
      当后来稻盛和夫经过一系列身心磨炼,完全放下了创业之初所怀抱的个人动机,将京瓷的存在意义从“利己”转变为“利他”时,稻盛和夫才能觉得自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当你以利他之心为社会、为世人倾注力量时,自己的人性就能得到磨炼,幸福感和充实感就会降临,人生也就有了更深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稻盛和夫先生就是在这看似简单的道理中,悟出了人生无数转机的力量。
      宇宙具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意志和力量,这是一种“向善”的力量。利他之心符合“向善”的宇宙意志,因而将会协助企业家打开“智慧的宝库”,让大家享受灵光一现的惊喜。
      稻盛和夫说:尽力抑制自身的欲望,以亲切的关爱之心为他人尽力。这也可以说是上天赐予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
      真正的成事者,都是在成就他人中完成自我的展现与圆满。
      感恩心
      感恩惜福,是做人的根本。缺少感恩心的人和不知感恩的人的精神是没有办法得到成长的,不懂得惜福,大肆挥霍浪费的人本身就受不住福报,


      IP属地:广东3楼2022-02-22 10:51
      回复
        老子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一个真正有道的人,民族、国家,都需知道这一点,总是自我显示优点的人反而显得不高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总是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反而是在抹杀自己的功劳;妄自尊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自己抬高自己的人也做不了首领……
        自古以来,中外名人豪杰,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比比皆是,大多因为骄傲自大,过于狂妄,最后功败垂成。这些轻躁的举动、自炫的行为都是反自然的行径,短暂而不能持久,故需慎之又慎……


        IP属地:广东4楼2022-03-27 12:21
        回复
          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养亲与敬亲:(1)养亲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2)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
          顺亲与谏亲:(1)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论语·学而》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谏议。《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即委婉劝谏。《孟子·告子下》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孝道是上下之间的责任与义务,两面都需要做好,相辅相成,


          IP属地:广东5楼2022-04-04 13:03
          回复
            人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逢凶化吉?一定要及时行善。行善就好比在银行存款一样,今天你存了二十万,而这个灾难要你叁十万,你刚好不够,连命都赔给它了;假如你存了四十万,这次灾难要你叁十万,你就化险为夷。所以,该存的时候赶快存,行善要及时,不能等。
              人生至憾——子欲养而亲不待


            IP属地:广东6楼2022-07-03 18:53
            回复
              有一天,他们讲“双受诰封”(三娘教子),讲到小东人在学房里,听同学说三娘并不是他的生身之母,他在放学回家去,晚间照例背书时,就故意的不好好背诵,三娘督促他,他就冷言冷语讥刺三娘说:“你并不是我的生身之母,若是我的亲娘在,我哪能受你的冤枉气呢!”三娘听了这话,一怒之下,就把织布的机头割断。老家奴薛宝,听他母子吵闹,出来问明了原委,就向小东人说:“三娘为了教养你读书,日夜在织布,望你长大成人,光耀祖宗,你万不可恶言相加,赶快头顶家法,请娘亲责罚。”于是小东人,便如老奴所言,跪在三娘面前,认罪说:“孩儿年幼无知,忤逆娘亲,请娘亲教训孩儿,打儿几下!”三娘说:“儿快起来!是我不会做娘,不该和你一般见识,来动肝火气。”遂则母子言归于好!
                我听了这段故事,心里想奇怪,他们母子是吵什么嘴?吵了,又各自认不是呢?想来想去,想明白了,怪不得,他俩母子,均是贤人。贤人争不是,愚人才争理呀!
                听完了善书,在家的途中,一面走路,一面想,我从没读过一天的书,不明白道理,怪不得我生疮痨。我一看人家有不合自己的意,就生气,这正是我不明理,所以我是愚人呀!于是就大声审问自己说:“我专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对?看人不对我就生气,那怎算对?”一路上嚷这句话,走十里路,一直嘈嚷到家里。夜里还自己问自己,问来问去,问的自己也笑起来,自己把过失悔过了,就顿悟从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在无意之中,有感肚皮痒,长了十二年的疮痨,一夜的工夫,竟完全好了。所以我在最初给人家讲病的时侯,就告诉人们,若能把自己的过,悔过了就能好病,这种方法,就是从我自身的经验上得来的。


              IP属地:广东7楼2023-05-14 16:36
              回复
                字词


                IP属地:广东8楼2023-07-14 18:54
                回复
                  见微知著
                  家父奉侍曾祖父及祖父。二老辈念家父之贫窘,又在外佣工,故对于家中田园颇尽力,暇则拾粪以肥田,以故历年收获颇丰。四叔见人赞成家父之孝,则曰:『老人助彼度日耳,何得云孝?我如有妻室,当令老人享福,不令工作也。』家父闻其言,乃急速为之结婚,以践祖母之遗言。但结婚三日,四叔即宣告分居。四婶母有言:『我母亲言说四叔是光棍汉,无父母兄弟等。』彼时,祖父颇愿随四叔以为养。家父曰:『倘若愿去,我且分田一晌[ 晌:shǎng,古同“垧”,计算地亩的单位。],作为养老费。』四叔不应之。烦人追问,四叔曰:『室人不依也。』祖父之心,甚为不快,然亦无可如何耳。家母问家父曰:『我奉侍老人,四叔以我为不孝。伊既成室,何不迎养以尽孝乎?』家父曰:『听妻言,乖骨肉,有伤天伦。』四弟妹过门三日,即主张分居,割手足之情,夺父子之义,伤伦悖理,莫大于是。吾知其终身不能享福,且不能省心也。后果然。
                  孝悌二字,乃人生之大节。妇人私见太深,弃兄弟,薄父母,不念恩义,不尽伦常,已失人生之大本,又安能获天之福乎?然其所以如此者,盖以未受相当之教育,不知伦常之谓何耳。家庭之变,伦常之败,咎且谁归?
                  笃尽孝思
                  家父佣工时,曾闻周姑祖丈言:『无论如何尽孝之人,当父母之丧,未有以家产之半营丧葬者。』家父乃切记,私谓曰:『我当实行焉。』及曾祖父逝世,家父尽力践其言,凡散孝诵经扎彩等事,无不应有尽有。里党皆以为不可,而家父毅然行之。曰:『祖父之亡,只一次。财产是人置的,有我生命,即可再置。贫何足畏?』及丧事毕,统计债务八百余吊(如今之八百元)。以素日颇有信用,故未致累人耳。若与家资较,债务已超过家资一倍矣。
                  父母丧葬,有厚薄之别,究之以中道为归。贫而不可效富,贱而不可仿贵,此当然之理也。家父对于此理,并未切实研究,惟以尽孝为宗旨,故一闻厚葬为孝,即印入脑筋。观其不畏贫苦,只知祖父之丧可当大事,心之纯诚,性之笃厚,为何如乎?『事父母,能竭其力』一语,当之洵[洵:xún,诚实,实在。]无愧色矣。
                  遇事不惑
                  曾祖父逝世,家父尽力营丧葬。预定七日为安葬之期,届时均安排妥协。将起灵榇[榇:chèn,,棺材。],族祖母率儿辈数人,阻之曰:『当数十年前,汝祖父曾用我钱数吊,并典我衣物少许,今宜还我。不然,不准出灵。』族党闻之,议论哗然。(因族祖母系曾祖父之四儿妻也,况为数十年前之事。以前曾经控告,狡赖诈欺,毫无理由故耳。)族中有人主张,一面令人毒打,一面出灵。家父宣言曰:『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此事我自有办法,不可妄动手。今日婶母,乃为祖父之儿妻,我乃孙辈,依理而论,我远而彼近。阻止出灵,定是别有孝意,大家可以各归各家。现在正当秋收之际,不可因我家事,多劳分神也。』已而众皆散去,竟停灵不出。天傍晚,族姑(即族祖母之女)头痛甚剧,谓曾祖父怪罪。又谓急速请祈,并速请众人备办出灵,决不可有丝毫要求。不然,将致我于死地。于是族祖母急速遣人奔请,次晨备宴,以送灵榇焉。


                  IP属地:广东9楼2023-07-14 18:54
                  回复
                    支持


                    IP属地:广东10楼2024-02-27 2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