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养老中心吧 关注:8贴子:417
  • 0回复贴,共1

秋冬季节,青岛养老院建议调养精神、温补益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雪以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此时,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建议御寒保暖,养生则应注重调养精神、温补益肾。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因此不同的季节所需要重点保养的脏腑也就有所不同,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
  合理饮食 清热降燥
  医学大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说:“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御寒保暖,各种肉类饮食、药膳、火锅纷纷登场。但人体常因室内供暖、穿得严实,内热散不出去而上火,所以肉食不宜大量,容易生“内火”。
“适当吃苦把肾补”,一般来说,苦味食物具有清热降燥的功效,适用于热症和湿症食用。荤素搭配的比例最好是1:5,多搭配些清火滋润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菠菜、黑木耳、甘蔗、豆腐等。
  调整作息 早卧晚起
  随着冬季的脚步走近,自然界阳气趋于潜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与天地相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气血由外向里收敛,精、气、神趋向伏藏,机体新陈代谢变慢。“冬三月,此谓闭藏……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则伤肾”。起居养生亦当顺应四时变化而养“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助阳气闭藏、精气充养。经常晚睡熬夜容易耗伤精血,损人正气,易致肾气亏虚,身体痿弱。冬季是一个静养藏守的季节,有效的休息当是这个季节调养的重点。
  体质虚寒者、年老衰弱者、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防寒保暖。而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清晨起床应当及时穿上外套保暖防寒。因为早上气温偏低,骤然受到寒冷刺激,会引起机体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此时节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出汗为度,不妨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
  按摩穴位 调节阴阳
  小雪节气重在保养肾脏,肾气足则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另一方面,由于冬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容易因气机郁滞而出现肝区不适、口苦、皮肤干枯、瘙痒等症状。因此小雪时节的灸疗要肾经与肝经并用,补益与调畅并行。可自行艾灸大椎、肺俞、肝俞、膈俞、肾俞、太溪、涌泉等穴位以保养肾气、调达肝气,起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推荐暖脚操:每晚用热水泡脚,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能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情志养生 调整心态
  秋冬季节,人体容易燥热,再加上日照时间短,容易产生失眠、烦躁、悲观等情绪。情绪容易抑郁的人,更应注重情志养生,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愉快的心情。此时可以经常找朋友聊聊天,与他人多交谈;在天气晴好时,还可经常到室外晒晒太阳,适当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如练练瑜伽、跳跳舞、听听音乐,以舒缓压力、排解抑郁的情绪。正如清代医学家吴尚有言:“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盛于服药者也。”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秋冬季节注意温补肾阳,围绕“冬藏”的自然规律,合理安排饮食、起居,保持宁静的心态。第二年人体阳气的生发就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防病抗病能力也就相应得以提升。


IP属地:山东1楼2022-01-07 09: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