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0年美国肠胃病学协会更新《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之后,2021年我国对GERD的指南也进行了更新,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 临床症状方面:烧心和反流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胸痛等为不典型症状,此外还可伴随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咽喉症状、哮喘和牙蚀症。依然强调胸痛患者在进行反流评估前需先排除心脏的因素。
2.诊断方面,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食管反流监测内镜检查是常用的GERD诊断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共识意见对内镜检查的推荐更为积极,建议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在初诊时即行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以明确患者食管是否出现糜烂性及下端鳞状化,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性方向。
3. 治疗方面,均首先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减肥、抬高床头、戒烟等;药物治疗根据食管是否出现糜烂性选择对应药物。糜烂性食管炎患者首选PPI(如兰索拉唑)且疗程至少8周,新指南特别指出对于合并食管裂孔疝或有重度食管炎(LA-C或LA-D)的患者,PPI剂量起始需要加倍。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及难治性GERD可选择海藻酸盐药(如胃逆舒)或海藻酸盐联合PPIS进行治疗。
1. 临床症状方面:烧心和反流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胸痛等为不典型症状,此外还可伴随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咽喉症状、哮喘和牙蚀症。依然强调胸痛患者在进行反流评估前需先排除心脏的因素。
2.诊断方面,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食管反流监测内镜检查是常用的GERD诊断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共识意见对内镜检查的推荐更为积极,建议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在初诊时即行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以明确患者食管是否出现糜烂性及下端鳞状化,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性方向。
3. 治疗方面,均首先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减肥、抬高床头、戒烟等;药物治疗根据食管是否出现糜烂性选择对应药物。糜烂性食管炎患者首选PPI(如兰索拉唑)且疗程至少8周,新指南特别指出对于合并食管裂孔疝或有重度食管炎(LA-C或LA-D)的患者,PPI剂量起始需要加倍。非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及难治性GERD可选择海藻酸盐药(如胃逆舒)或海藻酸盐联合PPIS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