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改河之子、寸地方圆
据《九台县志》等史料记载,矿区有两条河流:南部秦家河,北部营城河。那么,营城河在哪呢,又怎么改道成了改河呢?
第一张图
1947年的营城四矿的分布图中,标出序号的几条线是河流,而且这条河主要流经营城矿场,且在营城北部,当为“营城河”无疑。看来营城是个老地名,此河即因营城而得名。也就是说,1949年以前的裕东、新东、隆吉、营城这四矿中,营城矿是沿用的老地名,在如今的主矿区位置,图中的几处住宅自西向东应该是选煤厂、胜利区、八栋宿舍和老邮局一带。其他三矿都在当初建矿时起的名,1949年后营城四矿合并为营城煤矿。
可以断定,这条“营城河”就是改河的前身。图中沿河标记了序号,标记红1处当为发源地,她的南侧为“西杨木林子”的山地或丘陵,这附近大概王家屯湿地、官地村湿地、刘家大屯水库一带。2处应该是桥的标记。3处为九井,4处是七井,5处有六井、新三井、老三井,6处是二井,7处又是一座桥,6、7的位置应该是四中南侧的小铁路一带,而8处则应该是四中附近的那座桥的位置。8处的那条支流还在,应该是四中北面那条河,大概是蒲苇河。
9处有五井、四井、六井,10处有南七井、北七井。营城河穿过吉长铁路到11处,汇入的应该是沙底河。根据《九台县志》记载,秦家河由东向西经九台流入饮马河。营城河由北向南流入秦家河。沙底河大概就是这条秦家河,后来的改河正是绕过矿区从这里接通秦家河的。
从图上看,营城河附近恰好井口密集,这正是修改河道的原因,即河流经煤层上面给井下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另改河道。图中用虚线标了改河的大致路线,对比看来,改河正好绕开了采煤区,说明她路线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早年间看改河,尤其是老二连、七连砖厂到一中那段,简直就像大峡谷,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实属不易。正如吧友们所说:“改河,是我们营城人改天换地的辉煌成果,此举应浓彩重笔地载入营城的史册!同样,也应载入九台的历史!”在此向建设者们致敬!这张图至少说明了改河的前身“营城河”在哪儿,流经了哪儿,为什么改道,改到了哪。
第一张图

据《九台县志》等史料记载,矿区有两条河流:南部秦家河,北部营城河。那么,营城河在哪呢,又怎么改道成了改河呢?
第一张图
1947年的营城四矿的分布图中,标出序号的几条线是河流,而且这条河主要流经营城矿场,且在营城北部,当为“营城河”无疑。看来营城是个老地名,此河即因营城而得名。也就是说,1949年以前的裕东、新东、隆吉、营城这四矿中,营城矿是沿用的老地名,在如今的主矿区位置,图中的几处住宅自西向东应该是选煤厂、胜利区、八栋宿舍和老邮局一带。其他三矿都在当初建矿时起的名,1949年后营城四矿合并为营城煤矿。
可以断定,这条“营城河”就是改河的前身。图中沿河标记了序号,标记红1处当为发源地,她的南侧为“西杨木林子”的山地或丘陵,这附近大概王家屯湿地、官地村湿地、刘家大屯水库一带。2处应该是桥的标记。3处为九井,4处是七井,5处有六井、新三井、老三井,6处是二井,7处又是一座桥,6、7的位置应该是四中南侧的小铁路一带,而8处则应该是四中附近的那座桥的位置。8处的那条支流还在,应该是四中北面那条河,大概是蒲苇河。
9处有五井、四井、六井,10处有南七井、北七井。营城河穿过吉长铁路到11处,汇入的应该是沙底河。根据《九台县志》记载,秦家河由东向西经九台流入饮马河。营城河由北向南流入秦家河。沙底河大概就是这条秦家河,后来的改河正是绕过矿区从这里接通秦家河的。
从图上看,营城河附近恰好井口密集,这正是修改河道的原因,即河流经煤层上面给井下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另改河道。图中用虚线标了改河的大致路线,对比看来,改河正好绕开了采煤区,说明她路线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早年间看改河,尤其是老二连、七连砖厂到一中那段,简直就像大峡谷,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实属不易。正如吧友们所说:“改河,是我们营城人改天换地的辉煌成果,此举应浓彩重笔地载入营城的史册!同样,也应载入九台的历史!”在此向建设者们致敬!这张图至少说明了改河的前身“营城河”在哪儿,流经了哪儿,为什么改道,改到了哪。
第一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