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吧 关注:77,497贴子:791,331
  • 13回复贴,共1

加国单亲琐事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到某个新闻下方的留言,突然就想发个帖子讲讲身边的故事。至于是哪个新闻,我就不说了,免得生事。


IP属地:加拿大1楼2022-02-16 01:23回复
    南妖神、红xcnoo、小爷的立场.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留言大致是说,大家为何一定要揪着男方不放,怎么就不能为他的孩子想想。咋地一听,就好像是男人有了孩子,哪怕是明明晃晃地做了犯罪举动,也应该看在孩子的份儿上,放过他。
    此留言一出,自然是反应很大。不过没有谁提到这一点:一个败德的人不遭受惩治,会对孩子有何影响?
    闲话不说,直接开始今天的故事:
    我在等待离婚期间,去拜访过我妈妈的一个朋友。话赶话的,她说离得好啊,她认识一个女人,老公跟我老前个德行,不出去工作,成天在家像赌博一样。她这个朋友说是为了儿子,忍了。每天没日没夜的玩命地挣钱养家,还得填她老公的窟窿。结果儿子长大以后是有样学样——倒是没赌博,但是沉迷于游戏,每天抱着电脑,什么都不管不顾的状态跟她老公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因为游戏瘾,荒废了学业,大学没考上。她儿子说自己对餐饮业感兴趣,在成人学校报了一个班。学的怎么不知道,资格证拿到了以后,又开始和他爸一起泡在家里无所事事。
    这位阿姨咬咬牙,拿出积蓄买了饭店,交给她儿子。但她儿子依旧把大部分的时间都丢在玩游戏上,平日里饭店来客人了,就随便招呼一下,没客人了也不会去想怎么经营。没过多久,就到了2020年,后面的情况可想而知了。总之,用我妈朋友的话说,这笔积蓄相当于打水漂了。


    IP属地:加拿大2楼2022-02-16 01:40
    回复
      公平起见,再讲一个女方有问题的故事。这次的当事人是一个曾经在我这里打多工的。这个人小学的时候,父亲离婚,带着他和他哥哥来到加拿大投奔他的姑妈。据他本人讲,他爸选择离婚是实在忍受不了他母亲:从来不出去工作,游手好闲,还花家里的钱出去玩牌。对两个孩子是只管生,不管养。在他的记忆里,自己的童年就像个没父母管的野孩子一样。后来有一天,他爸爸回家,发现他妈妈又出去玩,连晚饭都没做,就爆发了。
      他的父亲来加之后,忙于工作,大部分时间只能托付他的姑妈照顾他。我曾见过他姑妈几次,人挺好,但估计受到文化程度的局限,在别人面前夸孩子,只会一味地夸“这孩子特孝顺”。对他也是没完没了地反复说这句话。想来也是不知道该教些什么,但旁观者的角度看,就是这句话坑坏了他。
      首先,由于他姑妈的关系,他和他哥哥开始跟他妈妈多次联系。据他说,他父亲离婚的时候,把国内的房子和存款都留给了他妈妈,为此他妈妈一直没有正经工作,继续着游手好闲的生活。当他们兄弟到了可以在外打工的年龄时(在加拿大,年满14岁可以合法工作),他妈妈开始教唆他们兄弟别念书了,赶紧出去挣钱,好担保她出国。他们哥俩本就有些不适用加拿大的学制,有他妈妈挑拨,再加上他姑妈一味地讲要孝顺,他们哥俩就真的荒废了学业。


      IP属地:加拿大3楼2022-02-16 04:05
      回复
        假如只是荒废学业的话,还不算糟,因为加国的蓝领工人薪资待遇是不错的,比如木匠,电工。有不少有大学文凭的华人为了养家,就改行做了蓝领。可问题是,这样的手艺是需要花时间去学的。
        在加国,想成为有资质的技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参加成人学校的相关培训,获得资格认证。但是入学的话,需要提供高中毕业证,以及数学和语文成绩。另一种是子承父业,比如父亲是电工,在家手把手地教会孩子,这样的话可以跳过培训,直接参加考评。
        这对兄弟荒废学业的程度很彻底,想进培训学校得复读高中课程。第二种途径也不可能,因为他父亲也好,姑妈家也好,都是在中餐馆打工的,认识的人也都是这一圈子的。而国外的有些中餐馆什么样,我在“洋嫁”那个帖子里也提到了。总之,这对兄弟就在各个华人餐馆里作跑堂,或帮厨,当我认识他的时候,已经作了十年了。钱没挣多少,技术也没有,也就是打扫卫生比一些人麻利一点,但跟cleaning lady 没法比。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02-16 10:35
        回复
          自从他俩开始打工之后,他母亲就开始跟他们要钱。住着他父亲留下的房,花着他们兄弟俩的钱,到处旅游,还隔三差五地上那些同样有人在国外的人家去串门,实际上就是攀比。每每看到人家家里有什么她没有的,她就会跟他们兄弟要。他俩满足不了了,她就会骂他们没本事,没出息。
          他在我这儿打工期间不止一次地跟其他同事吐苦水,而他爸似乎恨纵容他妈。后来才知道,他爸是有了复婚的心思。大体上就是因为自己出国这么些年,发展得不好,没找到新人—好像有这种逻辑的人也不少,找不到新的,就得回去找旧的,哪怕那是个火坑。
          而他爸复婚的决定给他俩带来了新的麻烦。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2-16 11:00
          回复
            当初他父亲是带着他俩投奔亲戚的,自然而然地就住进了亲戚家。之后,他父亲去外地找了份包吃住的工作,他们两个小孩就继续留在了姑妈家。几年后,姑妈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又顺顺利利找到工作,就搬走了。姑妈隔三差五就去几个孩子家轮番小住,顺便看看孙子。如此一来,这个四卧室的房子似乎就成了他们兄弟的天下。他姑妈碍于颜面,一直没张嘴问他们一家子什么时候搬走,这便成了个糊涂账。可是如今,他妈妈要过来。这个敏感话题就不得不谈了。
            我记得很清楚他妈妈要过来的前几个月,他就开始请假,为的是出去看房。他说他们爷仨这些年都有给他妈妈钱,但他妈妈应该没全花掉,都替他们存着呢。还有当初他爸爸离婚时,留给他妈妈的房子,卖掉的话,加上现有的存款,应该足够首付,至于贷款,他们爷仨可以一起申请。
            然而,等他妈妈飞机落地的那天,他才知道,钱他妈妈是一分没带来,倒是带来了两张嘴。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2-17 09:57
            回复
              据他说,他妈妈绝口不提他们爷仨这些年给她的钱都去哪儿了,留给她的房子她不打算卖,要留着等她回国探亲的时候住。当他们提到买房子需要钱的时候,他妈妈更是理所当然地提到,叫他姑妈把房子腾出来,反正他姑妈的两个儿子有的是钱,他姑妈搬去跟谁住都成。
              他妈妈这次还带来了两个持旅游签证的朋友,都是她当初到处串门认识的。一落地,就迅速占领了出他姑妈卧室之外的全部空间。紧接着,就张罗到处旅游。每次都是直接让他给钱,还让他陪着,因为自己语言不通。
              而他也因此丢了工作。
              说到我辞退他当天的事,就不得不说下他身上的一个恶习:虚荣。和他母亲有些相似,他总喜欢盯着别人家的东西。有哪个同事新买了什么,他的两只眼睛就总盯着看,若是个小件儿,还会克制不住地上手摸两下。
              我创业初期需要隔三差五去批发市场上拉货,但有时候忙不开,就会让他开我的车,替我去拉。有一次,我在他的脸书上看到了我的车的照片,以及他留言说,这是他的新车。我当时就警告了他,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他也很快删除了相关内容,但他显然并没有当回事。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2-17 10:17
              回复
                连更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2-17 12:08
                回复
                  也许有人觉得他是愚孝,这还真是高看他了。他在工作期间,没少在同事面前说他妈妈的坏话,所用的词汇大约都是“”愚蠢“”,“”极端自私“,“不要脸”。有的老外员工说话比较冲的,附和他几句,他也不生气。这全然不是一个孝顺孩子对母亲该有的态度。说他太老实了吧,也不太对。就冲他盯着别人家东西的样子,让我想起一个女网友说过的话。这个女孩的老家离他母亲的村子很近。据她说,那地方的人骨子里有一股贼性,总惦记从别人那里不劳而获。
                  事实上,他有完好地继承到他母亲身上恶劣的一面。
                  前文我说,他一直有给他妈妈钱,但这是建立在他姑妈让他白吃白住的基础上。在加国,房租从来都是当地人最大的压力来源。他白吃白住在别人家,那就等同于省下了相当大的开销。刨去他给他妈妈的钱,他自己也还是有富余的,只是他虽然思想上还停留在农耕时代,非理性消费上却做到了入乡随俗。他从来不出去旅游,却买了最好单反相机放在家里当摆设。手机只是开机时间变长了,就立刻要买最新款的。每次买完了不忘晒,还为此挤兑过店里的另一个华人员工:你这样的人有钱都不知道花,别人都不会尊重你。


                  IP属地:加拿大10楼2022-02-18 05:03
                  回复
                    他的种种表现完全没有计划着某一天会从他姑妈家搬走的意思。他对工作的态度也十分懒散,警告他的时候,他无动于衷,连可以享受当地福利的老外员工都不敢像他这么嚣张。这也好理解,因为他们都是需要自己交房租的,要是还没找到下家,就丢了工作,可能会无法按时交房租,度假计划会泡汤等等。而一个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明天的面包从哪里来的人就不一样了。
                    如果他的姑妈将他赶出去自己租房子,对他的经济状况会是致命的一击。他对他妈妈要钱的态度恐怕会立刻转变。也就是说实际上,他和他母亲没什么不同:他母亲吸他的血,他吸他姑妈的血。
                    最后一次听到他的消息是两年前,当初介绍他来这儿工作的小哥儿说,他们一家子赖在他姑妈家不走,让他姑妈在婆家人面前抬不起头。这个房子本是给自己养老的,因为这一家子的存在,卖也卖不得,租也租不得。他妈妈还三天两头地催他和他哥哥赶紧找对象结婚,却绝口不提他们哥俩拿什么当婚房。后来他姑妈倒是开了价,说可以把房子卖给他家,这个价钱低于市场价20万。可他家似乎连这个价钱都拿不出。


                    IP属地:加拿大11楼2022-02-19 01:57
                    回复
                      哈利波特中有这么一句话:在这人世当中,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选择,并不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真正面对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容易的。
                      而学坏容易,学好难。选择效仿原生家庭中那个“坏的”,自然是容易一些。
                      但是为何有些人可以做到明知学好不容易,却还要坚持呢?因为他们知道学坏的后果是什么。
                      我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华人男。见面次数多了,就会聊一些私事。他会谈到他的母亲,谈到自己大学毕业之后是怎么找工作的,最近新买的房子如何装修,甚至还会谈些生活中的琐事,但是绝口不提自己的父亲。我当时就猜到,八成是离婚了。
                      后来是我离婚证拿到了,他话赶话地才说起自己的父亲,仅此一次,后来他再也没谈过,宛如那是一个离他的生活很遥远的存在。


                      IP属地:加拿大12楼2022-02-19 02:23
                      回复
                        他说,他母亲选择离婚是因为他父亲的赌瘾。对他父亲本人,他没做任何评价,只描绘了他父亲每次赌瘾发作时的状态。具体的离婚过程他不清楚,只知道判决的结果是他父亲净身出户。没有了他母亲的供养,他父亲不得不厚着脸皮在他家的大厅里滞留了几天,直到找到住所。他父亲没能留在这座城市,因为他从没学过外语,没有本地的工作经验,也不知道怎么融入当地社会,不得不去了一个另一个华人较多的小社区。他没说他父亲找到了什么工作,不过那个小社区我知道,除了中餐馆的后厨,也没别的选择。
                        他没有说更多关于他父亲的事,但是从他的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逢年过节,他都只会晒他和他母亲的照片,也会提一提他的外婆,完全看不到他父亲的痕迹。我也不好问他,也许他是有去看他父亲,但是走动不会那么频繁,也不值得在社交媒体上与好友分享。
                        记得刚认识的时候,他会问我一些关于我离婚的事,诸如赌瘾是不是真的不可救药,这样的离婚官司是不是不好打。如今想来,可能是关于他父母当年的事,他其实是有一些问题想问的,但是出于一些原因,他不好直接去问他母亲,就想用另一种方式去探究一下吧。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22-02-19 02:41
                        回复
                          加拿大福利挺好的,工作应该也好找,收入高,就是太冷


                          IP属地:四川14楼2022-02-19 21: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