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13641208006 微信号:QQ1208006
主讲专家
吴玄哲,中推专题授课专家,中推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曾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以及硕士研究生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擅长运用舍岩五行针结合体质辨证治疗。曾师承于韩国五行针名家赵同德教授。在读书期间独立完成韩国针灸名著——《舍岩道人五行针灸法》的主体翻译并整理成书稿,并在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分享和学习。
新阴阳五行针
疗法介绍
新阴阳五行针取穴理论来自《黄帝内经》与《难经》等,同一个经络的疾病,发生的位置或形式不同,下针处方都相同,五行针体系完整全面,可应用于广泛的内科疾病,且效果显著,对于治疗伤科疾病有稳定疗效,是比较罕见的“五腧穴”应用体系,阴阳分形,经络辨证,辩证清晰,取穴有度,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易上手,无痛苦的四两拨千斤的针灸技术。将针法取穴回归于阴阳五行之中,取之有道,用则有法。
课程优势
1.理论简便,通俗易懂,可快速推断病因。
2.穴位少,套管进针,无需指力训练,操作简便,即学即用
3.五腧穴分布四肢,安全系数高,无创伤,患者痛苦少,危险系数低,非常适合中医或针灸小白
4.无需练习功力,指力,只需掌握配伍规律及腧穴定位(公式化)
5.因经络归因治疗真正的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6.疾病的诊断以十二经络系统为主,学一组穴位可以学会相关的一系列疾病
课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
第一节:舍岩针法简介
第二节:五脏六腑,经络,穴位,五腧穴的含义
(1)五行与五脏六腑
(2)五行生克关系
(3)十二经络名称
(4)五腧穴的名称及意义
第三节:新五行针核心辩证—阴阳寒热:(重点)
第四节:补泻原则 、补泻含义、补泻手法操作
第一天下午
手太阴肺经系统的疾患
肺实证:(泻肺四针)
1.大拇指麻木
2.白癜风
3.头皮痛
4.关节炎:四肢的关节有严重的痛症
5.尾骨局部瘙痒
6.急性风湿痛、多发性风湿病
7.吞酸、嘈杂、嗳气、呃逆(水饮)
肺虚证:(补肺四针)
8.咳嗽、喘促
9.肺气虚中风(右侧麻痹)
10.头皮油脂过多(头皮屑多)
11.寒湿头痛:洗浴后头痛
12.皮肤干燥、干瘪,脚后跟干裂
13.白内障
14.打鼾
15.秃头(脱发过多、产后脱发)、恶风
手阳明大肠经系统的疾患
大肠实证:(泻大肠四针)
16.肛门重坠:下腹部疼痛
17.腹痛(手压则疼痛减缓)
18.便秘或脓血便
19.四肢刺痛
20.中耳炎(耳朵里出脓水伴刺痛)
21.失眠症
22.肚脐周围疼痛,下腹部紧绷
23.食指麻木
24.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25.食管溃疡
大肠虚症:(补大肠四针)
26.发际疮:头部长没有脓头的脓包
27.眼球充血
28.耳朵下有较硬的肿块
29.皮肤病、风疹、全身烂、肝斑(褐色斑点)
30.皮肤松弛:下腹部没有弹性
31.硬皮症:皮肤干燥、粗糙、紧绷
32.手足凉
33.脱肛、大便不通(老年性便秘、气虚便秘)
34.久痢
足太阴脾经系统的疾患
脾实证:(泻脾四针)
35.腹胀伴腹痛
36.过食证:吃完饭,肚子也饿
37.大小便不爽
38.身体浮肿:下肢严重
39.痞满:胸和中脘部位发闷,不舒服
40.面色萎黄、泛油光——(一次提亮)
41.上眼皮水肿
42.鸡眼、有茧子
43.全身瘙痒:有虫爬感,挠也无效
44.痰湿体质的膝关节炎(关节疼痛附近肉多)
脾虚证:(补脾四针)
45.痞气:胃脘部肿块隆起,日久不愈
46.全身酸痛:阴天或者降温
47.头晕:头重如裹
48.嗜卧:容易疲劳
49.早起身体困倦乏力
50.失眠证:因思虑过重引起
51.麦粒肿
52.口腔溃疡——(一次见效)
53.多痰:喉部经常咳清痰
54.消化不良:没有食欲
第二天上午
足阳明胃经系统的疾患
胃实证:(泻胃四针)
55.口臭:打嗝的时候有腐臭味
56.大便不畅(上或上腹有振水声伴肿大)
57.下眼皮肿大
58.糖尿病——(一次降糖,可测试检验)
59.皮肤痛:触摸皮肤有强烈的痛症
60.关节炎:关节内刺痛
61.干燥症:头上起头皮屑、嘴唇干裂
62.鼻窦炎、鼻炎
63.疮口不收:伤口变成脓疮、流脓
64.易饥
胃虚证:(补胃四针)
65.白内障
66.胃炎、胃溃疡(一次见效)
67.眼睛的白眼仁侵犯或覆盖黑眼仁
68.脑鸣:来自大脑的耳鸣
69.下颌关节痛或经常下颌关节脱臼
70.食欲不振(一次改善)
71.吞酸:一边打嗝一边吐酸水
72.消化不良,食积
73.眼球充血:目外眦充血或游泳、洗澡后充血
手少阴心经系统的疾患
心实证:(泻心四针)
74.胸闷心悸
75.过喜:不自觉的笑,并且难以控制
76.失心:容易发火、谩骂
77.心肌肥大
78.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脑卒中、心绞痛等合并症
79.青光眼:因动脉硬化引起的眼花
心虚证:(补心四针)
80.盗汗证
81.颤证:手腕震颤(原发性)、头颤
82.心酸热:脸色发红,反酸水
83.低血压(一次见效)
84.重感冒:流感伴高烧不退
85.多梦、容易惊吓
86.嗳气:心气不足的打嗝
87.浮肿:全身浮肿严重,眼睛睁不开
88.目内眦充血
手太阳小肠经系统的疾患
小肠实证:(泻小肠四针)
89.热淋、尿道炎
90.口腔溃疡
91.听力下降
92.舌尖疼痛
93.坐立不安
94.腹胀
95.腰痛
小肠虚证:(补小肠四针)
96.面神经麻痹:口眼涡斜(久病)
97.肩周炎
98.鼻出血:习惯性流鼻血
99.鼻疮:鼻干燥、鼻内有热感、鼻腔容易起泡
100.舌尖热痛
101.腹痛:小腹刺痛
102.晕车
103.化脓性出疹型皮肤病:受热更严重
104.水痘、斑疹、带状疱疹
105.脚癣(热、痒)
106.结膜炎——(一次见效)
第二天下午
足少阴肾经系统的疾患
肾虚症:(补肾四针)
107.遗泄:精液或小便不自觉流出、或者梦遗
108.近视或瞳子浊、迎风流泪
109.飞蚊症(花眼)
110.虚中风:身冷多汗、脸色发黑、无光泽、半身不遂
111青盲.黑睛也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但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失明
112视神经萎缩症
113.鼻痔及疮
114.冷呃.忽然到冷的地方或者喝凉水会打嗝
足太阳膀胱经系统的疾患
膀胱实证:(泻膀胱四针)
115.尿道狭窄
116.热淋.小便时有热感或隐隐的灼刺感
117.膏淋.小便浑浊
118.血淋.小便出血或出脓
119.膀胱结石
120.小腹部不舒服,发硬、痛感严重
121.腰肌劳损
膀胱虚症:(补膀胱四针)
122.高血压头痛(一次缓解)
123.脊柱侧弯
124.腰突:3、4、5足趾麻痛
125.尿失禁或尿不通
126.膀胱炎、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
127.脚底发热或感觉异常
128.耳鸣
129.夜尿——(一次见效)
130.尿道炎:小便频数或不能憋尿
手厥阴心包经系统的症状
心包实证:(泻心包四针)
131.胃痛
132.背凉畏风
133.低血压——(当场见效)
134.食积——(一次见效)
心包虚证:(补心包四针)
135.腋臭
136.心律不齐
137.盗汗证
第三天上午
手少阳三焦经系统的症状
三焦实证:(泻三焦四针)
138.小便不通
139.头痛:眉棱骨附近疼痛
140.膝盖痛
三焦虚症:(补三焦四针)
141.中风预防:压力大的人
142.精神病、歇斯底里、癫痫
143.失眠
144.鼻炎:平时没有凉风也鼻塞,无法闻味
145.颈肩疲劳:肩膀发沉,右侧胳膊疼
146.腰痛(肾虚腰痛)
147.痴呆(记忆力快速下降)
足厥阴肝经系统的症状
肝实证:(补肝四针)
148.颠顶头痛:百会穴疼痛
149.易怒
150.胁肋痛
151.胃酸过多:胃痛、小腹可有牵扯痛
152.手足急性痉挛伴麻木
153.风晕:眩晕症伴耳聋、胸闷
肝虚证:(补肝四针)
154.眩晕
155.青光眼
156.肝风咳嗽:运动或说话时咳嗽
157.痰郁证:胸胁胀满、运动则喘、嗓子有异物感
158.颈项头痛(落枕)——(一次见效)
159.肝经虚腰痛:急性腰痛不能屈伸
160.冷泄:喝凉水、吃凉的食物、猪肉后腹泄
161.爪甲枯萎:指甲发干发脆
162.高血脂症
足少阳胆经系统的症状
胆实证:(泻胆四针)
163.食困症
164.偏头痛——(一次缓解)
165.易疲劳
166.易怒,歇斯底里
167.胸胁胀满、俩肋疼痛
168.关节肿胀疼痛
169.腕管综合征
胆虚证:(补胆四针)
170.慢性疲劳
171.感冒和感冒后遗症——(一次治愈)
172.心胆气虚
173.失眠:心理空虚
174.经常叹气伴有胸闷
175.头晕
176.视力模糊
177.颈椎病——(一次见效)
178.心绞痛
第三天下午
第一节:脏腑之间的关系:表里关系、 别通关系、交错关系、化合关系:
第二节:脏腑功能虚实鉴别
(1)功能表现
(2)郄穴的辅助诊断
第三节:常见病的辩证与针谱:
高血压、低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胃痛、慢性疲劳、痛经、感冒等常见疾患
主讲专家
吴玄哲,中推专题授课专家,中推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曾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以及硕士研究生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擅长运用舍岩五行针结合体质辨证治疗。曾师承于韩国五行针名家赵同德教授。在读书期间独立完成韩国针灸名著——《舍岩道人五行针灸法》的主体翻译并整理成书稿,并在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分享和学习。
新阴阳五行针
疗法介绍
新阴阳五行针取穴理论来自《黄帝内经》与《难经》等,同一个经络的疾病,发生的位置或形式不同,下针处方都相同,五行针体系完整全面,可应用于广泛的内科疾病,且效果显著,对于治疗伤科疾病有稳定疗效,是比较罕见的“五腧穴”应用体系,阴阳分形,经络辨证,辩证清晰,取穴有度,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易上手,无痛苦的四两拨千斤的针灸技术。将针法取穴回归于阴阳五行之中,取之有道,用则有法。
课程优势
1.理论简便,通俗易懂,可快速推断病因。
2.穴位少,套管进针,无需指力训练,操作简便,即学即用
3.五腧穴分布四肢,安全系数高,无创伤,患者痛苦少,危险系数低,非常适合中医或针灸小白
4.无需练习功力,指力,只需掌握配伍规律及腧穴定位(公式化)
5.因经络归因治疗真正的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6.疾病的诊断以十二经络系统为主,学一组穴位可以学会相关的一系列疾病
课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
第一节:舍岩针法简介
第二节:五脏六腑,经络,穴位,五腧穴的含义
(1)五行与五脏六腑
(2)五行生克关系
(3)十二经络名称
(4)五腧穴的名称及意义
第三节:新五行针核心辩证—阴阳寒热:(重点)
第四节:补泻原则 、补泻含义、补泻手法操作
第一天下午
手太阴肺经系统的疾患
肺实证:(泻肺四针)
1.大拇指麻木
2.白癜风
3.头皮痛
4.关节炎:四肢的关节有严重的痛症
5.尾骨局部瘙痒
6.急性风湿痛、多发性风湿病
7.吞酸、嘈杂、嗳气、呃逆(水饮)
肺虚证:(补肺四针)
8.咳嗽、喘促
9.肺气虚中风(右侧麻痹)
10.头皮油脂过多(头皮屑多)
11.寒湿头痛:洗浴后头痛
12.皮肤干燥、干瘪,脚后跟干裂
13.白内障
14.打鼾
15.秃头(脱发过多、产后脱发)、恶风
手阳明大肠经系统的疾患
大肠实证:(泻大肠四针)
16.肛门重坠:下腹部疼痛
17.腹痛(手压则疼痛减缓)
18.便秘或脓血便
19.四肢刺痛
20.中耳炎(耳朵里出脓水伴刺痛)
21.失眠症
22.肚脐周围疼痛,下腹部紧绷
23.食指麻木
24.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25.食管溃疡
大肠虚症:(补大肠四针)
26.发际疮:头部长没有脓头的脓包
27.眼球充血
28.耳朵下有较硬的肿块
29.皮肤病、风疹、全身烂、肝斑(褐色斑点)
30.皮肤松弛:下腹部没有弹性
31.硬皮症:皮肤干燥、粗糙、紧绷
32.手足凉
33.脱肛、大便不通(老年性便秘、气虚便秘)
34.久痢
足太阴脾经系统的疾患
脾实证:(泻脾四针)
35.腹胀伴腹痛
36.过食证:吃完饭,肚子也饿
37.大小便不爽
38.身体浮肿:下肢严重
39.痞满:胸和中脘部位发闷,不舒服
40.面色萎黄、泛油光——(一次提亮)
41.上眼皮水肿
42.鸡眼、有茧子
43.全身瘙痒:有虫爬感,挠也无效
44.痰湿体质的膝关节炎(关节疼痛附近肉多)
脾虚证:(补脾四针)
45.痞气:胃脘部肿块隆起,日久不愈
46.全身酸痛:阴天或者降温
47.头晕:头重如裹
48.嗜卧:容易疲劳
49.早起身体困倦乏力
50.失眠证:因思虑过重引起
51.麦粒肿
52.口腔溃疡——(一次见效)
53.多痰:喉部经常咳清痰
54.消化不良:没有食欲
第二天上午
足阳明胃经系统的疾患
胃实证:(泻胃四针)
55.口臭:打嗝的时候有腐臭味
56.大便不畅(上或上腹有振水声伴肿大)
57.下眼皮肿大
58.糖尿病——(一次降糖,可测试检验)
59.皮肤痛:触摸皮肤有强烈的痛症
60.关节炎:关节内刺痛
61.干燥症:头上起头皮屑、嘴唇干裂
62.鼻窦炎、鼻炎
63.疮口不收:伤口变成脓疮、流脓
64.易饥
胃虚证:(补胃四针)
65.白内障
66.胃炎、胃溃疡(一次见效)
67.眼睛的白眼仁侵犯或覆盖黑眼仁
68.脑鸣:来自大脑的耳鸣
69.下颌关节痛或经常下颌关节脱臼
70.食欲不振(一次改善)
71.吞酸:一边打嗝一边吐酸水
72.消化不良,食积
73.眼球充血:目外眦充血或游泳、洗澡后充血
手少阴心经系统的疾患
心实证:(泻心四针)
74.胸闷心悸
75.过喜:不自觉的笑,并且难以控制
76.失心:容易发火、谩骂
77.心肌肥大
78.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脑卒中、心绞痛等合并症
79.青光眼:因动脉硬化引起的眼花
心虚证:(补心四针)
80.盗汗证
81.颤证:手腕震颤(原发性)、头颤
82.心酸热:脸色发红,反酸水
83.低血压(一次见效)
84.重感冒:流感伴高烧不退
85.多梦、容易惊吓
86.嗳气:心气不足的打嗝
87.浮肿:全身浮肿严重,眼睛睁不开
88.目内眦充血
手太阳小肠经系统的疾患
小肠实证:(泻小肠四针)
89.热淋、尿道炎
90.口腔溃疡
91.听力下降
92.舌尖疼痛
93.坐立不安
94.腹胀
95.腰痛
小肠虚证:(补小肠四针)
96.面神经麻痹:口眼涡斜(久病)
97.肩周炎
98.鼻出血:习惯性流鼻血
99.鼻疮:鼻干燥、鼻内有热感、鼻腔容易起泡
100.舌尖热痛
101.腹痛:小腹刺痛
102.晕车
103.化脓性出疹型皮肤病:受热更严重
104.水痘、斑疹、带状疱疹
105.脚癣(热、痒)
106.结膜炎——(一次见效)
第二天下午
足少阴肾经系统的疾患
肾虚症:(补肾四针)
107.遗泄:精液或小便不自觉流出、或者梦遗
108.近视或瞳子浊、迎风流泪
109.飞蚊症(花眼)
110.虚中风:身冷多汗、脸色发黑、无光泽、半身不遂
111青盲.黑睛也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但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失明
112视神经萎缩症
113.鼻痔及疮
114.冷呃.忽然到冷的地方或者喝凉水会打嗝
足太阳膀胱经系统的疾患
膀胱实证:(泻膀胱四针)
115.尿道狭窄
116.热淋.小便时有热感或隐隐的灼刺感
117.膏淋.小便浑浊
118.血淋.小便出血或出脓
119.膀胱结石
120.小腹部不舒服,发硬、痛感严重
121.腰肌劳损
膀胱虚症:(补膀胱四针)
122.高血压头痛(一次缓解)
123.脊柱侧弯
124.腰突:3、4、5足趾麻痛
125.尿失禁或尿不通
126.膀胱炎、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
127.脚底发热或感觉异常
128.耳鸣
129.夜尿——(一次见效)
130.尿道炎:小便频数或不能憋尿
手厥阴心包经系统的症状
心包实证:(泻心包四针)
131.胃痛
132.背凉畏风
133.低血压——(当场见效)
134.食积——(一次见效)
心包虚证:(补心包四针)
135.腋臭
136.心律不齐
137.盗汗证
第三天上午
手少阳三焦经系统的症状
三焦实证:(泻三焦四针)
138.小便不通
139.头痛:眉棱骨附近疼痛
140.膝盖痛
三焦虚症:(补三焦四针)
141.中风预防:压力大的人
142.精神病、歇斯底里、癫痫
143.失眠
144.鼻炎:平时没有凉风也鼻塞,无法闻味
145.颈肩疲劳:肩膀发沉,右侧胳膊疼
146.腰痛(肾虚腰痛)
147.痴呆(记忆力快速下降)
足厥阴肝经系统的症状
肝实证:(补肝四针)
148.颠顶头痛:百会穴疼痛
149.易怒
150.胁肋痛
151.胃酸过多:胃痛、小腹可有牵扯痛
152.手足急性痉挛伴麻木
153.风晕:眩晕症伴耳聋、胸闷
肝虚证:(补肝四针)
154.眩晕
155.青光眼
156.肝风咳嗽:运动或说话时咳嗽
157.痰郁证:胸胁胀满、运动则喘、嗓子有异物感
158.颈项头痛(落枕)——(一次见效)
159.肝经虚腰痛:急性腰痛不能屈伸
160.冷泄:喝凉水、吃凉的食物、猪肉后腹泄
161.爪甲枯萎:指甲发干发脆
162.高血脂症
足少阳胆经系统的症状
胆实证:(泻胆四针)
163.食困症
164.偏头痛——(一次缓解)
165.易疲劳
166.易怒,歇斯底里
167.胸胁胀满、俩肋疼痛
168.关节肿胀疼痛
169.腕管综合征
胆虚证:(补胆四针)
170.慢性疲劳
171.感冒和感冒后遗症——(一次治愈)
172.心胆气虚
173.失眠:心理空虚
174.经常叹气伴有胸闷
175.头晕
176.视力模糊
177.颈椎病——(一次见效)
178.心绞痛
第三天下午
第一节:脏腑之间的关系:表里关系、 别通关系、交错关系、化合关系:
第二节:脏腑功能虚实鉴别
(1)功能表现
(2)郄穴的辅助诊断
第三节:常见病的辩证与针谱:
高血压、低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胃痛、慢性疲劳、痛经、感冒等常见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