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路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写在这里,直当是写了个随笔,记录一下吧,如有同路中人,也欢迎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_^
决定性的那一刻:
4年前,孩子期末考试,老师私信了我成绩单,问“惊不惊喜?开不开心?”点开看到了排名,第一名,现在我依然记得那个情景,在公司的卫生间,控制不住的大哭,特别大声的哭,不是激动,也不是开心,而是因为:自责,突然觉得自己没有给孩子更好的平台的能力,虽身处北京最好的教育资源地,海淀黄庄,但因非京籍(有工居,能读高中,但不能本市参加高考),让我觉得,对孩子,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虽然积分落户近在咫尺,但因政策的变化,各种被弯道超车,不确定性,我不敢赌,擦了眼泪鼻涕,给老公打了电话说:我要移民,我要带孩子出去~
曾经一度陷在这个“非京籍”的漩涡中,而在冷静下来之后,想想未来的规划,其实,出国,跟户口,也没太大的关系,本身也没打算让孩子去参加高考挤这个独木桥,只不过,是把出国留学这条路,前置了,换了个我陪着她一起的方式来走,在国内的考清北遥不可期,为何不换条赛道,如果走对了,去个藤校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回想,这个决定是对的,那时候还没有双减,今年的双减政策一出,坚定了决心也加快了我的脚步,中考50%才能进高中,我在等什么?挤什么?
确认目的地:
其实内心并不倾向华人最多选择去的多伦多、温哥华,感觉也卷的很,还有现实问题就是生活成本太高,光是住,就够喝一壶,曼尼托巴有点冷,萨省有点凄凉,看来看去,貌似阿省是最适合我的,卡尔加里、工资高,税低,石油大省,梦幻的洛基山脉,并且卡尔加里已连续多年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前五。心里窃喜,这是我想要去的地方~
确认移民方式:
身处北京,信息相对超前,我几乎走遍了能在网上查到的中介公司,大的,小的,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魁北克投资一步到位,当年还是30W加币(可见关注的历史有多悠久……),创投、旅转学、当时火热的大西洋雇主担保、以及后期的SUV项目……,开始混论坛,混QQ群(因为微信没有搜索群功能,那就去QQ找),一路上,也结识了好多移友,很幸运,大家都会互通有无,摸索着一起前进,鉴于自己的资金能力,锁定了旅转学的项目上,当时刚刚兴起,在中介沟通过程中,透漏出,其实他们也是和加拿大当地的中介公司合作,他们自己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只是牵线搭桥,对了缝而已,脑洞打开,那为啥我不直接对接加拿大本地的中介呢?于是,开始转战海外的论坛,找各种资讯,曼省的旅转学,基本成了目标方案,对应了当地的移民公司也基本锁定,不幸的是,疫情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来了,让人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人出不去了,也不敢出去了,就这样,所有的计划搁浅,乖乖的在国内带孩子“小升初”,经历着那被趴层皮的跨越。
疫情过后,一切又都变了,旅转学,首先说,虽然有了旅游签证,但是,国门是关着的,单纯的旅游签证入境很困难,甚至是进不去的,这条路走不通了,而且即便是在加国境内的人,大龄旅转学的签证成功率,也在逐步降低(当然,有成功的,当初认识的移友,起步的比较早,现在已经在走省提名了),这条路不太通,而且仔细算算,学费生活费时间成本,貌似并不比雇主担保划算,那么,转方案,重新找可以做雇主担保的移民公司……
开启寻找中介的长途跋涉:
继续混各种群,国内中介的雇主担保项目报价差不多要比当地中介高出一倍,下载了各种当地的生活服务APP,挨个注册,发帖,很多都已经成了僵尸APP,在去当地的网站,找广告,找当地的人推荐,报价跨度也很大,挂靠的,自己打税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特定的优势项目和职位,所以,即便是朋友有做过成功案例并推荐的中介,也不一定就能匹配上自己的职位,为了方便记录,自己也做了表格横向对比,计算着生活成本,打税成本,时间成本,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谈细节,修合同,其实这个时候,人已经皮了,从做决定移民到签合同,真的经历的太多事情,也太久了,签字的时候,如释重负,同时也知道接下来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要重新打起精神,继续作战
LIMA+孩子学签:
从签约到雇主offer在到LMIA,很幸运,3个月就完成了,按照最初的计划,在国内拿到LMIA,用我的旅游签登录过去边境换工签,而事实上,因为疫情原因,加拿大关过门很久了,虽然已经打开,但只是有工签或学签必须出国人员可出境,单纯的旅游签,是无法出境的,而我的雅思成绩并不优秀,在国内申请工签,成功率会非常的低,左思右想,曲线救国吧,同步给孩子申请了学签,因为只要孩子有学签,我们是可以跟着一起登录的,然后再去换工签,一切就会顺理成章了。好在,加拿大有中小学生计划,过签率和效率都很高。这一拖底,让自己安心了很多~
断舍离: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清理家当,卖的卖,扔的扔,真的是破家值万贯,重新开始学习“断舍离”,开心的是,终于向着我所设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为自己想象中要过的生活努力着,难过的是,作为独生子女,对父母的安顿,是最不知所措的,虽然父母并不赞同我在疫情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选择出去,但他们也没有阻止,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却更惭愧暂时对他们的无能为力,好在父母一切都好,经济和身体上,没有太多让我牵绊的,坚强的后盾,让我这一路走的比较踏实。
房子出租、车子售卖、车牌出租、还不错的工作准备后路、孩子的学校学籍怎么安排、太多需要处理的,一下子发现,仿佛什么都有了,又什么都没有了……
决定性的那一刻:
4年前,孩子期末考试,老师私信了我成绩单,问“惊不惊喜?开不开心?”点开看到了排名,第一名,现在我依然记得那个情景,在公司的卫生间,控制不住的大哭,特别大声的哭,不是激动,也不是开心,而是因为:自责,突然觉得自己没有给孩子更好的平台的能力,虽身处北京最好的教育资源地,海淀黄庄,但因非京籍(有工居,能读高中,但不能本市参加高考),让我觉得,对孩子,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虽然积分落户近在咫尺,但因政策的变化,各种被弯道超车,不确定性,我不敢赌,擦了眼泪鼻涕,给老公打了电话说:我要移民,我要带孩子出去~
曾经一度陷在这个“非京籍”的漩涡中,而在冷静下来之后,想想未来的规划,其实,出国,跟户口,也没太大的关系,本身也没打算让孩子去参加高考挤这个独木桥,只不过,是把出国留学这条路,前置了,换了个我陪着她一起的方式来走,在国内的考清北遥不可期,为何不换条赛道,如果走对了,去个藤校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回想,这个决定是对的,那时候还没有双减,今年的双减政策一出,坚定了决心也加快了我的脚步,中考50%才能进高中,我在等什么?挤什么?
确认目的地:
其实内心并不倾向华人最多选择去的多伦多、温哥华,感觉也卷的很,还有现实问题就是生活成本太高,光是住,就够喝一壶,曼尼托巴有点冷,萨省有点凄凉,看来看去,貌似阿省是最适合我的,卡尔加里、工资高,税低,石油大省,梦幻的洛基山脉,并且卡尔加里已连续多年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前五。心里窃喜,这是我想要去的地方~
确认移民方式:
身处北京,信息相对超前,我几乎走遍了能在网上查到的中介公司,大的,小的,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魁北克投资一步到位,当年还是30W加币(可见关注的历史有多悠久……),创投、旅转学、当时火热的大西洋雇主担保、以及后期的SUV项目……,开始混论坛,混QQ群(因为微信没有搜索群功能,那就去QQ找),一路上,也结识了好多移友,很幸运,大家都会互通有无,摸索着一起前进,鉴于自己的资金能力,锁定了旅转学的项目上,当时刚刚兴起,在中介沟通过程中,透漏出,其实他们也是和加拿大当地的中介公司合作,他们自己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只是牵线搭桥,对了缝而已,脑洞打开,那为啥我不直接对接加拿大本地的中介呢?于是,开始转战海外的论坛,找各种资讯,曼省的旅转学,基本成了目标方案,对应了当地的移民公司也基本锁定,不幸的是,疫情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来了,让人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人出不去了,也不敢出去了,就这样,所有的计划搁浅,乖乖的在国内带孩子“小升初”,经历着那被趴层皮的跨越。
疫情过后,一切又都变了,旅转学,首先说,虽然有了旅游签证,但是,国门是关着的,单纯的旅游签证入境很困难,甚至是进不去的,这条路走不通了,而且即便是在加国境内的人,大龄旅转学的签证成功率,也在逐步降低(当然,有成功的,当初认识的移友,起步的比较早,现在已经在走省提名了),这条路不太通,而且仔细算算,学费生活费时间成本,貌似并不比雇主担保划算,那么,转方案,重新找可以做雇主担保的移民公司……
开启寻找中介的长途跋涉:
继续混各种群,国内中介的雇主担保项目报价差不多要比当地中介高出一倍,下载了各种当地的生活服务APP,挨个注册,发帖,很多都已经成了僵尸APP,在去当地的网站,找广告,找当地的人推荐,报价跨度也很大,挂靠的,自己打税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特定的优势项目和职位,所以,即便是朋友有做过成功案例并推荐的中介,也不一定就能匹配上自己的职位,为了方便记录,自己也做了表格横向对比,计算着生活成本,打税成本,时间成本,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谈细节,修合同,其实这个时候,人已经皮了,从做决定移民到签合同,真的经历的太多事情,也太久了,签字的时候,如释重负,同时也知道接下来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要重新打起精神,继续作战
LIMA+孩子学签:
从签约到雇主offer在到LMIA,很幸运,3个月就完成了,按照最初的计划,在国内拿到LMIA,用我的旅游签登录过去边境换工签,而事实上,因为疫情原因,加拿大关过门很久了,虽然已经打开,但只是有工签或学签必须出国人员可出境,单纯的旅游签,是无法出境的,而我的雅思成绩并不优秀,在国内申请工签,成功率会非常的低,左思右想,曲线救国吧,同步给孩子申请了学签,因为只要孩子有学签,我们是可以跟着一起登录的,然后再去换工签,一切就会顺理成章了。好在,加拿大有中小学生计划,过签率和效率都很高。这一拖底,让自己安心了很多~
断舍离: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清理家当,卖的卖,扔的扔,真的是破家值万贯,重新开始学习“断舍离”,开心的是,终于向着我所设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为自己想象中要过的生活努力着,难过的是,作为独生子女,对父母的安顿,是最不知所措的,虽然父母并不赞同我在疫情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选择出去,但他们也没有阻止,我很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却更惭愧暂时对他们的无能为力,好在父母一切都好,经济和身体上,没有太多让我牵绊的,坚强的后盾,让我这一路走的比较踏实。
房子出租、车子售卖、车牌出租、还不错的工作准备后路、孩子的学校学籍怎么安排、太多需要处理的,一下子发现,仿佛什么都有了,又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