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8年生于浙江某个小县城的油腻中年人,清晰记得儿时仅有四五万人的小县城里安安静静的模样,那个时候连拖拉机在内也看不到几辆机动车,上下学、上下班,大把人都是靠着腿。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从此告别了靠腿奔波的日子,速度是变快了,但雨天却得披着雨衣,多下几天的雨,那雨披里面就都是臭的,最怕的就是夏季的多雨时段,可以连着下半个月的雨,不披雨披吧,淋透,披吧,又闷又热又臭。冬天,天色微亮就起床骑着自行车上学,双手被冻得失去知觉,然而却不知苦也未想到苦,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的。
过些年,到了21世纪初,就在它打尖的第一年,我买了家里的第一辆摩托车,14500的价格,在小县城里也正好是摩托车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车速更快了,但自行车有的烦恼它基本上也都有。
再过些年,结了婚,有了孩子,老婆刚生孩子的时候还没想过买汽车,还是觉得那玩意儿离我太远,但在接老婆孩子从医院回到家的时候,老婆孩子加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还半个多小时打不到一辆车,于是便头一回萌生了想要一辆汽车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拖拖拉拉直到孩子五岁的时候才终于买了第一辆汽车,很巧,也正好赶上了小县城内汽车开始流行的时候——除了用腿走,每次都是恰好赶在交通工具更新换代的潮流浪头上。
买车的时候屁也不懂,就只是考了驾证,知道怎么开,知道它有四个轮子加一个备胎,什么品牌什么性能全然未曾关注,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关注,反正有车就好,最终的选择仅仅只是凭着外形好不好看,以及老婆大人是否接受。
有了车,便再也无惧风雨,不畏寒暑,也不怕路滑摔倒伤着孩子,只要别撞就好。幸福感很满,尤其是冷雨之中坐在车里,喝着提前泡好的咖啡,看着别人在外面瑟瑟发抖又湿又冷。后来汽车数量逐渐增加,道路越来越难开,好车豪车越来越多,但我只是觉得车这么多真难开,偶尔也会有些羡慕,但从来不曾嫉妒——除了他们的车比我更好一点,本质上我们享受的其实是一样的,他们不怕的,我也不怕,他们害怕的,我也同样害怕。
真正让我感到羡慕眼红的是房车,因为它有一个能用来解放膀胱和肠道的厕所,还有热水可以随时冲泡咖啡,等人太久的时候还能伸直了腿在床上躺一下——直到我在这个贴吧里看到了那么多相互攀比相互嘲讽相互攻击的帖子,我才知道这个世上居然还有人没有从汽车上得到幸福,反而还得到了痛苦。
性能、品牌、价格、几岁就有了什么车,这似乎成了贴吧中的主流,仿佛拥有一辆汽车是天经地义的,而仅仅只是拥有汽车却没有好车豪车便是可耻可笑可悲的。对于我这种走过路骑过车挨过冻淋过雨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简直不可思议。是的,我的车并不好,第一辆八万八的别克,第二辆拉货用的五菱,第三辆代替别克用的丰田也只是价值二十多万,但就算是开着五菱拉货的时候我也没有感到过痛苦,我只是感觉到了有车的幸福,用车的舒服,那些鄙视我的,我毫不在乎,我还是只眼红羡慕那些买了房车的,因为房车可以提供完全不同的额外的幸福。
性能?品牌?价格?呵呵。
贴吧里的人我是没见过,贴吧之外,但凡我所经过的道路,无论是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还是在别的城市,不管我开的是什么车也照样碾压他们九成九的人——我起步就是比他们快,事故就是比他们少,过弯就是比他们顺。所以,抱歉,那什么性能品牌价格的优势,我真的很少见到,或许是因为装备终究不能弥补玩家的菜?我不开快车,我开车唯一憎恨的就是那些开得比我慢却开在我前头还不肯加速不肯让开的人,凡是一脚油门超过我的,我都心情愉快。我也不开慢车,限速40我开60,限速60我开60,限速100我开100,高速上限速100我开110。但是,除了高速,我真的很少见到比我开得更快的人,只见到大把和我车速一样的人,而在起步和超车阶段,基本上只有比我慢的人。
那些优势,绝大多数人终究要么发挥不出来,要么限于交通规则不敢发挥出来,那么优势到底有什么用?就为了摆在纸面上好看?要说车内的装饰,抱歉,各有各的爱,你眼中高档的,在我眼中可能只是高档的土气。要说车辆提供的高性能……确实我的车比不上,但让我感到幸福的加分项里,它们只占了非常小的比,最重要的还是有车顶、有挡风、有不怕摔不怕撞的结构。
每每看到为了性能品牌价格而争得面红耳赤之人,我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一群古代人为了谁的马车更加豪华争执的镜头,什么金丝楠香木,什么镶金流银嵌宝石,什么汗血宝马拉的车,什么吐血宝马拉的车……多好笑的场面呐,我开辆破面包去就能碾压他们全场。
是的,我不是外星人,所以我拿不出飞碟来,但我却还是觉得为了一些本质上其实完全相同的车子争论成那样子很搞笑,你们没有去享受车辆给你们带来的舒适,只能在对比之中感到幸福,一旦对比失败了还会痛苦,这样的痛苦太高级,我高攀不起,也不想体验。我不想奉劝那些已经沉迷于此的人改变什么,只想奉劝那些还没有陷进去的人:清醒一点吧,你是为了你自己和你的家人买车用车,而不是为了别人。
最后,再献上一首很老的老歌:郑智化的《中产阶级》
我的包袱很重 我的肩膀很痛 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
我的眼光很高 我的力量很小 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我的床铺很大 我却从没睡好 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
我的欲望很多 我的薪水很少 我在台北的马路上迷失了我的脚
没有人在乎我这些烦恼
每个人只在乎他的荷包
我常常喝着可乐 我吃着汉堡 只是心中的空虚饥渴无法填饱
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
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我的包袱很重 我的肩膀很痛 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
我的眼光很高 我的力量很小 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我的床铺很大 我却从没睡好 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
我的欲望很多 我的薪水很少 我在台北的马路上迷失了我的脚
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
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头壳坏掉才能够活得很好
过些年,到了21世纪初,就在它打尖的第一年,我买了家里的第一辆摩托车,14500的价格,在小县城里也正好是摩托车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车速更快了,但自行车有的烦恼它基本上也都有。
再过些年,结了婚,有了孩子,老婆刚生孩子的时候还没想过买汽车,还是觉得那玩意儿离我太远,但在接老婆孩子从医院回到家的时候,老婆孩子加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还半个多小时打不到一辆车,于是便头一回萌生了想要一辆汽车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拖拖拉拉直到孩子五岁的时候才终于买了第一辆汽车,很巧,也正好赶上了小县城内汽车开始流行的时候——除了用腿走,每次都是恰好赶在交通工具更新换代的潮流浪头上。
买车的时候屁也不懂,就只是考了驾证,知道怎么开,知道它有四个轮子加一个备胎,什么品牌什么性能全然未曾关注,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关注,反正有车就好,最终的选择仅仅只是凭着外形好不好看,以及老婆大人是否接受。
有了车,便再也无惧风雨,不畏寒暑,也不怕路滑摔倒伤着孩子,只要别撞就好。幸福感很满,尤其是冷雨之中坐在车里,喝着提前泡好的咖啡,看着别人在外面瑟瑟发抖又湿又冷。后来汽车数量逐渐增加,道路越来越难开,好车豪车越来越多,但我只是觉得车这么多真难开,偶尔也会有些羡慕,但从来不曾嫉妒——除了他们的车比我更好一点,本质上我们享受的其实是一样的,他们不怕的,我也不怕,他们害怕的,我也同样害怕。
真正让我感到羡慕眼红的是房车,因为它有一个能用来解放膀胱和肠道的厕所,还有热水可以随时冲泡咖啡,等人太久的时候还能伸直了腿在床上躺一下——直到我在这个贴吧里看到了那么多相互攀比相互嘲讽相互攻击的帖子,我才知道这个世上居然还有人没有从汽车上得到幸福,反而还得到了痛苦。
性能、品牌、价格、几岁就有了什么车,这似乎成了贴吧中的主流,仿佛拥有一辆汽车是天经地义的,而仅仅只是拥有汽车却没有好车豪车便是可耻可笑可悲的。对于我这种走过路骑过车挨过冻淋过雨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简直不可思议。是的,我的车并不好,第一辆八万八的别克,第二辆拉货用的五菱,第三辆代替别克用的丰田也只是价值二十多万,但就算是开着五菱拉货的时候我也没有感到过痛苦,我只是感觉到了有车的幸福,用车的舒服,那些鄙视我的,我毫不在乎,我还是只眼红羡慕那些买了房车的,因为房车可以提供完全不同的额外的幸福。
性能?品牌?价格?呵呵。
贴吧里的人我是没见过,贴吧之外,但凡我所经过的道路,无论是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还是在别的城市,不管我开的是什么车也照样碾压他们九成九的人——我起步就是比他们快,事故就是比他们少,过弯就是比他们顺。所以,抱歉,那什么性能品牌价格的优势,我真的很少见到,或许是因为装备终究不能弥补玩家的菜?我不开快车,我开车唯一憎恨的就是那些开得比我慢却开在我前头还不肯加速不肯让开的人,凡是一脚油门超过我的,我都心情愉快。我也不开慢车,限速40我开60,限速60我开60,限速100我开100,高速上限速100我开110。但是,除了高速,我真的很少见到比我开得更快的人,只见到大把和我车速一样的人,而在起步和超车阶段,基本上只有比我慢的人。
那些优势,绝大多数人终究要么发挥不出来,要么限于交通规则不敢发挥出来,那么优势到底有什么用?就为了摆在纸面上好看?要说车内的装饰,抱歉,各有各的爱,你眼中高档的,在我眼中可能只是高档的土气。要说车辆提供的高性能……确实我的车比不上,但让我感到幸福的加分项里,它们只占了非常小的比,最重要的还是有车顶、有挡风、有不怕摔不怕撞的结构。
每每看到为了性能品牌价格而争得面红耳赤之人,我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一群古代人为了谁的马车更加豪华争执的镜头,什么金丝楠香木,什么镶金流银嵌宝石,什么汗血宝马拉的车,什么吐血宝马拉的车……多好笑的场面呐,我开辆破面包去就能碾压他们全场。
是的,我不是外星人,所以我拿不出飞碟来,但我却还是觉得为了一些本质上其实完全相同的车子争论成那样子很搞笑,你们没有去享受车辆给你们带来的舒适,只能在对比之中感到幸福,一旦对比失败了还会痛苦,这样的痛苦太高级,我高攀不起,也不想体验。我不想奉劝那些已经沉迷于此的人改变什么,只想奉劝那些还没有陷进去的人:清醒一点吧,你是为了你自己和你的家人买车用车,而不是为了别人。
最后,再献上一首很老的老歌:郑智化的《中产阶级》
我的包袱很重 我的肩膀很痛 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
我的眼光很高 我的力量很小 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我的床铺很大 我却从没睡好 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
我的欲望很多 我的薪水很少 我在台北的马路上迷失了我的脚
没有人在乎我这些烦恼
每个人只在乎他的荷包
我常常喝着可乐 我吃着汉堡 只是心中的空虚饥渴无法填饱
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
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我的包袱很重 我的肩膀很痛 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
我的眼光很高 我的力量很小 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我的床铺很大 我却从没睡好 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
我的欲望很多 我的薪水很少 我在台北的马路上迷失了我的脚
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
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头壳坏掉才能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