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130贴子:328,932
  • 4回复贴,共1

田田小學疏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22-03-04 00:16回复







    IP属地:四川2楼2022-03-04 00:17
    回复
      讚同樓主的觀點!


      IP属地:北京3楼2022-03-04 06:09
      回复
        好。
        楼主从汉已通用隶书罕用篆论证,非常有说服力。除此之外,他这奇说还犯了个基础性的错误,诗歌是语言艺术,不是符号艺术。


        IP属地:四川4楼2022-03-04 09:19
        回复
          但楼主的“陈陈相因”之说,愚意难以赞同。
          所列资料已把“田田”通向“振振”“填填”了。
          “振振”,盛、多意,参见《诗·螽斯羽》。
          “填填”,楚辞:“雷填填兮雨冥冥。”
          这组都是叠词,古通,主要有(声音)大、盛、众之义。度此处“田田”,当是言莲叶盛多,楼主多数论说皆是。然以“陈”之单字义出发,去推解其叠用义,谓“陈陈相因”,不妥。
          复此,所罗列资料几乎全是真声诸字相通,陈田相通,中间的沟通只有皮日休诗自注,这难说明问题,顶多说明真声若干字的兄弟字的存古音至晚唐时与田同读,不能反推古音同读。
          古但见“振振”“填填”,不见“田田”“陈陈”,盖其时不同音,而彼叠音词至于汉世,音转趋于田,反不复与“振”“填”类,故以“田田”书之。


          IP属地:四川5楼2022-03-04 0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