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以为,《窃听风云》和《黑客帝国》中的情节只存在于电影当中。一向自诩为“山巅之城”“民主灯塔”的美国,一次又一次用窃听监视和网络攻击的霸道行径,在现实中上演了比电影还离奇的情节。
5月30日,美国又被曝出“丹麦门”窃听丑闻。丹麦广播公司报道,丹麦国防情报局一个工作组在2015年5月完成的代号为“邓哈默行动”的绝密调查显示,在2012至2014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的海底互联网电缆登陆点,监听德国、法国、挪威、瑞典、荷兰等国政要短信和电话通话内容。
海底通信光缆也是美国极为看重的“情报富矿”。《华盛顿邮报》等美欧多家媒体都曾曝光过NSA对欧洲和亚洲之间最大海底光缆的入侵,包括发起代号为Oakstar、Stormbrew、Blarney、Fairview等多个光缆窃密项目,以确保这些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永远处于美国的严密监控之中。
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从“方程式组织”到“梯队系统”,利用盟友监听盟友,借盟友坑盟友的事情,美国一直没少干。
对美国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维持自己的全球霸权。为了这个“伟大”目标,美国从来是不择手段。而窃听全球,可以让美国实现对他国的单向透明,无论是经济、政治、外交、军事,都能先人一步,掌握主动,“甜头”实在诱人。
5月30日,美国又被曝出“丹麦门”窃听丑闻。丹麦广播公司报道,丹麦国防情报局一个工作组在2015年5月完成的代号为“邓哈默行动”的绝密调查显示,在2012至2014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的海底互联网电缆登陆点,监听德国、法国、挪威、瑞典、荷兰等国政要短信和电话通话内容。
海底通信光缆也是美国极为看重的“情报富矿”。《华盛顿邮报》等美欧多家媒体都曾曝光过NSA对欧洲和亚洲之间最大海底光缆的入侵,包括发起代号为Oakstar、Stormbrew、Blarney、Fairview等多个光缆窃密项目,以确保这些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永远处于美国的严密监控之中。
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从“方程式组织”到“梯队系统”,利用盟友监听盟友,借盟友坑盟友的事情,美国一直没少干。
对美国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维持自己的全球霸权。为了这个“伟大”目标,美国从来是不择手段。而窃听全球,可以让美国实现对他国的单向透明,无论是经济、政治、外交、军事,都能先人一步,掌握主动,“甜头”实在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