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得知,由你执导的“家电下乡”广告《咱家该买了》已打破有史以来农村电影单片订购、放映的记录,而且放映的场次还正在迅猛增长。作为导演,你有什么感想?
侯:我也是昨天从出品方之一、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一位老总那得知这个消息的,作为导演我自然很高兴。《咱家该买了》从4月14日到5月14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打破纪录放映了30万场。中影的老总在电话里说,每一场的观影人次往少了算起码也有100人吧,那么30万场就是3000万人次。作为导演,你的作品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被3000万人次观看,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另外,《咱家该买了》是以商业影片、而不是以公益影片出现的,它经受住了市场、院线、观众的考验。这也是我引以为豪的事。
问:你估计按照现在的势头,《咱家该买了》还能放映多少场?
侯:《咱家该买了》和一般的广告不同,它不是具体宣传某一件产品,而是宣传国家的“家电下乡”政策。“家电下乡”政策的具体规定国家还在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这条广告有一定的时效性。我认为它应该还能在全国范围内放映到年底。第一个月放了30万场,离年底还有7个月,我想接下来就算一个月放映10万场,7个月放70万场应该没问题吧。
问:也就是说你觉得《咱家该买了》总共可以放映100万场。
侯: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我们还是按每场100人次来计算,100万场就是一亿人次。如果这个目标能达到,那么这条广告打破就不是新中国的记录了,我想很可能会是全世界的记录。
问:那到时候你们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刚拍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它的市场会有这么火爆?
侯:我当时觉得市场应该会很好,但没想到会这么快破记录。但出品方之一中影集团当时就很有信心。记得做声音之前在中影集团的大放映室里审片,来了不少领导。有中影集团的领导们,还有财政部、财政部的领导们,弄得我还有些紧张。当时他们看的是15分钟版,看完以后他们提了些意见,说最好能压缩到10到12分钟。可能我当时心疼拍的东西,显得有些犹豫,然后中影集团的一个领导就说,侯导,你得再剪得短点,短了好看,短了你这个片子就能打破纪录、进中国电影博物馆了。
问:看来现在进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定局了。回过头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广告《咱家该买了》的一些基本情况吧。
侯:《咱家该买了》是为宣传、推广国家“家电下乡”政策而制作,由商务部、财政部、中影集团联合出品。它的长度大概在11分钟左右,用轻喜剧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家庭购买家电的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又很自然地把“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规定讲清楚。主要演员有蔡明、周小斌、车永莉、李光洁、方子哥、兰岚等,另外画外音是著名的配音演员李扬老师配的——全国观众都熟悉的唐老鸭、孙悟空的声音都是他配的。
问:拍摄地点在哪?
答:在北京怀柔区的二道关。
问:蔡明和周小斌演的是一对夫妻吧?
侯:是的。他演的角色叫老石,是个大抠门。老婆和儿子强烈要求购买家电,但是他不同意,依旧钱包捂紧,一付将“抠门”进行到底的姿态。于是两派之间展开了一出令人捧腹的斗争。
问:儿子是谁演的?
侯:叫段帅,曾经在我执导的电影《大厨小兵》里饰演胖墩。
问:能否谈谈和这几个演员的合作。
侯:蔡明老师和周小斌表演经验丰富,尤其是蔡明老师,我从小就是看着她春节文艺晚会里的小品长大的。他们对喜剧表演也是轻车熟路,哪里该抖包袱哪里该调整节奏一般也不用怎么说。拍的时候,我对周小斌比较担心,因为他演的室内情景喜剧比较多,表演风格不自觉地就有些类型化、模式化,因此我要做的就是略微做一些矫正和调整。后期制作的时候我又通过一些剪辑手段调了一下,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方子哥那可是老戏骨,来的时候连戏里的衣服都是自己买的;车永莉、还有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兰岚,我平时就认识,合作起来很轻松;李光洁很认真,为了演一场戏提前好多天留起了胡子,头发也不洗。
问:拍这个广告,你当时的导演构思是什么?
侯:对表演、美术、摄影、剪辑、音乐等肯定都得有构想。但一切都是围绕着两个大要求。首先,要把“家电下乡”政策讲清楚——这是一条广告的基本任务;其次,要好看——这一点比较难。因为本身就11分钟左右,篇幅有限;然后又要让主人公把“家电下乡”的一些规定很自然地讲出来……你不能让观众看着闷,看着没意思,看着烦。
转新浪新闻
侯:我也是昨天从出品方之一、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一位老总那得知这个消息的,作为导演我自然很高兴。《咱家该买了》从4月14日到5月14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打破纪录放映了30万场。中影的老总在电话里说,每一场的观影人次往少了算起码也有100人吧,那么30万场就是3000万人次。作为导演,你的作品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被3000万人次观看,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另外,《咱家该买了》是以商业影片、而不是以公益影片出现的,它经受住了市场、院线、观众的考验。这也是我引以为豪的事。
问:你估计按照现在的势头,《咱家该买了》还能放映多少场?
侯:《咱家该买了》和一般的广告不同,它不是具体宣传某一件产品,而是宣传国家的“家电下乡”政策。“家电下乡”政策的具体规定国家还在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这条广告有一定的时效性。我认为它应该还能在全国范围内放映到年底。第一个月放了30万场,离年底还有7个月,我想接下来就算一个月放映10万场,7个月放70万场应该没问题吧。
问:也就是说你觉得《咱家该买了》总共可以放映100万场。
侯: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我们还是按每场100人次来计算,100万场就是一亿人次。如果这个目标能达到,那么这条广告打破就不是新中国的记录了,我想很可能会是全世界的记录。
问:那到时候你们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刚拍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它的市场会有这么火爆?
侯:我当时觉得市场应该会很好,但没想到会这么快破记录。但出品方之一中影集团当时就很有信心。记得做声音之前在中影集团的大放映室里审片,来了不少领导。有中影集团的领导们,还有财政部、财政部的领导们,弄得我还有些紧张。当时他们看的是15分钟版,看完以后他们提了些意见,说最好能压缩到10到12分钟。可能我当时心疼拍的东西,显得有些犹豫,然后中影集团的一个领导就说,侯导,你得再剪得短点,短了好看,短了你这个片子就能打破纪录、进中国电影博物馆了。
问:看来现在进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定局了。回过头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广告《咱家该买了》的一些基本情况吧。
侯:《咱家该买了》是为宣传、推广国家“家电下乡”政策而制作,由商务部、财政部、中影集团联合出品。它的长度大概在11分钟左右,用轻喜剧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家庭购买家电的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又很自然地把“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规定讲清楚。主要演员有蔡明、周小斌、车永莉、李光洁、方子哥、兰岚等,另外画外音是著名的配音演员李扬老师配的——全国观众都熟悉的唐老鸭、孙悟空的声音都是他配的。
问:拍摄地点在哪?
答:在北京怀柔区的二道关。
问:蔡明和周小斌演的是一对夫妻吧?
侯:是的。他演的角色叫老石,是个大抠门。老婆和儿子强烈要求购买家电,但是他不同意,依旧钱包捂紧,一付将“抠门”进行到底的姿态。于是两派之间展开了一出令人捧腹的斗争。
问:儿子是谁演的?
侯:叫段帅,曾经在我执导的电影《大厨小兵》里饰演胖墩。
问:能否谈谈和这几个演员的合作。
侯:蔡明老师和周小斌表演经验丰富,尤其是蔡明老师,我从小就是看着她春节文艺晚会里的小品长大的。他们对喜剧表演也是轻车熟路,哪里该抖包袱哪里该调整节奏一般也不用怎么说。拍的时候,我对周小斌比较担心,因为他演的室内情景喜剧比较多,表演风格不自觉地就有些类型化、模式化,因此我要做的就是略微做一些矫正和调整。后期制作的时候我又通过一些剪辑手段调了一下,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方子哥那可是老戏骨,来的时候连戏里的衣服都是自己买的;车永莉、还有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兰岚,我平时就认识,合作起来很轻松;李光洁很认真,为了演一场戏提前好多天留起了胡子,头发也不洗。
问:拍这个广告,你当时的导演构思是什么?
侯:对表演、美术、摄影、剪辑、音乐等肯定都得有构想。但一切都是围绕着两个大要求。首先,要把“家电下乡”政策讲清楚——这是一条广告的基本任务;其次,要好看——这一点比较难。因为本身就11分钟左右,篇幅有限;然后又要让主人公把“家电下乡”的一些规定很自然地讲出来……你不能让观众看着闷,看着没意思,看着烦。
转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