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关注:214,360贴子:525,218

回复: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岁儿童绘画特点
1. 自始至终赋予绘画同样的含义
2. 线条和圆圈是“能表达感受”的东西
3. “头部人像”登场
4. 特有的拟人化表现手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3-27 16:04
回复
    4岁儿童绘画特点
    1. 凭印象画画
    2. 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和头体二足人像
    3. 把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得很大
    4. 罗列表达
    5岁儿童绘画特点
    1. 能抓住事情的特征及形象
    2. 凭兴趣来画画
    3. 开始用基底线来表达关系
    6岁儿童绘画特点
    1. 经常使用基底线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
    2. 开始使用透视画法
    3. 画出图案纹饰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2-03-27 16:42
    回复
      边看边画还为时过早,8岁之前的孩子只是把看到的按照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而不是边看边画。这时的孩子若被指导开始写生,即使把要画的东西摆在眼前,也未必能画的好,甚至孩子还因此失去信心,不再喜欢绘画。训练写生最好还是等到孩子9岁的时候再开始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2-03-28 11:37
      回复
        几种常见颜色的象征意义
        下面是几种常见颜色的象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反复使用同
        一种颜色时,才具有分析的意义。
        红色:象征着温暖和警示两个方面的含义。
        黄色:代表好奇心和快乐,如果是大量鲜亮的黄色,可能是幼儿生气
        和嫉妒的象征。
        褐色: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一种颜色。
        橙色:可能暗示着犹疑不决。
        蓝色:出现在身体中,有沉稳和冷静的感觉;出现在天空,有自由独
        立的感觉;出现在水中,有可能是情绪的表达。
        黑色:可能是陌生或令人害怕的事物,也可能是学步幼儿追求自我的
        独特个性。
        绿色:代表健康的体魄,或者身体痊愈、充满活力的表现,也可能表
        现了敏感多思的个性特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2-04-29 11:39
        回复
          幼儿抵触绘画的行为
          1. 外在因素影响
          💛绘画材料不足以吸引孩子
          💛成人布置任务时太过严肃和正规
          💛孩子曾经历过不好的画画体验(作品被嘲笑)
          2. 内在因素影响
          💛孩子正处于负向情绪当中(感觉不安的环境或正在发脾气)
          💛幼儿没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而懒于动手
          💛幼儿习惯了依赖成人的帮助:家长为了让孩子的作品更像更好看,会忍不住亲自上阵或握着孩子的手来绘画,导致孩子直接将绘画这种好玩的游戏交给父母去完成,孩子就体会不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2-04-29 11:46
          回复
            6岁前儿童敏感期及发展意义
            1. 视听觉:发展观察和聆听的专注力。后天训练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2. 口腔:用口唤醒手,用口探索世界。与后天的吸烟零食等有关。
            3. 手的:认识和训练手的能力。后天训练可得到弥补。
            4. 行走:探索腿脚功能和未知世界;后天能够弥补。
            5. 语言:语言爆发期是口语形成的关键期,将来语言准确和流畅表达的关键发展时期。错过后很难弥补。💔
            6. 自我意识:发现自己同世界是分离的,形成自我,建立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后天可弥补。
            7. 空间:探索物质世界的空间,将自我与现有物质世界完好结合在一起。通过后天训练可一定程度得到弥补。
            8. 秩序: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帮助孩子发展出自律感。缺失后难以弥补。💔
            9. 微细事物: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发展出全神贯注工作的良好品质。有延后发展趋势。
            10. 模仿:模仿阶段后才形成自我;促进亲子交流,学会善解人意;发展优良品质,促进正确道德观形成;是创造的前提。
            11. 执拗:幼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发展出自信的心理品质;学习做出选择。
            12. 审美和完美:发展形成属于自己的气质和魅力;表明儿童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能训练得到弥补。
            13. 色彩:色彩敏感期过后,进入涂色敏感期;色彩影响视觉,给人某种精神作用,并发展美感。后天可弥补。
            14. 人际关系:为儿童成人后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的正常化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错过后难以弥补。
            15. 婚姻:孩子随性别意识发展而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好感。对成人阶段健全的情感、家庭和婚姻有利。可学习弥补。
            16. 性别:有利于孩子坦然面对青春期时身体出现的剧烈变化;发展出正常的性别认同;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错过后难以正常发展。💔
            17. 身份确认:建立自我定位,发展并形成自身的理想人格。可能延后发展。
            18. 绘画和音乐:能顺畅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发展出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19. 社会规范: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发展出积极勤勉、建立并遵守规则的良好人格特质。
            20. 书写和阅读:养成受益一生的阅读习惯,形成通过书写记录和表达情绪情感的良好方式。
            21. 数学:将来喜欢数学的重要阶段;发展逻辑思维;促进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的发展。
            22. 自然:获取自然界的知识,发展出丰富的情感,对自然界和生命认识更深刻。
            🚩🚩🚩🚩🚩🚩🚩🚩🚩🚩
            各敏感期的年龄阶段会因不同孩子的特点和环境影响而有所提前或适当延后,一般不会超过七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2-04-29 15:56
            回复
              四种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1. 胆汁质:能忍受强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劳,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的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
              2. 多血质:活泼好动,言语和行动敏捷,反应速度和注意的转换速度都比较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善交际,不怯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3. 抑郁质: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注意到的事情,他们都能注意到,胆小,孤僻,情绪的兴奋性弱,喜欢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
              4. 黏液质: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2-04-29 17:13
              回复
                《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幼儿行为问题应对》
                幼儿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复杂个体。
                找出幼儿行为问题的原因并不意味着能改变幼儿的行为,原因与行为改变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该在分析幼儿行为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个别差异和环境因素,理解幼儿的行为并尝试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幼儿的行为,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心理和教育的视角。
                心理与发展的视角强调的不是发现幼儿出现行为异常后就给予矫正,而是先去理解幼儿的行为,综合考虑幼儿行为发生的年龄、情境和环境等因素,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合理性,然后从发展、健康成长的角度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实际上,幼儿的一些行为问题,只要成人理解了其发生的阶段性和情境性,是不需要过多干预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4-07-14 08:31
                回复
                  当婴儿(0-2岁)把玩具一遍又一遍地往地上丢的时候,成人不要斥责他们瞎胡闹,也不要轻视他们的这种重复,因为这是他们认识世界、习得经验的方式。他们通过扔玩具,知道了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向,了解了物体与物体之间(手——玩具——地面)的关系,发现了两个物体相接触会产生声音,而且这种声音可能会随着自己的动作有所变化,等等。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4-07-15 0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