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研究吧 关注:102贴子:1,446
  • 2回复贴,共1

生命美学:崛起的美学新学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命美学诞生以来,已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四十年来,中国美学从八十年代后期的日渐平静,到九十年代后期渐趋冷落,再到二十一世纪的逐步热络,其间的变化让人兴叹。令人惊讶的是,生命美学不但没有冷落,反倒兴旺起来。范藻教授有一个统计,到2016年年初,研究生命美学的著作有58本,论文达2200篇;研究实践美学的著作是29本,论文3300篇;研究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著作有8本,论文200篇;研究新实践美学的著作有8本,论文450篇;研究和谐美学的著作有12本;论文1900篇。
2016年3月14日,范藻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了《生命美学——一个崛起的美学新学派》,可谓石破天惊。范藻教授的这篇文章全文两千余字。既有背景介绍,又有成果说明,更有生命美学何以成为一个“崛起的美学新学派”的充要理由。范藻在文中说:
生命美学的研究,也已逐渐形成了一个人气旺盛的团队。志同道合对于学术研究的团队而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研究人员的集中、内容指向的统一、学科成效的显著、学术影响的大小等方面是否形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学术团队和学术梯队,也是叛别一个学术流派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喜的是,在这一方面,国内的生命美学研究都成绩骄人。首先是研究内容的完整性。无论是基本原理研究,还是实践运用研究、历史阐释研究,生命美学的研究都已经广泛涉及,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次是参与学者的广泛性。从大学教授到中小学老师、从学者到在校学生、从理论专家到艺术行家,国内的研究者在没有学会等组织机构统一组织的情况下,能够齐聚生命美学殿堂,也意味着生命美学的研究已经日益走向成熟。再次,是学术研究的长期性。从1985年至今的三十多年中,生命美学紧紧跟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滥觞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进行时,兴盛于世纪前后的改革开放深化时,围绕社会变革的阵痛和文化转型的冲突而产生的生命困惑,始终不渝地去进行深入思考,或主攻基础理论以提出崭新的学术观点,或总结发展历史以启迪当下的大胆创新,或从事应用研究以指导现实的审美实践,孜孜以求,无怨无悔,这也是生命美学研究作为一个崛起的新美学学派的重要特征。[1]
这篇文章的发表,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生命美学,作为一个新的美学学派,2016年在中国美学的大地上“崛起”了。
2019年12月,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潘知常和赵影主编的《生命美学——崛起的美学新学派》新书,就直接借用了范藻教授的文章标题。该书收录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初到本世纪十年代末我国美学界知名美学家对生命美学的评论文章三十余篇。该书的历史意义也许因为距离太近的缘故一时还看不清楚,但正如它的书名一样,生命美学,作为一个“崛起的美学新学派”,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生命美学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生命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生命美学是否是一个“崛起的美学新学派”或许还有人质疑,但在不少人心中,其实是没有疑问的了。一些人或许不喜欢“学派”这样的字眼,以为有拉帮结派、另立山头之嫌。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学派不过是一个若有似无的无形团体,没有帮主,也没有帮规,只不过一部分学者美学观念相近,关注、研究的美学主题相同而已。人们很自然把这部分学者归在一类,就成了一个学派。但值得玩味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老一辈美学家支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年轻学人不约而同喜欢生命美学、研究生命美学?如果不是生命美学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仅凭几个美学家自己研究、倡导,能有这样大的声势,能成为一个“崛起的美学新学派”吗?
[1]范藻:《生命美学:崛起的美学新学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14日。


IP属地:四川1楼2022-04-04 21:07回复
    这个帖子一直没有找到。


    IP属地:四川2楼2022-04-04 22:58
    回复
      点赞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15 1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