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论“张燮林改式”握拍法的利弊》
张燮林老先生,中国著名直板削球打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有别直板传统推攻打法的另一派大拿级人物

他的握拍法很有个性,直板,四个手指在后面兜着。后来,在遥远的日本,也有个叫小盐悠菜的女孩子部分采用了这个握法,一不留神,把张本美和打了个3:1,打得美和连鸡叫声都出来了。有B站视频为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187612/
小盐悠菜的握拍法和比赛视频也有B站视频,打法清奇场面有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86941764/
我,直板,前天被一个59岁的横板老同志偷袭成功,打得我也鸡叫声连连之后。一度萌生了改横的念头,但心中依然不能割舍直板。
后来经乒坛知名老糊涂“快乐”先生点拨,采用他那“看着糊涂,自个儿清楚”的奇妙直板握法,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于今天下午又去了俱乐部。
因为疫情,俱乐部采用预约,时间有限,我分表必争地进行了测试。
我先用原来的直板,采用张燮林握拍法,发现板子在发力时有飞出去的可能。吓得我只能把食指蹩上来,也就是用“张燮林改式”,只能说马马虎虎能打,正手板型要亮一点,否则球容易下网。
后来我换成了横板ST型,还是用“张燮林改式”,因为横板长一点,比直板瘦,拍肩也斜度大些,这样握拍就舒服多了。而横板的反手击球面,比直板大得多,横打流畅顺利。


昨天那个59岁的老同志没来,哼哼,趁他不在,等我偷偷技改完了再去收拾他。
“张燮林改式”的优点在于
1. 正手发力容易,毕竟有半个手掌贴上去了,降低了发力门槛,攻球威力增大
2. 反手横打稳定性加强很多,上台率提高
3. 球板的重量可以加上去一些没事了,毕竟手掌在夹板,180克的横板并不觉得重,运动自如
4. 因为握拍的角度有别于传统,中路球乃至于中路偏正手都可以用横打方式接,当然,更多的应该说是在横挡。从此中路无死角。
5. 正反倒板非常容易,两面胶皮不同的时候,尤其是一面长胶时候,还能有变化
“张燮林改式”的缺点在于
1. 发球我了个去,不灵活,手指固化导致无法瞬间发力加摩擦。只能发下旋转与不转,左侧下旋,反手右侧上下旋。发球质量相对下降
2. 台内小球不灵活,手指无法用上力量
3. 退中台弧圈球质量差,毕竟拍头朝下还不能上扬加旋转
4. 反手搓球不舒服,板头像前,更多的是在铲球,而不是搓球,加旋转就更别指望了
但是,我最弱鸡的反手问题解决了,有希望收拾59岁的老同志了,希望下一次我能像暴打马保国一样,用“张燮林改式”握拍法取得胜利!
张燮林老先生,中国著名直板削球打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有别直板传统推攻打法的另一派大拿级人物

他的握拍法很有个性,直板,四个手指在后面兜着。后来,在遥远的日本,也有个叫小盐悠菜的女孩子部分采用了这个握法,一不留神,把张本美和打了个3:1,打得美和连鸡叫声都出来了。有B站视频为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187612/
小盐悠菜的握拍法和比赛视频也有B站视频,打法清奇场面有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86941764/
我,直板,前天被一个59岁的横板老同志偷袭成功,打得我也鸡叫声连连之后。一度萌生了改横的念头,但心中依然不能割舍直板。
后来经乒坛知名老糊涂“快乐”先生点拨,采用他那“看着糊涂,自个儿清楚”的奇妙直板握法,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于今天下午又去了俱乐部。
因为疫情,俱乐部采用预约,时间有限,我分表必争地进行了测试。
我先用原来的直板,采用张燮林握拍法,发现板子在发力时有飞出去的可能。吓得我只能把食指蹩上来,也就是用“张燮林改式”,只能说马马虎虎能打,正手板型要亮一点,否则球容易下网。
后来我换成了横板ST型,还是用“张燮林改式”,因为横板长一点,比直板瘦,拍肩也斜度大些,这样握拍就舒服多了。而横板的反手击球面,比直板大得多,横打流畅顺利。


昨天那个59岁的老同志没来,哼哼,趁他不在,等我偷偷技改完了再去收拾他。
“张燮林改式”的优点在于
1. 正手发力容易,毕竟有半个手掌贴上去了,降低了发力门槛,攻球威力增大
2. 反手横打稳定性加强很多,上台率提高
3. 球板的重量可以加上去一些没事了,毕竟手掌在夹板,180克的横板并不觉得重,运动自如
4. 因为握拍的角度有别于传统,中路球乃至于中路偏正手都可以用横打方式接,当然,更多的应该说是在横挡。从此中路无死角。
5. 正反倒板非常容易,两面胶皮不同的时候,尤其是一面长胶时候,还能有变化
“张燮林改式”的缺点在于
1. 发球我了个去,不灵活,手指固化导致无法瞬间发力加摩擦。只能发下旋转与不转,左侧下旋,反手右侧上下旋。发球质量相对下降
2. 台内小球不灵活,手指无法用上力量
3. 退中台弧圈球质量差,毕竟拍头朝下还不能上扬加旋转
4. 反手搓球不舒服,板头像前,更多的是在铲球,而不是搓球,加旋转就更别指望了
但是,我最弱鸡的反手问题解决了,有希望收拾59岁的老同志了,希望下一次我能像暴打马保国一样,用“张燮林改式”握拍法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