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没有奇迹
习惯了记不起星期几,习惯了早上六七点的黎明,习惯了上学路上吹刮着肆无忌惮的风,习惯了永远做不完的题。它很刺激,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很无趣,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一样经历。有过怀疑,有过焦虑,有过放弃,有过努力,还有比努力更努力。
自从选好学校的那一天,我便一心不变。都说考研选择大于努力,我深知这个道理,基于我的性格,最终保守选择了吉林大学。当最近身边同学陆续考上比较好的985的时候,我心里些许有点失望,失望是对我自己失望,我不敢去选择更好的学校,我觉得我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的目标我已经顺利完成,我理应知足。如果再选择一次,也许我还是会选择保守,因为我没有强大到敢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决定买单,我不愿把我的希望交给概率和可能来决定。
三百多天的复习必然是枯燥的,一开始大家都打鸡血似的每天泡在图书馆,食堂,学校,寝室三点一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们热度的减弱和态度的怠慢,我们会想要放松。看书累了就拿起身边的手机刷一会视频,刷着刷着就停不下来了,怎么办呢?不要将手机放在你的视线之内,所谓眼不见为净,看不到手机自然不会想着看手机了。适当的娱乐和休息可以是出去散散步,也可以是约着同学运动打球,但绝不是玩游戏和刷视频。抖音,农药,微博,快手该卸载的就卸载,他们不缺你一个用户。
三百多天很长,但三百多天也很短,这是什么?时间。时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你抓不住它,它也不会理你,它永远循着它的轨迹和规律。三百多天除去休息外出,娱乐假期,也只剩下三百天左右,然而有效学习的时间则更少。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到十二月后期,明显感觉时间不够了,我不得不用吃饭排队等餐的时间刷政治题,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百多天有想过放弃吗?当然没有。我比谁都清楚,作为一个双非高校,这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翻身机会,放弃等同于抹杀了未来的种种可能。会觉得累,会想偷懒,也会偶尔发呆,但是却从不曾想放弃。趴在桌子上一会儿还会拿起面前的书听课做笔记,发呆完了还是会去洗把脸清醒自己,偷懒了还要加班完成自己的进度计划,自己犯的错,学会自己买单。
有人喜欢独来独往,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可以干任何事情。但是我觉得一个人孤军奋战弊大于利:一是一个人没有比较可言,你无法知道自己的进度,水平,无法调整自己的计划;二是一个人难以消化情绪,也无法监督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的放纵而坏了大事。对于我而言,前期我是一个人的,后来我也找了两个同班同学,一起在吃饭的时候讨论题目,一起把遇到的困难解决,一起共用复习资料,一起交流做题方法和技巧,一起上了岸。
对考研来讲什么最重要?毋庸置疑是效率。一天在图书馆十几个小时,都是一天,有些人学了八个小时,但有些人只学了五个小时,这就是差别。坐在图书馆不叫学习,一直看着书本也不叫学习,学习是动脑以及思考。每次总有那么多人起早贪黑,但是还是没有上岸为什么?做事不能光看表面,学了多少和学到多少是两码事!
心态也很重要。要度过这么漫长的一个时间段,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不要试图去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将它合理的释放出来。我印象很深的一次,吃完晚饭做英语真题,我的脑袋很疼,我连一个单词也看不进去,我便立马合上了书本,自己一个人走到江边吹吹风,散散步,马上头就不疼了。半个小时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回到图书馆完成了剩下的题目。有些人可能看不下去了还要坚持看,结果就是看着看着就瞌睡了,一睡就不着边了,醒来以后不省人事。
考研期间我从来没有给自己营造努力的人设,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些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只做了我应该做的,可能更多的还带有一点点运气和机遇的成分。有比我起的更早的人,也有比我离开更晚的人,我自认为我不聪明,我只是勤奋,我清楚地知道我需要干什么,我要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得到以及怎么做更好。考研分数出来后,身边的同学都说我值得这个分数,我平时是什么态度,怎么做的,他们都看在眼里,所以他们才会说我值得。
致谢:我最想感谢的是我自己,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我也知道我的弱点,我会采取强制手段逼自己克服和改变,结果是好的我也很满意;再者是感谢我身边所有相信和支持我的人,我没有让你们失望。最后多说一句,有一个不太亲的亲戚,让你失望了,在你口中那个吊儿郎当,本科学校不好的那个人考上了985。
剧透一下:本科:武科大机械
研究生:吉林大学机械
(初试400上岸)
习惯了记不起星期几,习惯了早上六七点的黎明,习惯了上学路上吹刮着肆无忌惮的风,习惯了永远做不完的题。它很刺激,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很无趣,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一样经历。有过怀疑,有过焦虑,有过放弃,有过努力,还有比努力更努力。
自从选好学校的那一天,我便一心不变。都说考研选择大于努力,我深知这个道理,基于我的性格,最终保守选择了吉林大学。当最近身边同学陆续考上比较好的985的时候,我心里些许有点失望,失望是对我自己失望,我不敢去选择更好的学校,我觉得我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的目标我已经顺利完成,我理应知足。如果再选择一次,也许我还是会选择保守,因为我没有强大到敢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决定买单,我不愿把我的希望交给概率和可能来决定。
三百多天的复习必然是枯燥的,一开始大家都打鸡血似的每天泡在图书馆,食堂,学校,寝室三点一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们热度的减弱和态度的怠慢,我们会想要放松。看书累了就拿起身边的手机刷一会视频,刷着刷着就停不下来了,怎么办呢?不要将手机放在你的视线之内,所谓眼不见为净,看不到手机自然不会想着看手机了。适当的娱乐和休息可以是出去散散步,也可以是约着同学运动打球,但绝不是玩游戏和刷视频。抖音,农药,微博,快手该卸载的就卸载,他们不缺你一个用户。
三百多天很长,但三百多天也很短,这是什么?时间。时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你抓不住它,它也不会理你,它永远循着它的轨迹和规律。三百多天除去休息外出,娱乐假期,也只剩下三百天左右,然而有效学习的时间则更少。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到十二月后期,明显感觉时间不够了,我不得不用吃饭排队等餐的时间刷政治题,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百多天有想过放弃吗?当然没有。我比谁都清楚,作为一个双非高校,这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翻身机会,放弃等同于抹杀了未来的种种可能。会觉得累,会想偷懒,也会偶尔发呆,但是却从不曾想放弃。趴在桌子上一会儿还会拿起面前的书听课做笔记,发呆完了还是会去洗把脸清醒自己,偷懒了还要加班完成自己的进度计划,自己犯的错,学会自己买单。
有人喜欢独来独往,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可以干任何事情。但是我觉得一个人孤军奋战弊大于利:一是一个人没有比较可言,你无法知道自己的进度,水平,无法调整自己的计划;二是一个人难以消化情绪,也无法监督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的放纵而坏了大事。对于我而言,前期我是一个人的,后来我也找了两个同班同学,一起在吃饭的时候讨论题目,一起把遇到的困难解决,一起共用复习资料,一起交流做题方法和技巧,一起上了岸。
对考研来讲什么最重要?毋庸置疑是效率。一天在图书馆十几个小时,都是一天,有些人学了八个小时,但有些人只学了五个小时,这就是差别。坐在图书馆不叫学习,一直看着书本也不叫学习,学习是动脑以及思考。每次总有那么多人起早贪黑,但是还是没有上岸为什么?做事不能光看表面,学了多少和学到多少是两码事!
心态也很重要。要度过这么漫长的一个时间段,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不要试图去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将它合理的释放出来。我印象很深的一次,吃完晚饭做英语真题,我的脑袋很疼,我连一个单词也看不进去,我便立马合上了书本,自己一个人走到江边吹吹风,散散步,马上头就不疼了。半个小时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回到图书馆完成了剩下的题目。有些人可能看不下去了还要坚持看,结果就是看着看着就瞌睡了,一睡就不着边了,醒来以后不省人事。
考研期间我从来没有给自己营造努力的人设,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些是我应该做的,我也只做了我应该做的,可能更多的还带有一点点运气和机遇的成分。有比我起的更早的人,也有比我离开更晚的人,我自认为我不聪明,我只是勤奋,我清楚地知道我需要干什么,我要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得到以及怎么做更好。考研分数出来后,身边的同学都说我值得这个分数,我平时是什么态度,怎么做的,他们都看在眼里,所以他们才会说我值得。
致谢:我最想感谢的是我自己,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我也知道我的弱点,我会采取强制手段逼自己克服和改变,结果是好的我也很满意;再者是感谢我身边所有相信和支持我的人,我没有让你们失望。最后多说一句,有一个不太亲的亲戚,让你失望了,在你口中那个吊儿郎当,本科学校不好的那个人考上了985。
剧透一下:本科:武科大机械
研究生:吉林大学机械
(初试400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