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作服吧 关注:20贴子:423
  • 6回复贴,共1

食品安全问题引热议,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多个食品品牌被爆出存在质量问题,“315”曝光的酸菜腌制现场卫生堪忧、多个奶茶品牌存在材料和卫生抽检项目不合格、酸豇豆搬运时未做卫生防护以及火腿肠出现发霉变质等。
食品品牌相继塌房,让我们再次关注起食品安全问题,多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让我们不禁反思如何才能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质量和安全。
在工业化时代,食品的加工更多依赖机器和工厂的运作,相比于人力加工,卫生状况大大提升,但是依旧会存在一些安全和卫生风险。那么如何预防和杜绝这些风险呢?


1楼2022-04-11 11:03回复
    食品加工前工作
    食品在经过加工前需要经过采购、进库验收、食品储存等工作。在这个期间出现风险的概率较低,但仍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采购的原材料要确保质量优良,符合标准。
    2.运输和仓储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
    3.产品积压时间不要过长。
    4.严格SSOP控制。


    10楼2022-04-11 13:33
    回复
      粗加工风险控制
      食品粗加工指的是对原材料经过简单加工或初级加工而产生的初级产品,例如去除蔬菜的根部、残叶、老叶并进行切配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精细度要求不高,旨在为后续的精加工做准备,便于后续加工过程更快、更方便的进行。


      11楼2022-04-11 13:33
      回复
        1. 去除有腐败变质等情况的产品。剔除产品上不需要的部分。
        2. 各种食品原材料要做到分池清洗,分区处理。必要时消毒处理。
        3. 处理好的半成品与原料分开存放,并根据性质类存放。
        4. 蔬菜、肉类、海鲜等食品原材料的加工工具和器具应该分开使用并且带有明显标签。
        5. 加工结束后,清洁加工器具,清洁加工环境,垃圾及时入桶。


        12楼2022-04-11 13:34
        回复
          精加工风险控制
          食品精加工指的是对半成品进行再次加工,得到可以直接食用的成品食物的过程,其中可能涉及到多个加工环节。
          食品的精加工过程中有的商品依赖机器的运作,而有的商品仍旧需要人工操作,不管是机器运作还是人工操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层层把控,因为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最终商品的品质。
          例如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把控和操作时,如果工作服穿戴不当,使得毛发和其他异物混入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被爆出后,会非常影响品牌的公信力和形象,舆情发酵严重时,甚至会使品牌多年深耕的形象毁于一旦,后续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来挽回品牌的信誉。因此,在精加工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把握每一个过程。


          13楼2022-04-11 13:34
          回复
            1. 检查半成品的质量,出现变质和腐败的应该剔除,不得加工。
            2. 检查器具和加工设备是否出现破损和质量问题,开工前后进行清洗消毒。
            3. 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符合要求,储存时的温度也要严格把控。
            4. 半成品和成品要分开存放。
            5. 加工器具和设备常清洗,加工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的器具要彻底消毒。
            6. 加工完 成后清理现场,做到加工环境干净整洁。
            7. 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应穿戴好相应工作服,不得直接接触食品。
            8. 不同加工区域和过程的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到其他区域。防止交叉污染。


            14楼2022-04-11 13:35
            回复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大过天。食品安全常年说,年年说,一直都是一个不缺热度的话题,近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为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没有问题的企业也在检视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排除可能存在的风险。而要做到真正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企业和食品经营者肩负起自身的责任,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监督和努力。


              15楼2022-04-11 13: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