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分明宁吧 关注:11贴子:717
  • 5回复贴,共1

我和社交媒体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课程作业,瞎写的,拿来水水贴


IP属地:英国1楼2022-04-11 20:07回复
    从09年注册QQ“入网”开始,我几乎一直活跃于各种社交媒体,简要来说,我个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会针对不同社交媒体有着不同是使用策略,以及发布不同的内容。
    QQ空间——琐事储蓄罐
    刚开始使用QQ时,主要还是只用QQ的即时通信功能去和同学聊天,那时候还用过风靡一时的火星文和那种烟花缭绕的花体字。还有就是联系朋友一起玩网游,那时候来说,一起打游戏也属于是除现实中一起玩、一起学习之外,另一大产生联系的方式了。
    我深度使用空间是从初中、高中时期,初中时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基本上就是想到什么无论是爱好相关还是生活相关都会发。由于空间有转发功能,说说内容就具有了传播性,自然也就会有一些类似微博大V的账号,当时我只关注了一两个与动漫相关的账号,QQ空间的大多数好友都是现实中的同学或者网上通过别的社交媒体认识的网友。在QQ空间就是什么都能发,发什么都没有顾忌。


    IP属地:英国2楼2022-04-11 20:07
    回复
      微信——通知轰炸&一些阅读
      应该同许多人一样,我从QQ过渡到使用微信是从进入大学开始的。由于和很多同学、老师的联系需要通过微信进行,自然微信就逐渐成为了我主要使用的即时通信工具。我更多地把微信当作一个维系日常学习需要的工具,我需要接收辅导员下发的通知,需要和同学商量如何完成小组作业,需要转发必须要转发的公众号文章完成kpi。朋友圈的使用上我更倾向于看别人发而非自己发,其实我挺佩服那些能将自己一周中值得纪念的事整理成plog发朋友圈的人。我产生“发不发朋友圈”的焦虑是在转入新传之后,因为看到身边的同学都更愿意去发朋友圈,去在社交媒体上展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时甚至还写了篇随记为自己的不发朋友圈找了些理由,什么“我更希望那些能同我在现实中有交集的人通过现实来认识我,因为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现的并非是真实的自己,或者说不是完整的自己”之类的。但其实我不发的原因就是我懒,与其去想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怎么把图p好看,怎么凑个九宫格这些问题引发焦虑,那不如直接不发了。
      微信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公众号,公众号文章在朋友圈具有极大的传播力度。我也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在闲暇时进行一些阅读,读到精彩或者有意思的就会转发给微信上的好友一起讨论。
      目前来说,我是很依赖微信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的。特别是疫情这样的环境下,和朋友间面对面的见面变得愈加困难。有了社交媒体,在家的我就能和在学校的同学一起联机打游戏,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聊一些生活近况。


      IP属地:英国3楼2022-04-11 20:08
      回复
        微博——追星胜地&时事热点追踪器
        虽然我13年就注册了微博账号,但真正熟练掌握微博的各项功能以及各种奇怪的特殊用语。微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网络中社交媒体集大成者,信息传播范围大且广,群体极化现象严重,算法掌控重灾区。
        我用微博主要就是追星以及看热搜上的时事热点。群体极化现象在追星群体中确实极为严重,当你关注某一个明星,紧接着就会关注粉群中的粉头、关注超话以获取明星的更多信息,渐渐就融入了这一个圈子。由于算法的推荐,逐渐只能接收到那位明星的正面信息,跟随着粉圈将所有批评那位明星的人视若仇敌。任何在微博上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往往会出现极为明显的两极分化,中立者丧失话语权。极化现象进一步导致的就是网络暴力的产生,前些天很多人都关注到的#上海女子给跑腿打赏200元被网暴跳楼#,那则新闻在微博和微信都有着较大范围的传播,微信上基本都是正向的评论,微博上却因200元太少引起了纷争,最终导致了残酷的后果。
        我使用微博也通过微博融入了我想要融入的一些群体,自然我会收到群体意志影响,但当争论双方出现时,我依旧会从不同的视角去考虑问题,甚至为此我在手机上安装了两个微博,我偶尔会用另一个账号去站在另一群体的立场上去审视问题。


        IP属地:英国4楼2022-04-11 20:08
        回复
          虽然社交媒体存在着弊端,但我依旧认为它是能为大众带来便利的。我也并不在意自己的关注被售卖,既然我能够从网络上收获到这么多信息,自然要去付出点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轻易被他人观点或是算法所裹挟。


          IP属地:英国5楼2022-04-11 20:08
          回复
            草稿:
            甚至说通过展现想展现的,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与现实中的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格:“它”有着通过修图改变后的美丽外表,有着精致的生活方式,但现实却在“上海名媛群”拼团酒店江景房。通过社交媒体上的人格塑造去满足想要成为名媛的虚荣心。
            互联网是我的另一个大脑 甚至组成群体共同记忆
            关于我和社交媒体的故事,在我知道这个作业的主题时,我翻出了备忘录一篇名为“社交媒体与我”的随记。这篇随记写于20年11月份,那时,是我转专业到新传的第一个学期。
            当时为了让自己能够尽量快点融入一个新的集体,我就主动去加了很多同学们的微信,去浏览他们的朋友圈、去打招呼,以便对他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就发现,或许由于所学习的专业,广电的同学们,以人数和频次上去对比,至少比我原来专业的同学要多。基于这一发现,我当时就打开备忘录,写下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大致想表达的就是我是一个很少在社交媒体上展现自己的生活的人,我更希望那些能同我在现实中有交集的人通过现实来认识我。我认为“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现的并非是真实的自己,或者说不是完整的自己”。


            IP属地:英国6楼2022-04-11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