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沐沐吧 关注:41贴子:2,178
  • 2回复贴,共1

【战略】也谈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格局致命错误:定都成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仅以个人观点!若见解不同望见谅!


IP属地:四川1楼2010-05-26 13:07回复
    二.蜀汉的另一种假设战略构想!
              而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当年的情况几乎跟刘备一样,不一样的是刘备以成都为都城,把宝全部押在东线荆州作为出川突破口,而刘邦却是以汉中为基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夺取关中秦地,以关中之地作为突破口,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结果刘邦胜利了,刘备败亡了,成都平原自古富裕,秦国能灭六国,和刘邦能取胜天下,成都平原作为秦汉的大粮仓后勤根据地是功不可没的,但定都作为中心点却差矣!
            当初范增设计将刘邦封往巴、蜀二郡时,原本打算将刘邦堵死在巴蜀,刘邦张良立刻意识到如果被关进巴蜀,那就只有困死他乡在蛮荒之地做个安乐王了,基于此,刘邦想尽千方百计也得争取得到靠近三秦的汉中之地,后来在项伯的帮助下刘邦终于得到了汉中之地,   刘邦得到汉中,全盘棋就活了,就有了出巴蜀的跳板,更有了后来的“还定三秦”(有了关中之地和四川,首先在经济上就有了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两大粮仓,这也是刘邦屡败却屡战的资本),有了以东进图取天下的资本!没有汉中这块地,也就没有了走出秦川的能力,更别说图取天下了,汉王充其量不过一蛮荒王!
             那么刘备如果学学他老祖宗刘邦,复制当年刘邦的战略方针,把隆中对战略改一下:夺取益州后,暂时以成都为中心点,作为粮草后勤供应的大后方,待到北进图取汉中后(从成都撤走主力北进,成都是不可能被别人占领,要夺取益州,只有两点突破口,一是从东线今重庆湖北进攻,二是由汉中进巴中北线进攻,而东线有关羽据守荆州,虎视眈眈,所以不可能,汉中刘备正要北进前往也不可能,而西南蛮夷不可能夺取成都吧),攻下汉中后,以汉中作为都城(汉中属于川地地貌,北靠秦岭,南依大巴山,还有千里蜀道栈道,阳平关,可谓崇山峻岭,易受难攻,以成都为都,相当于把争夺天下的全部砝码全押在了荆州之上!一旦荆州失手,那么争夺天下将几乎宣告破产,而以汉中为都城无疑又多了另一条伺机夺取关中平原以争夺天下之路),为突破口,伺机夺取关中平原,夺取关中后从汉中迁都至关中秦地,到那时以蜀中作为粮草大后方,以蜀中之富足,再聚以巴,秦两地的士兵作为兵源(巴,秦两地自古士卒能征善战,中国历来士兵最善战者唯蒙古兵和巴兵)!以关中作为根据地随时东进图取中原,再联合孙吴,到时蜀汉西线攻魏,孙吴南线攻魏(即使吴国不共同伐魏,联吴之计破灭,有了关中之地和四川也足以与魏一较高下),再以荆州之军攻击宛城、洛阳,到那时魏国何愁不灭,魏国灭后,蜀国占据中原一带,吴国占据江南一带,如此局势,灭吴只是时间问题,待到那时,天下可图,汉室可兴
    


    6楼2010-06-06 15:11
    回复
      三.历史的相似
               南京,历史著名的亡国之都,而成都又何尝不是呢?自古以成都为都城的政权结局是全部被灭,不论是十六国时的李雄成国政权,王建的前蜀政权,还是明末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历史总是那么相似,跟三国是那么的相似,明末清军占领北京后,张献忠死后西南以李定国为首的余党和李自成的余党夔东十三家,而江南的南明政权,,这三个势力的势力范围和情形不正是魏,蜀,吴的翻版吗,,可结果却走上了三国一样的悲剧路线,西南起义军残余势力东线南线打游击,而不是北进夺取汉中以图关中平原,如果当时张李残部北进拼死夺取汉中,再以汉中为根据地夺取关中平原,那么将又是一个刘邦和秦国战略路线翻版,再联合南明政权,那么何愁建虏不破,明室不兴呢?
                 而历史又前进300年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攻下南京,蒋介石败退四川,或许是认识到历史的教训吧,没有定都成都把自己逼向死角,而是把重庆作为陪都,四川自此作为了抗日的大后方,而川人在抗战中的物资兵源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鲜血染红的,再加上延安共 dang的势力,历史总是那么的巧合   ,不又是一个秦汉时期四川+陕西的势力组合么 ?而毛的论持久战也很好的为我国指明了方向,也注定了日本必将失败!而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失去了海上的路线,不得以加大兵力进攻滇桂,以打通南线东南亚的线路,以提供资源供给,这不过是日本最后的爆发,垂死挣扎,困兽之争!最终于45年战败!
      


      7楼2010-06-06 15: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