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中吧 关注:1,128贴子:16,471

【科普】弓道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5-26 17:49回复
    弓道是日本传统的一种竞技运动,也是一项源远流长的古武道。弓道的基本要求,是运用和弓把箭射到标靶(的)之上,而当中涉及的动作、修养、精神力、礼仪等,都能充份锻炼弓手的身心。古代的弓术是包含着战术、武艺的战斗意义,如今则已发展成一项与健康体育有关的运动。不过难得的是,有许多古老的弓道流派至今仍然存在,更能将古有的弓术精神与现代的弓道融合并存,令弓道的传承得以持续。部份弓道流派与地方上的弓道同好会合作,建立全日本弓道连盟,设定段位制度,进一步确立弓道的规模。


    2楼2010-05-26 17:50
    回复
      日本弓道这古老的武道也跟空手道、柔道一样有很多流派。      现存的弓道流派尚有小笠原流、日置流、本多流、大和流等,当中有不少流派仍相当活跃于弓道的最前线。由于现代的弓道已不仅是具备军事格斗意义的武术,而是加入了礼仪要素所发展而成的一套活动系统,所以今时今日的弓道亦有所分类。有以小笠原流为代表的“礼射系”,与及以日置流为代表,依然重视战场实利,强调准绳及力度的“武射系”。另外,还有从日置流的“堂射流派”所派生出来,改变了骑射风格的另一支“武射系”流派本多流。


      3楼2010-05-26 17:50
      回复
        起源(绳文时代至古坟时代)      弓箭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当时的弓箭主要是利用简单的木制弓,加上经过磨研的石镞组合而成。这种弓箭大概在日本的绳文时代草创期(13000年至10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主要用作狩猎。部份弓箭上有涂漆装饰,说不定当时的狩猎工具具有一定程度的咒术、迷信用途。进入弥生时代后,社会开始从狩猎主导转型至农耕主导,人们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变,但每当出现需要主动争夺或保护既有土地水源的情况时,弓箭仍会以武器的形式而为人所运用。这时候的人为了加强弓箭的威力,都会改良弓箭的制式,尤其开始注重弓的制作。根据古坟时代文献(亦即魏志倭人传)的记载,当时日本人的弓已经大致发展出现代和弓的原型。 


        4楼2010-05-26 17:50
        回复
          古代(飞鸟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      在飞鸟时代文献《日本书纪》记述中已经出现“马的射”的字眼,证明当时弓术已发展至“骑射”的水平。飞鸟时代末期的文武天皇更订立了“大射禄法”。《续日本纪》记载奈良时代骑射文化已经相当流行。圣武天皇年代更有崇拜弓箭(或是弓箭状的糕团)藉以驱散疫病的习俗,开始出现对弓箭的神格化,这跟日后弓道中的礼仪或许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可惜的是,对于古代弓术礼仪形式的史料大都失传,难以证实现代弓道的礼仪到底是否确实承传自古时。 


          5楼2010-05-26 17:50
          回复
               中世至近世(平安时代至江户时代)      在这数百年间,和弓的构造进行了大型的进化。自从平安时代出现了武士这个阶层之后,骑射与弓术逐渐成为了武士们的武艺重点。而骑射及弓术这些实战武术,亦成为了战国中期大部分战事当中的重要战斗技术。而且,如前所述,日本人有相信“弓箭能够驱邪”的信仰倾向,这令战场上弓箭的使用率更为显著地增加(现在日本各地仍有很多信奉破魔弓的习俗)。镰仓时代有所谓“骑射三物”,分别是“流镝马”、“犬追物”、“笠悬”,其实是三个考验武士骑射技术的挑战项目。不过,在室町时代及安土桃山时代,由于较为先进的西方火绳钩枪开始引入日本,使伤敌效能较弱的弓箭的应用度一度急剧衰退。在战国后期,弓箭不再是战场上的主要战力,幸好“弓射”的技术依然能以武士武艺象征的形象而继续受到重视。后来到了天下泰平的江户时代,弓艺射术便进而成为一种可以同时锻炼身心的传统艺术,自此发展出渐具规模的弓术流派与射术准则。 


            6楼2010-05-26 17:50
            回复
              明治维新至二战终结及战后阶段      明治维新后幕府制度崩溃,由于社会上不再存在著明显的阶级制度,令“武术”及“武艺”这些以往曾被视为具备高级文化身份象征的艺术性活动,失去了一贯的目的。自从文明开化、欧化思想开始导入日本社会,令“武术”的概念逐渐被赋予一种“追不上时代”的印象,弓术的艺术地位亦慢慢地衰退下来。而在这个年代中,有一批弓术家各自开设自宅道场,为了让他们所重视的弓术文化得以存续而竭力宣扬。有见于国民开始失去了从前令整个民族自豪的崇高精神,一些对武道方面有理想的武术家于明治28年(1895年)组织成“大日本武德会”,该会目的在于令一般庶民能再认识武士道的精神,同时重拾对武术的热心;另一方面,安排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中加入弓术,希望能透过奖励参与的形式让学童锻炼心身,同时让弓道得以普及化。在大正8年(1919年),“弓术”正式改称为“弓道”。 


              7楼2010-05-26 17:51
              回复
                   武德会成立的最大目的之一,是希望弓道能正式确立具体的体系,并与剑道、柔道这些系统早已成熟的技术并称。于是,当时的人都想尽快确立弓道的内容,催生了一连串要将弓道“射法统一”的活动与争论。昭和9年(1934年)武德会集合了弓道的各个流派代表及著名弓道家,共同于武德会本部讨论“射形统一”的话题,结果在一片喧闹声中勉强制订了一套“弓道要则”。可是,某些弓道流派及文化人不愿意接受这份要则,纷纷于报刊上批评揶揄这套弓道要则只是“鵺的射法”(“鵺”是《平家物语》中记载的一种传统妖怪),要求武德会重新对弓道进行“再度射型改善”的工程。最后,在昭和19年(1944年),“弓道教范制定委员会”终于完成了“弓道教范”,兼合各家所长推出一套新的“弓道要则”,终能于业界内取得共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驻日盟军总司令基于要迫令日本禁武的原则,决定解散武德会。在这种严厉禁武的氛围当中,弓道家们竭尽所能于昭和24年(1949年)组织起“全日本弓道连盟”,让弓道能透过“精神修养之道”的形态得以复活。当时的弓道家代表为弓道设立了“射法八节”,这些学问仍流传至今。 


                8楼2010-05-26 17:51
                回复
                     现在发展      现在的弓道主要以“全日本弓道连盟”为中心。虽然该连盟不断采集各个弓道流派的特征并融合运动性质的射法,打算建立一套主流的“官方射法”,可是目前日本国内的弓道射法及文化仍会因为地域上的差异而有所偏差。另外,“全日本弓道连盟”对于“统一见解的射法”态度亦非常暧昧。连盟承认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所谓“统一射法”的存在,目前能做到的就只是确立了一套公式的“射法八节”而已。


                  9楼2010-05-26 17:55
                  回复
                         根据“全日本弓道连盟”的官方定论,“射箭”的基本动作总共可以分出八个程序(节),透过这八个清晰明确的射术分节,使弓道的传授、说明及指导工作方面都显得更有效率。“射法八节(弓道八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 足踏み      在射位(持弓待射时所站立的位置)上面向标靶时,两脚踏开的动作。      • 胴造り      做妥步履基础后,所作出的稳定上半身的动作。      • 弓构え      把箭搭在弓上的准备动作。      • 打起し      箭上弦后,以两只手分别把搭好位置的弓与箭高举过头的动作。      • 引分け      承接上一个动作,一手托弓一手拉弦(连着箭末的羽毛),左右张开双手,并把弓箭拉到自己的视线水平的动作。      • 会      完成“引分け”的动作后,开始将箭瞄准标靶的状态。      • 离れ      松开持箭的手,把箭射出。      • 残心(或残身)      把箭放出后身体所保持的姿势。


                    10楼2010-05-26 17:55
                    回复
                         喜乐侵心   
                         愤怒伤肝   
                         悲伤损肠    
                         疑惑伤脾    
                      惊讶损胃    
                      恐惧侵肾  
                         忧郁伤神   
                         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太过,所伤者即为「射箭七障」。


                      11楼2010-05-26 17:56
                      回复
                        基本用具
                        • 弓      和弓的长度大概有2.2米。      • 箭      箭体以竹或硬铝制作,配合金属制的箭镞、与及箭的末端以三根羽毛组成的筈。基于筈羽的旋转方向不同而有“甲矢”与“乙矢”二者的分别,而一套完整的弓道比赛弓手必须以一支甲矢配以一支乙矢为一组箭组作赛。      • 护手袋(日语汉字可写成“弽”、“弓悬”、“弓挂け”等)      拉弓时套在右手上的一种护指及护腕装备,多以鹿的皮革制作。      • 弦线      以麻质或合成纤维制成,制作时加以药炼以补强弦的弹性及韧度。      • 标靶(的)      有“星形靶”、“彩霞靶”、“三色靶”、“远靶用色靶”等种类。大靶直径可能长至一米,而小靶直径则可短至八厘米。


                        12楼2010-05-26 17:56
                        回复
                          弓道场
                             弓道与一般体育运动不同,比较讲求安全性,因此正规的弓道活动,均必须要在专设弓道道场进行。现在日本国内包括公共及私人的弓道场大概有1,400 多个,亦有部份体育馆在能满足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下,设立了较为简单的非正规弓道场。所有的弓道场,大致可以分成“近靶场”和“远靶场”(日语称“近的场” 及“远的场”);另外,横排可容纳的向靶人数,亦根据道场规模大小的差异而有所分别,小者可能只供一人使用,而大道场则可容纳十五个人或以上。 


                          13楼2010-05-26 17:57
                          回复
                               近靶场      标靶离射手的距离大约有28米,而标靶的直径则只有36厘米。近靶场内射手与标靶的距离比较近,所发的箭威力亦会较大,为免道场受损,近靶场中放置标靶的位置后方,通常会有一面斜的小丘墙,称为“安土”,这样可以防止射不中标靶或射穿标靶的箭损害到后方的场地设施。近靶场由于规模较小,因此较受欢迎,一般中学、大学、公共及私立的弓道场都会选建近靶场,亦有不少弓道家会在自己家中建设简易的近靶道场,方便日常锻炼。 


                            14楼2010-05-26 17:57
                            回复
                                 远靶场      标靶离射手的距离大约有60米,而标靶的直径则有一米。由于远靶场占地甚广,因此专用的远靶场数量是比较少的。另外,远靶场一般亦不需要设置“安土”。为了节省用地,现在有很多地方(如东京武道馆弓道场)都把道场设计成上下二层分别进行近靶及远靶活动,甚至有道场会把弓道与西式射箭合并场地共享。


                              15楼2010-05-26 1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