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吧 关注:1,616贴子:3,130
  • 13回复贴,共1

求教:什么叫“濯锦以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符的《实贡篇》有如下叙述:“且攻玉以石,洗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
请问,其中的"濯锦以鱼",是说用“鱼”来洗涤织锦、锦缎吗?古代有用“鱼”作洗涤材料的吗?还是有什么其它意义?
敬请达人答疑解惑,谢谢!


IP属地:上海1楼2022-04-25 09:01回复
    有以不吝教我的么?谢谢!


    IP属地:上海2楼2022-04-27 09:34
    回复
      有一种解释是鱼指鱼鳔,又查了下,鱼鳔熬制后可以做胶水使用,这么看来也解释的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5-07 20:55
      收起回复
        古籍中好像没有相关的解释。
        今人一说鱼胶,一说“鱼”即“胰”,用猪胰制成的清洗用品,说见张晓英的“古代汉语札记三则”。


        IP属地:山东4楼2022-05-20 15:05
        收起回复
          近读到《后汉书 · 儒林列传上 · 洼丹传》(李贤注),其中有如下记载:
          “洼丹字子玉,〔一〕南陽育陽人也。世傳孟氏易。王莽時,常避世教授,專志不仕,徒眾數百人。建武初,為博士,稍遷,十一年,為大鴻臚。作易通論七篇,世號洼君通。丹學義研深,易家宗之,稱為大儒。十七年,卒於官,年七十。
            〔一〕 風俗通「洼」音「圭」。
            時中山觟陽鴻,字孟孫,〔一〕亦以孟氏易教授,有名稱,永平中為少府。
            〔一〕 姓觟陽,名鴻也。觟音胡瓦反。其字從「角」字,或作「鮭」。從「魚」者,音胡佳反。”
          于是忽出一脑洞:
          濯锦以魚中的“魚”字,会不会是“角”字之讹呢?魚角书法近似,如上文,「觟」或作「鮭」,其偏旁部首互换互通,说明古人也可能把“角”写成“魚”,或传抄脱椠有舛讹,所谓“鲁鱼亥豕”、“烏焉成马”、“舄烏虎帝”等等。既然“鲁”能误写成“魚”,那“角”误写成“魚”,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吧?
          如果上述似可,那就比较好理解了。《辞海》中关于“角”的义项中有这样的内容:“形状像角的东西。如:菱角;皂角。”那“角”是不是指“皂角”呢?(不知道当时有没有“皂角”这个名词,此为一憾)皂角即皂荚,其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相信古人会发现皂荚的这个洗涤效能,而用于洗涤贵重的锦缎。我相信古人发现一种天然植物的某种效能,应该比把动物的内脏取出来,再用碱水(很可能是石灰水)渍制成皂胰之类的要容易的多。
          此纯为一脑洞,勿哂。


          IP属地:上海6楼2022-05-27 18:11
          回复
            近又读到《资治通鉴 · 晋纪四十 · 安皇帝癸》(胡三省注),其中有如下记载:
            ⑨河西王蒙遜大赦。遣張掖太守沮渠廣宗詐降以誘涼公歆,〔沮,子余翻。降,戶江翻;下同。〕歆發兵應之。蒙遜將兵三萬伏於蓼泉,〔新唐書地理志,甘州張掖郡西北百九十里有祁連山,山北有建康軍,軍西百二十里有蓼泉守捉城。〕歆覺之,引兵還。蒙遜追之,歆與戰於解支澗,〔「解支澗」,晉書作「鮮支澗」,當從之。〕大破之,斬首七千餘級。蒙遜城建康,置戌而還。
            此处“解支澗”与“鮮支澗”,显然又是一桩“角”与“魚”之讹的案例,与「觟」或作「鮭」非常类似。因此“角”与“魚”之传抄脱椠有舛讹,便不能说是孤例了吧!


            IP属地:上海7楼2023-08-29 1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