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130贴子:328,932
  • 7回复贴,共1

关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庾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庾信的《马射赋》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遂为王勃《滕王阁序》之口实。但事实上,「xx与xx齐x,xx共xx同x」这样的句式在当时是非常常见的。
正情与皦月同亮,明略与秋云竞爽。——齐·王俭《策齐公九锡文》
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
圣御与天地比隆,慈明与日月齐照。——梁·简文帝《唱导文》
雕衢与白刃同晖,翠眊与红尘俱动。——梁·简文帝《马槊谱序》
道风与星汉同高,胜气与烟霞共远。——梁·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
至仁与造化争流,灵威与雷霆齐轨。——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
灵源与积石争流,神基与极天比峻。——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
安忍与金石同固,戒行与宝珠等色。——梁·沈约《内典序》
文教与鹏翼齐举,武功与日车并运。——梁·任昉《禅位梁王策》
直置与兰桂齐芳,自然共圭璋比洁。——北魏·温子升《印山寺碑》
醴泉与甘露同飞,赤雁与班麟俱下。——北周·庾信《贺新乐表》
其实这一类的句子,都可以看做脱胎自《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但总不能说大家都是在抄《礼记》吧?


IP属地:四川1楼2022-04-26 21:46回复
    其实赋体、骈体袭用前人,大家亦不能免。如曹植《洛神赋》:「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事实上是来自后汉朱穆《郁金赋》:「比光荣于秋菊,齐英茂乎春松。远而望之,粲若罗星出云垂;近而观之,晔若丹桂曜湘涯。」


    IP属地:四川2楼2022-04-26 21:49
    回复
      后代仿抄前代,同代相仿的现象无可非议,写得好自然免不了被人仿抄及引用,当然,这些已是数见不鲜。索性再补充些?不仅如此,甚至即便同一作者,亦避免不对於句式的一次生产多次消费的现象,例如: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晏几道·《鹧鸪天·斗鸭池塘夜不归》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晏几道·《陌上濛濛残絮飞》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晏几道·《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芳菲绕遍,今日不如前日健。——晏几道·《减字木兰花·长杨撵路》
      酒罢凄凉。新恨犹添旧恨长。——晏几道·《减字木兰花·长杨撵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26 23:51
      回复
        清风起而城阙寒,白露下而江山远。——王勃·《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 》
        金风高而林野动,玉露下而江山清。——王勃·《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
        他乡怨而白露寒,故人去而青山迥。——王勃·《秋夜于绵州群官席》
        金风生而景物清,白露下而光阴晚。——王勃·《秋日宴季处士宅序》
        沙尘起而桂浦昏,凫雁下而芦洲晚。——王勃·《绵州北亭群公宴序》
        凫雁乱而江湖春,梅柳开而庭院晚。——王勃·《春日孙学士宅宴序》
        芳酒满而绿水春,朗月闲而素琴荐。——王勃·《游冀州韩家园序》
        轻荑秀而郊戍青,落花尽而亭皋晚。——王勃·《上巳浮江宴序》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王勃·《滕王阁序》
        安贞抱朴,已甘心于下走;全忠履道,是所望于群公。
        ——王勃·《送勂赴太学序》
        参差夕树,烟侵橘柚之园;的历秋荷,月照芙蓉之水。——王勃·《越州秋日宴山亭序》
        傍邻苍野,霜风橘柚之园;斜枕碧潭,夜月芙蓉之水。
        ——王勃·《绵州北亭群公宴序》
        人灵昭有作之期,岳渎降非常之表。——王勃·《益州夫子庙碑》
        丹书碧篆,神符焕河洛之文;玉斗珠衡,天骨挺皇王之表。——王勃·《九成宫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26 23:52
        回复
          俛临睿极,趋四荒於凤阙之前;端委庙堂,调万国於龙轩之下。——王勃·《拜南郊颂》
          太陵迁构,均五方於鹤几之前;中野凝图,调六气於虬床之下。——王勃·《乾元殿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27 00:13
          回复
            汗,其他此类句式都是自选,王勃之于庾信是完全雷同,同飞、一色四字选得不差分毫,这怎能混为一谈。


            IP属地:四川7楼2022-04-27 20:14
            收起回复
              顺便谈一下,你看过《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全文没有?
              我对庾信最大的恶感就来源于此赋。无疑,庾信就一汉兼,知道基本事实便不难定性。但我这人比较妇人之仁,觉得汉兼未必全都十恶不赦,也有的是自身软弱,受到胁迫而从贼,这种算是情有可原。
              但庾信肯定不属于这类情况,如果他入了宇文家的帝国,从此郁郁寡欢,伤念故国,逢宇文氏有求时,敷衍应付即可,或者像阮籍写九锡文那样,阴阳怪气。那我还认为他有点情义。
              但是看了这篇,还能这么想的人,智商上限50,不能再多。
              “我大周……南正司天,北正司地……岂直天地合德,日月光华而已哉!”
              这肉麻程度,觉得庾信还能洗的人,细品。
              同时,我国赵宋以后的文人阶层普遍挺脓包的,思想混乱,南朝作家尤其宫体作家一律贬斥,独扬集南朝诗文弊病之大成的庾信。如果说是因为他气节出众,堪比苏武,那还可以理解;但恰恰这些先生们推崇的庾某人是天字第一号大汉兼,而宫体作家除了庾信外,基本个个气节拉满。
              本朝更有瘫痪儿写出了《爱国诗人庾信》这种旷古奇文,好在文论界还有那么些正常人,如张可礼就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这些颠倒黑白的东西。


              IP属地:四川8楼2022-04-27 2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