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实施开放式的资产购买计划,开启无限量的量化宽松,以此应对新冠肺炎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下量化宽松的具体含义。
什么是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指中央银行在实施零利率或者接近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贷款和投资,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鼓励民众消费以及企业家投资、建厂,最终达到刺激就业和经济的增长的目的。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情况下,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入市场短期债权,将利率调节至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调控目标锁定为长期利率,且通常规模庞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因此量化宽松也被认为是“央行间接印钱”。量化宽松不同于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微调,是对经济实体的一剂猛药,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央行才会实施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最早由日本央行在2001年提出,当时日本国内经济持续衰退,当年GDP增长率降至-0.4%,利率也已经处于极低的水平。为了能够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日本央行实施了首轮量化宽松,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增加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直到2006年日本国内CPI转负为正,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才宣告退出。
量化宽松的传导机制是怎样的?
首先央行“印钞”,在其资产负债表两端创造出数量相等的资产和负债,这个过程只涉及会计处理和记账,不需要印制出实际的纸币。央行用这笔钱在市场上购买债券,相当于把这些货币借给了发债的金融机构。一开始的量化宽松主要购买政府债券,后来逐步延展到公司债券、房地产信托、机构抵押证券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后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同时低利率刺激了消费和投资,推动商业发展。商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进一步刺激消费和投资,最终达到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什么是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指中央银行在实施零利率或者接近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贷款和投资,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鼓励民众消费以及企业家投资、建厂,最终达到刺激就业和经济的增长的目的。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情况下,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入市场短期债权,将利率调节至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调控目标锁定为长期利率,且通常规模庞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因此量化宽松也被认为是“央行间接印钱”。量化宽松不同于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微调,是对经济实体的一剂猛药,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央行才会实施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最早由日本央行在2001年提出,当时日本国内经济持续衰退,当年GDP增长率降至-0.4%,利率也已经处于极低的水平。为了能够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日本央行实施了首轮量化宽松,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增加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直到2006年日本国内CPI转负为正,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才宣告退出。
量化宽松的传导机制是怎样的?
首先央行“印钞”,在其资产负债表两端创造出数量相等的资产和负债,这个过程只涉及会计处理和记账,不需要印制出实际的纸币。央行用这笔钱在市场上购买债券,相当于把这些货币借给了发债的金融机构。一开始的量化宽松主要购买政府债券,后来逐步延展到公司债券、房地产信托、机构抵押证券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后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同时低利率刺激了消费和投资,推动商业发展。商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进一步刺激消费和投资,最终达到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