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研路上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考研的同学经常听到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选择的重要程度是否真的大于努力暂且不说,但是可以看出选择是相当重要的。以计算机专业的热门院校科软为例:在2021年前科软还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院校。作为全国排名前十的院校,其计算机专业每年招收数百人,且考研分数线不是太高。然而2021年却出现了魔幻的一幕。大家扎堆报名科软,导致分数线狂涨,最终的录取平均分为403分,超出往年60~70分,导致调剂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科软“难民”。而2022年科软的录取分数线大幅下降,最低分336,相较去年分数线下降53分。2022年是报考科软的学生“赢麻了”的一年。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西北工业大学2022年计算机专业分数线相较去年也是狂涨。因此,对于刚刚踏上或者即将踏上考研之路的学生来说,择校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考研越来越火爆的情况下,我们不寄希望于通过“捡漏”上岸,但是也一定要重视考研择校,多方搜集信息,仔细甄别院校,避免扎堆报名。我之前听说过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在考研过程中,战术就是每天或者每周每月的学习安排,战略就是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战术的勤奋是上岸的必要条件,但是好的战术加上合理的战略才是上岸的充分条件。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如果是没有报考研班的同学,信息的收集只能靠自己。不能只顾埋头学习而忽略了关注重要信息。院校信息可以通过院校官网,公众号等各种渠道收集,这里就不再赘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西北工业大学2022年计算机专业分数线相较去年也是狂涨。因此,对于刚刚踏上或者即将踏上考研之路的学生来说,择校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考研越来越火爆的情况下,我们不寄希望于通过“捡漏”上岸,但是也一定要重视考研择校,多方搜集信息,仔细甄别院校,避免扎堆报名。我之前听说过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在考研过程中,战术就是每天或者每周每月的学习安排,战略就是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战术的勤奋是上岸的必要条件,但是好的战术加上合理的战略才是上岸的充分条件。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如果是没有报考研班的同学,信息的收集只能靠自己。不能只顾埋头学习而忽略了关注重要信息。院校信息可以通过院校官网,公众号等各种渠道收集,这里就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