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
如果今天我说我是黄裳先生的书迷,想来是不会有人质疑的。虽然到现在为止,我所收藏的书只有黄先生已经出版著作数量的一半左右,但是这些费了不少心思和功夫淘来的黄先生著作,对我来说已经算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财富,而每册书的来历,回想起来也是值得一提的小故事。
从最早购买黄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到昨天上午收到在网上邮购的《花步集》,前后历时五年左右,时间是不够长,但是爱黄先生的书却是从最初购买《清代版刻一隅》就开始的。其实早期的我并没有象现在这样的痴迷不悔,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版本的概念,而现在的我,却是愿意用心去搜集黄先生的每一种不同著作版本的,这样的热爱,也足以称得上黄先生的铁杆书迷了。
1.《清代版刻一隅》齐鲁书社1996-3-2出版 8000册 大32开插图本
记得大概是在2001年的时候,有一次去西古看书。那时的我,几乎很少在书店买新书,但是当我看到黄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的时候,就决定买它回来看看。当时之所以会喜欢它,就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线装书书影能够一饱眼福。买回来以后也曾完整的看过一遍,但是终于没有从中学到可以实用的版本知识,我想,那是因为我当时还没有读懂先生这一部大著的基础。但是这也为我日后对于古籍的喜爱打下了一点小小的基础,对于我来说,该书也算是我在学习版本学方面的第一册入门书。该书自我买回来以后就伴随我度过了好几年的时光,直到前年认识朋友欣宇以后,为了让他对于书的版本有所了解就让给了他。而当我们在去年五月份一同去兰州古旧书店淘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那里同时放着两册以半价出售的该书,当时的惊喜真是不可言说。在开心之余,我们就问书店的工作人员是否还有该书,工作人员竟然又在柜台下找到了另外的两册,于是一起买了回来各自留下两册作为收藏。最近又将自藏的其中一册转赠于新近开始喜欢读书的表姐夫,听说他最近在抄录该书,想到他能如此喜爱,也算是书有所归,希望他能好好的保存下去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说起来《清代版刻一隅》也算是第一部专门以清代木刻书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它的出版提高了清刻本在藏书界中的地位,受到了世人对于清刻本的极大重视,该书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实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情。黄先生从早期淘书的时候即对清刻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数十年的收藏和深入研究,终于成为当代收藏清刻本的一代宗师,这真是很值得爱书人敬佩和学习的榜样。黄先生在该书的前言和后记中较全面的论述了清刻本的精美与价值,为今后的藏书家确立新的藏书思路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的功绩,足以使该书成为书林中永不会被遗忘的经典著作,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我想这样的论断绝非溢美之词。
当我第二次买到《清代版刻一隅》的时候,我更加深深的喜欢上这本书。该书的初印本当年仅1000册,现在恐怕是难以寻觅了。而该书于我最值得宝重的就是作者的亲笔签名了,这足以让我终生珍藏之。
因为对于该书的喜爱,我曾在去年五月份当我第二次买到它时,前后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将全书之序言目录正文以及后记手录一遍,以加深对于该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虽然事实证明这样的笨办法对于我在版本知识学上的进展与帮助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这样的抄录过程其实也是很有乐趣的事情,所以我还是很感觉到满足的。
当时的抄录是每页下记录抄书的时间,在全书抄录完毕后有小题几句,内容为:前录数十页内容,历时二十二日,其间虽有间歇亦见余喜抄书之用心矣。黄先生著作颇多,读者亦众,余则其中之普通一人也。《清代版刻一隅》的为好书,故手自录之,以加强印象。此中乐趣,笔者自知,非外人可料想也。
如果今天我说我是黄裳先生的书迷,想来是不会有人质疑的。虽然到现在为止,我所收藏的书只有黄先生已经出版著作数量的一半左右,但是这些费了不少心思和功夫淘来的黄先生著作,对我来说已经算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财富,而每册书的来历,回想起来也是值得一提的小故事。
从最早购买黄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到昨天上午收到在网上邮购的《花步集》,前后历时五年左右,时间是不够长,但是爱黄先生的书却是从最初购买《清代版刻一隅》就开始的。其实早期的我并没有象现在这样的痴迷不悔,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版本的概念,而现在的我,却是愿意用心去搜集黄先生的每一种不同著作版本的,这样的热爱,也足以称得上黄先生的铁杆书迷了。
1.《清代版刻一隅》齐鲁书社1996-3-2出版 8000册 大32开插图本
记得大概是在2001年的时候,有一次去西古看书。那时的我,几乎很少在书店买新书,但是当我看到黄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的时候,就决定买它回来看看。当时之所以会喜欢它,就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线装书书影能够一饱眼福。买回来以后也曾完整的看过一遍,但是终于没有从中学到可以实用的版本知识,我想,那是因为我当时还没有读懂先生这一部大著的基础。但是这也为我日后对于古籍的喜爱打下了一点小小的基础,对于我来说,该书也算是我在学习版本学方面的第一册入门书。该书自我买回来以后就伴随我度过了好几年的时光,直到前年认识朋友欣宇以后,为了让他对于书的版本有所了解就让给了他。而当我们在去年五月份一同去兰州古旧书店淘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那里同时放着两册以半价出售的该书,当时的惊喜真是不可言说。在开心之余,我们就问书店的工作人员是否还有该书,工作人员竟然又在柜台下找到了另外的两册,于是一起买了回来各自留下两册作为收藏。最近又将自藏的其中一册转赠于新近开始喜欢读书的表姐夫,听说他最近在抄录该书,想到他能如此喜爱,也算是书有所归,希望他能好好的保存下去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说起来《清代版刻一隅》也算是第一部专门以清代木刻书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它的出版提高了清刻本在藏书界中的地位,受到了世人对于清刻本的极大重视,该书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实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情。黄先生从早期淘书的时候即对清刻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数十年的收藏和深入研究,终于成为当代收藏清刻本的一代宗师,这真是很值得爱书人敬佩和学习的榜样。黄先生在该书的前言和后记中较全面的论述了清刻本的精美与价值,为今后的藏书家确立新的藏书思路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的功绩,足以使该书成为书林中永不会被遗忘的经典著作,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我想这样的论断绝非溢美之词。
当我第二次买到《清代版刻一隅》的时候,我更加深深的喜欢上这本书。该书的初印本当年仅1000册,现在恐怕是难以寻觅了。而该书于我最值得宝重的就是作者的亲笔签名了,这足以让我终生珍藏之。
因为对于该书的喜爱,我曾在去年五月份当我第二次买到它时,前后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将全书之序言目录正文以及后记手录一遍,以加深对于该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虽然事实证明这样的笨办法对于我在版本知识学上的进展与帮助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这样的抄录过程其实也是很有乐趣的事情,所以我还是很感觉到满足的。
当时的抄录是每页下记录抄书的时间,在全书抄录完毕后有小题几句,内容为:前录数十页内容,历时二十二日,其间虽有间歇亦见余喜抄书之用心矣。黄先生著作颇多,读者亦众,余则其中之普通一人也。《清代版刻一隅》的为好书,故手自录之,以加强印象。此中乐趣,笔者自知,非外人可料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