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吧 关注:76贴子:523

黄裳著作入藏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记:
    
     如果今天我说我是黄裳先生的书迷,想来是不会有人质疑的。虽然到现在为止,我所收藏的书只有黄先生已经出版著作数量的一半左右,但是这些费了不少心思和功夫淘来的黄先生著作,对我来说已经算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财富,而每册书的来历,回想起来也是值得一提的小故事。
    
     从最早购买黄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到昨天上午收到在网上邮购的《花步集》,前后历时五年左右,时间是不够长,但是爱黄先生的书却是从最初购买《清代版刻一隅》就开始的。其实早期的我并没有象现在这样的痴迷不悔,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版本的概念,而现在的我,却是愿意用心去搜集黄先生的每一种不同著作版本的,这样的热爱,也足以称得上黄先生的铁杆书迷了。
    
    1.《清代版刻一隅》齐鲁书社1996-3-2出版 8000册 大32开插图本 
    
     记得大概是在2001年的时候,有一次去西古看书。那时的我,几乎很少在书店买新书,但是当我看到黄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的时候,就决定买它回来看看。当时之所以会喜欢它,就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线装书书影能够一饱眼福。买回来以后也曾完整的看过一遍,但是终于没有从中学到可以实用的版本知识,我想,那是因为我当时还没有读懂先生这一部大著的基础。但是这也为我日后对于古籍的喜爱打下了一点小小的基础,对于我来说,该书也算是我在学习版本学方面的第一册入门书。该书自我买回来以后就伴随我度过了好几年的时光,直到前年认识朋友欣宇以后,为了让他对于书的版本有所了解就让给了他。而当我们在去年五月份一同去兰州古旧书店淘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那里同时放着两册以半价出售的该书,当时的惊喜真是不可言说。在开心之余,我们就问书店的工作人员是否还有该书,工作人员竟然又在柜台下找到了另外的两册,于是一起买了回来各自留下两册作为收藏。最近又将自藏的其中一册转赠于新近开始喜欢读书的表姐夫,听说他最近在抄录该书,想到他能如此喜爱,也算是书有所归,希望他能好好的保存下去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说起来《清代版刻一隅》也算是第一部专门以清代木刻书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它的出版提高了清刻本在藏书界中的地位,受到了世人对于清刻本的极大重视,该书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实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情。黄先生从早期淘书的时候即对清刻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数十年的收藏和深入研究,终于成为当代收藏清刻本的一代宗师,这真是很值得爱书人敬佩和学习的榜样。黄先生在该书的前言和后记中较全面的论述了清刻本的精美与价值,为今后的藏书家确立新的藏书思路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的功绩,足以使该书成为书林中永不会被遗忘的经典著作,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我想这样的论断绝非溢美之词。
    
     当我第二次买到《清代版刻一隅》的时候,我更加深深的喜欢上这本书。该书的初印本当年仅1000册,现在恐怕是难以寻觅了。而该书于我最值得宝重的就是作者的亲笔签名了,这足以让我终生珍藏之。
    
     因为对于该书的喜爱,我曾在去年五月份当我第二次买到它时,前后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将全书之序言目录正文以及后记手录一遍,以加深对于该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虽然事实证明这样的笨办法对于我在版本知识学上的进展与帮助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这样的抄录过程其实也是很有乐趣的事情,所以我还是很感觉到满足的。
    
     当时的抄录是每页下记录抄书的时间,在全书抄录完毕后有小题几句,内容为:前录数十页内容,历时二十二日,其间虽有间歇亦见余喜抄书之用心矣。黄先生著作颇多,读者亦众,余则其中之普通一人也。《清代版刻一隅》的为好书,故手自录之,以加强印象。此中乐趣,笔者自知,非外人可料想也。


1楼2006-01-16 00:09回复
    7.《音尘集》书趣文丛第三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9-2出版 10000册 大32开本
      
       《音尘集》是黄先生早期几册著作单行本的合辑,对于没有机会买到那些珍贵单行本的读者来说,该书是值得认真阅读的。因为这里记载了作者青年时期亲身经历的一段难忘旅程,从中可以看到一位读书人处于社会动荡时期对于身边的人、事、物的详细记录,其中的苦乐酸甜值得读者认真去品味和体会,而作者散文里流露出的才情与渊博的知识,足以让如今处于年轻阶段的同龄人汗颜无比。
      
       若不是看书后的版权页,很难想到该书的初印本是那么的稀少,该书第一次的印刷数量只有区区的五百册,看来初印本的搜集难度是不亚于早期单行本了。
      
       《音尘集》的第一部分《锦帆集》记录了作者一路行程中的纪闻,优美的文笔,读起来很容易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白门秋柳》的沧桑、《宝鸡广元》的风俗、《成都散记》的曼妙、《江上杂记》的悠闲一一看来,着实让人爱不释手。第二部分《印度小夜曲》所记载的异国情怀,第三部分对于《关于美国兵》的真实感悟,以及公允的评价都是鲜见的第一手资料,难怪黄先生一直对于该书有较好的认可。 
      
       从《宝鸡广元》一文中的内容,知道黄先生当年曾有前往西安碑林、华清池一游而未果的遗憾。喜欢黄先生对于宝鸡第一印象的描写,他在文中写道:一路上过惯了小土店,豆油灯的生活,第一印象就觉得宝鸡的电灯的可爱。尤其是晚上,从车站望出来,一条街就象是一条火龙。出站以后,车子在雪泥没胫的路上拖着,随着使人清醒的夜风,闻了一阵阵扑鼻的酒香,使我觉得好象是走进一个浪漫的世界里去了。这一段对于宝鸡印象的描写,让六十余年后的我们了解了宝鸡这个城市在当时真实情况,出于黄先生笔下这样一个可爱的城市,不禁让我对它再次的心存向往了。关于宝鸡的现状,亦曾在第一次给黄先生写信时大略介绍了一番,勾起先生对于宝鸡的怀念之情,他在回信中说:“我在八十年代曾去旅行中到过西安,停留三日,诸盛迹也都到过,不过走马看花而已。承告宝鸡今日光景,甚以为慰......”这也算是一段值得记录的真实吧!
      
       该书也算是比较早买到黄先生的著作之一,前几年购于西安万邦书城,空暇中读过,亦深爱之,年前通过邮寄的方式请黄先生签名留念,虽仅数语,该书自当为鄙人珍藏之书矣!有此书缘,幸甚幸甚!


    4楼2006-01-16 00:11
    回复
      13.《书之归去来》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8-1出版8140册 大32开
        
         下午回家,收到天涯书友520100兄赠送的黄先生著作《书之归去来》,这样的收获真让人心中欢喜不已。与520100兄认识不过是最近的事情,却蒙他割爱赠此好书,真是受之有愧。同时也明白,能有这样的书缘、能认识这样的书友,完全是因为共同喜欢黄先生著作的缘故。自从在网上发帖记录收藏黄先生著作历程以来,得到众多书友的支持和关注,实在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面对书友的问候和鼓励,我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坚持下去,争取把这一系列的小文写的更好,不负书友的期待和帮助。在此对各位关注过本文的书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多多批评,也请多提宝贵意见。
        
         520100兄好心赠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友情,让我更感惭愧的是他不曾以挂刷邮寄,以致被邮局以普通信函的方式收取了高额的邮费,邮局这种以欺骗的方式对待顾客,真是太让人愤恨的事情。
        
         言归正传,现在说说这本《书之归去来》,它属于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间书”系列之一种。出版到现在有八年的时间了,当年的印刷数量也不算少,但是在图书市场、网络书店以及拍卖区却很难遇见,这足以说明该书当年的销量很不错。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此书出现的数量目前为止仅有一册的销售记录,看来是值得珍藏的好书。
        
         书的封面设计乏善可陈,虽然不落俗套,却也不算非常精美的作品。其中收录文章,多和书有直接和间接关系,可读性很强。但是也难免有许多文章重复收录于黄先生的其它著作之中,即使如此,该书还是值得收藏的。收入该书的访书记和回忆文章不少,都是颇能让人为之砰然心动的佳作。
        
         因为爱郑振铎,所以读了书中《忆郑西谛》一文。虽然不长,却详述了与郑振铎先生的相识、交往以及读书赏书的种种往事。其中记录各种获得善本珍籍的前因后果,从先生笔下娓娓道来,今天看之,真如传奇一般,足以使读者为之着迷了。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就是值得反复一读的好书,拟每晚睡前翻阅一过,快之何如。


      9楼2006-01-16 00:14
      回复
        • 60.222.8.*
        楼上,我有黄裳先生著作上海出版的谈戏的厚厚的一本。个人很喜欢。那是一套,当时限于财力,只买了一本。最早看黄文是在我县那小小的图书馆。一本锦帆集。读后就喜欢了这种文体和可爱的黄先生


        15楼2006-01-23 13:13
        回复
          我最近正在看他的《过去的足迹》人文82版,和〈旧戏新谈〉北京出版社03版


          16楼2006-02-16 18:56
          回复
            中午在淘书斋看书,本来已经选中《郑逸梅作品集》里面的《书报话旧》《文苑花絮》《清末民初文坛轶事》三本,准备结账走人。哪知道转到一边去,晃眼看见六本厚厚的《黄裳文集》摆在书架上,赶紧蹲下,抽出来,细看,这不正是我从去年开始寻找的上海书店出版社那套《黄裳文集》吗?奶奶的,自从去年看了他的《白门秋柳》后,后来又看《万象》上介绍他年轻时候那么才气逼人,对其一直念念不忘,还跑到文轩连锁去问了个遍,都没有货,到孔夫子去查,虽看到其他省份书店有买,怕被骗,没舍得买,就一直拖着下来。当然现在是买着了,高兴啊!想不到无意中就碰到了,六本书还分两个口袋装,提着感觉真是沉得不得了,好似年幼时候充好汉给父亲提和我齐肩高的块块肉一样。回来去孔夫子查询,发现我买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其他的要么180元要么200元,甚至还有220元的,顿时自己就有了小市民的高兴劲,划得着啊


            17楼2006-02-19 02:08
            回复
              《黄裳文集》共6卷,分别为锦帆卷、剧论卷、珠还卷、榆下卷、
              杂说卷和春夜卷。收录了黄裳先生自三十年代后期以迄现今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品,写作跨度超过半个多世纪,文体不一,风格各异。早期散
              文《锦帆集》多抒写少年哀乐,散发着感伤的情调;《旧戏新谈》爱好
              旧史,癖于掌故,而“因为所见渐多,笔底境界也更广阔”;《惊弦集
              》等则隐伏着针砭时弊的不安分因子;至《榆下说书》起,作者收集新
              文学旧刊及旧有典籍,在与现实的比照中,发现其间关系,书话又成为
              写作的新方向。《文集》较明显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轨迹与风格流变。
                黄裳先生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并熟于版本目录之学。其文又多受
              五四以来周氏兄弟、朱自清、俞平伯、郁达夫等影响,于博采众长中自
              成一家,谈古论今,令人回味。

              出 版 商: 上海书店出版社 
              册数: 6册 
              出版时间: 1998-4 
              作  者: 黄裳 
              原  价: 275元 
              开  本: 32开 
              页  数: 4319页


              18楼2006-02-19 02:15
              回复
                2


                21楼2006-03-03 01:37
                回复
                  2


                  22楼2006-03-03 01:38
                  回复
                    前日得到一本百花版的《黄裳散文选集》 高兴中!


                    23楼2006-03-13 16:03
                    回复
                      • 221.195.192.*
                      解除手机绑定方法:

                      如果QQ被绑定了手机号,可是你也不知道具体号码。怎么才能取消呢 ?


                        其实知道手机号码方法很简单,只要将QQ转换到TM就可以了。我 们先来看一下QQ,它只显示了手机号码的前三位和后三位,其它的我 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将QQ转向TM,再打开TM的(点菜单项的文件-进 入个人资料,看一下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就显示出来了。


                        接下来去 要用 QQ2005beta3以上的版本,操作步骤如下:点击 “菜单”→将鼠标移至“无线QQ”→选择“无线QQ向导”→(右下角有 一项 我要绑定)点进-->选择“QQ免费绑定/解绑--手机/小灵通”→点 击“下一步”→填写绑定手机号、QQ号码和密码→点击“立即解绑” 。

                      一切OK


                      24楼2006-06-20 03:23
                      回复
                        • 218.80.200.*
                        朋友我有一本过去的足迹的精装本


                        25楼2007-06-08 16:05
                        回复
                          • 221.218.100.*
                            
                           著名作家、文新报业集团老报人黄裳近日通过《文学报》,向四川灾区捐赠一批著作签名题跋本。11天后,包括《珠还记幸》精装特印本(限印100册)在内的这批图书,将在孔夫子旧书网(www.kongfz.com)进行“黄裳著作赈灾义拍”。拍卖所得由《文学报》集中后,将全部捐助四川阿坝州地区失学儿童。
                           
                           黄裳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加盟《文汇报》,迄今创作了大量的散文、杂文、剧本;著述、译著以及古籍整理达70余种。黄裳的文笔雅蕴而不失锋芒,隽永而不失真切。黄裳捐赠的书中,还有一本刚刚印成的《劫后余艳》(原价760元),大象出版社2008年4月版,系彩色影印的黄裳题跋手迹,是作者的自藏样书,他在书中写了大段题跋。
                           
                           为配合黄裳的善举,孔夫子旧书网已经调集力量,全力保障义拍的技术安全。“黄裳著作赈灾义拍”活动从6月16日下午2:28开始,为期10天。


                          28楼2008-06-06 13:14
                          回复
                            • 114.228.139.*
                            据说《黄裳文集》印得极差,我没敢买。最近三联出的《来燕榭文存》、《来燕榭少作五种》不错。


                            29楼2009-05-29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