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回顾自己这个帖子,发现超过八成那里完全打错了。开头千军打成惊天,后面白千军打成白次男,喷了。
关于武神时代的完全境界,个人认为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因素了。着重说明的时间只有武男大刀战,其他时候都是“流量为王”了。
因为在引入了流量概念之后,决定强者状态和“功力”的其实就是力量流量而非完全境界。因为说白了能够比拼的同一级数的强者基本都拥有同级别的完全境界(这点在海虎时代也一样)。所以如果完全境界等级不同,就会像邪白杀千军那样完全是单方面处刑,作为战斗要素来说其实已经不太好用了。
这时候引入的就是力量流量的概念。在武神的战斗中提过很多次“流量大减”。包括白愁刹亚之战,巨鲨最后一战等。流量在这个版本就像是“功力”的体现,而匹数则是给出的最大输出。

拼尽之后“功力不足”的白愁

被消耗到只能发挥90万匹的巨鲨
而狂风虽然匹数不足75万匹,但他通过流量和战斗意志谷尽自己的力量,完全能威胁到75万匹的邪白(如果他没有地狱战神的话)

(足以匹敌白愁、刹亚巅峰一击的狂风)
在50万匹突破后的这一时期,力量流量比完全境界更“实用”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此时的磁场力量是没有上限的……
在一个明显有“上限”的时期,完全境界是更适合用来对标同级选手的。比如50万匹时期的大刀和武男,两人就着重描写了完全境界的部分。大刀的无我魔刀和邪白的诞生都涉及到完全境界,但即使如此,在这个时间段也存在早就到达了完全境界的白愁,以及足以与他匹敌,想必也拥有完全境界的刹亚、巨鲨。
但在实力不断提升的实力,匹数和流量足以形成碾压的优势。例如巨鲨,他的匹数+流量全都远超再场所有人的情况下便可以完成以一敌世界的壮举。这一点是磁场力量“封顶”的时期所不可能做到的。

在磁场力量“封顶”的时候,完全境界显然要更加重要。当初次男在打败黑暗后以重伤之躯击败海虎组织除千军外的所有人靠的就是最后境界。

从我个人来看,力量流量更像是一种功力的体现。匹数代表最强输出,完全境界代表对力量的发挥,力量流量则是一种底气。一种能“坚持多久”的要素。
另外一点就是在武神时代其实没有提过最后境界的事儿。个人认为雷奥、最终白武男、双核刹暗天在定位上应该都是走到最后境界的强者了。但他们的一些数值也好行为也好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再加上书中也确实没提到过他们拥有最后境界,因此可以无视这一要素。
至于终极时代的一万级完全境界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展现。强者在战斗的时候很少表现出“完全境界”或流量的高下,而是单纯以万兆进行精算。我觉得在实际上讨论其效果的时候没有必要太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pppp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