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AMD 早早就开放支持,但直到2021年酷睿11代桌面处理器推出,得到广泛支持的 PCIe 4.0 固态才算真正在普通消费者面前亮相。只不过面对传输速度提升逾2倍的升级,很多玩家持有的态度几乎和固态硬盘刚面世时差不多:固态硬盘,不就是让你开机快几秒吗,这么快能有什么用?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被现今纯固态装机的趋势给解答了,主流装机几乎淘汰了机械硬盘。想必几年之后,老接口协议的固态也不会在考虑之列。PCIe 4.0 接口协议作为近年来吞吐速度进步最大的一次,相当于为性能越来越强的芯片提供了充足的“水和电”——传输介质越猛,计算芯片的发挥余地就越大。显著的性能升级,总要比近来围绕着RGB升级的妖风要更实在一些吧。
这次给到内行君的,正是 PCIe 4.0 接口协议的固态新品:浦科特 M10PG 固态硬盘。浦科特给到 M10PG 卡扣式石墨烯表面和铝材质压铸工艺散热鳍片的豪华配置,体积较庞大,不过直连 CPU 的 Gen 4 M.2 插槽通常空间足够,无需担心安装问题。若主板已经有散热模组,购买时就不必考虑有散热模组的版本了。


浦科特 M10P 系列实际上分为带散热片的 M10PG、不带散热片的 M10PGN 以及有RGB灯带的卡式 M10PY 三个型号,主控和颗粒型号完全一致,只是区别在散热手段和接口上。容量从 512GB 起跳,最高2TB,5年质保。

我手上这块是 M10PG 512GB,标称读写 7000/4000 MB/s,TBW 320,纸面数据和 M9P 系列或其它 Gen3 固态不存在可比性,强大的性能跃升yyds。


首先我们来看看部件情况。来自铠侠原厂的 BiCS TLC 96层堆叠颗粒,用原片正片一直是浦科特的坚持。

512MB DDR4缓存,来自海力士。SLC Cache 部分会在后文的测试部分展现。

主控并不是我以为的 Marvell,而是来自英韧科技的 Rainier IG5236,是一颗国芯!


原来英韧科技是由前 Marvell 公司首席技术官吴子宁博士创办,其数个联合创始人也都来自 Marvell,阵容华丽,打造中国芯。2016年英韧科技在美国成立,随之在2017年成立上海总公司。2018年实现消费级存储控制芯片量产流片,并成立成都公司。
浦科特 M10P 上这颗 Rainier IG5236 正是英韧厚积薄发推出的消费级 PCIe 4.0 主控,该主控此前由威刚 XPG SAGE 系列固态硬盘首发搭载。不过浦科特坚持采用正片颗粒,这就要比威刚的白片厚道上不少。

英韧主控也为浦科特 M10P 带来了 NVMe 1.4 的支持,对比三星 980 Pro 的 NVMe 1.3 当然不仅仅是版本号增加而已。NVMe 1.4 带来了一些新特性,其中对速度感知影响巨大的是优化访问机制、提高 IOPS 以及提供优秀 QoS 的 IO Determinism 特性。它可以通过 NVM Sets 对固态资源进行精细划分,让每个 Set 占用一部分固态资源,独立进行写读操作。

如上图左侧是过往版本没有 NVM Sets 的情况,相当于程序应用共享全部固态资源,有时会出现执行A程序会干扰B程序的情况,造成系统延时。那么在有 NVM Sets 之后,各程序可以用独立的 Set 使用固态资源,互不干扰,进而缩短系统延时。这就好比给紊乱的公路划好车道,还规定了快慢车道,精细化管理,通行迅速而有序。
低延时带来的优势我会在后面的测试中继续分析它带来的优势,那么让我们进入愉快而又常规的跑分环节吧。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被现今纯固态装机的趋势给解答了,主流装机几乎淘汰了机械硬盘。想必几年之后,老接口协议的固态也不会在考虑之列。PCIe 4.0 接口协议作为近年来吞吐速度进步最大的一次,相当于为性能越来越强的芯片提供了充足的“水和电”——传输介质越猛,计算芯片的发挥余地就越大。显著的性能升级,总要比近来围绕着RGB升级的妖风要更实在一些吧。
这次给到内行君的,正是 PCIe 4.0 接口协议的固态新品:浦科特 M10PG 固态硬盘。浦科特给到 M10PG 卡扣式石墨烯表面和铝材质压铸工艺散热鳍片的豪华配置,体积较庞大,不过直连 CPU 的 Gen 4 M.2 插槽通常空间足够,无需担心安装问题。若主板已经有散热模组,购买时就不必考虑有散热模组的版本了。


浦科特 M10P 系列实际上分为带散热片的 M10PG、不带散热片的 M10PGN 以及有RGB灯带的卡式 M10PY 三个型号,主控和颗粒型号完全一致,只是区别在散热手段和接口上。容量从 512GB 起跳,最高2TB,5年质保。

我手上这块是 M10PG 512GB,标称读写 7000/4000 MB/s,TBW 320,纸面数据和 M9P 系列或其它 Gen3 固态不存在可比性,强大的性能跃升yyds。


首先我们来看看部件情况。来自铠侠原厂的 BiCS TLC 96层堆叠颗粒,用原片正片一直是浦科特的坚持。

512MB DDR4缓存,来自海力士。SLC Cache 部分会在后文的测试部分展现。

主控并不是我以为的 Marvell,而是来自英韧科技的 Rainier IG5236,是一颗国芯!


原来英韧科技是由前 Marvell 公司首席技术官吴子宁博士创办,其数个联合创始人也都来自 Marvell,阵容华丽,打造中国芯。2016年英韧科技在美国成立,随之在2017年成立上海总公司。2018年实现消费级存储控制芯片量产流片,并成立成都公司。
浦科特 M10P 上这颗 Rainier IG5236 正是英韧厚积薄发推出的消费级 PCIe 4.0 主控,该主控此前由威刚 XPG SAGE 系列固态硬盘首发搭载。不过浦科特坚持采用正片颗粒,这就要比威刚的白片厚道上不少。

英韧主控也为浦科特 M10P 带来了 NVMe 1.4 的支持,对比三星 980 Pro 的 NVMe 1.3 当然不仅仅是版本号增加而已。NVMe 1.4 带来了一些新特性,其中对速度感知影响巨大的是优化访问机制、提高 IOPS 以及提供优秀 QoS 的 IO Determinism 特性。它可以通过 NVM Sets 对固态资源进行精细划分,让每个 Set 占用一部分固态资源,独立进行写读操作。

如上图左侧是过往版本没有 NVM Sets 的情况,相当于程序应用共享全部固态资源,有时会出现执行A程序会干扰B程序的情况,造成系统延时。那么在有 NVM Sets 之后,各程序可以用独立的 Set 使用固态资源,互不干扰,进而缩短系统延时。这就好比给紊乱的公路划好车道,还规定了快慢车道,精细化管理,通行迅速而有序。
低延时带来的优势我会在后面的测试中继续分析它带来的优势,那么让我们进入愉快而又常规的跑分环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