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吉他吧 关注:197,793贴子:2,953,928

十二年后电吉他回归之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想给电吧写点什么,也回忆下本人的经历,所以下决心敲盘了,如题,本人高中找老师学过吉他(电木双修),老师是当地小的吉他手,师母是键盘手,他们也是我的邻居,和他们相处感觉是与当时很多人不一样的。和他们嘻嘻哈哈的学习了1年多,然后参加了神圣的高考,大学期间为了系里的表演硬着头皮又练了2个月电吉他。12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现在是音乐设计师(具体是干啥我也不知道),而我则是成为了一个IT狗,为生活出卖自己廉价劳动力。
12年后的某一天,我字母站推了eric clapton 和 John mayer 的视频,我点开了,然后又给我推来了“张老板”“贾掌柜”,抖音也见到好多小朋友在jam,之前我看视频也从未搜索相关内容,但这些视频让我想起了我会弹吉他,未完待续,先干活去了


IP属地:广东1楼2022-07-06 09:42回复
    cy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7-06 10:26
    回复
      2025-08-21 02:16: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y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06 10:49
      回复
        设备篇:
        贴文有点赶脚,有错别字请各位吧友不要见怪。
        当时我用的琴是“星辰”,可能很多吧友不认识,但当时觉得确实很炫,红色底色,蓝色闪电纹理,很符合那时的审美,父母的友人当时是做红棉乐器的,还带我去他们办公室挑选,依稀记得外形很fender ,但因为错误的审美关系所以最终还是没买,虽然价格也是给的相当优惠。老师觉得我会选星辰也是哭笑不得,那时我是不知道他苦笑的表情,后来明白了。效果器用的就是zoom了,音箱是个杂牌,具体是什么记不清了,当时投入了大概2000左右。
        12年后,一共买了10把琴,晶体管音箱1个,监听音箱1个,电子管音箱2个,单块10个,综合1个,线材若干,消费5万多,其中墨芬买的最多有3把,一把双双、一般单单单、一把单单双。
        未完待续。。。


        IP属地:广东4楼2022-07-06 11:31
        回复
          继续,不要停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7-06 12:32
          回复
            设备篇:
            碍于时间关系,直接终结我设备篇吧,以下结论都是我个人体验,可以给新人借鉴,老手觉得不妥请忽略。
            1.都说万元以下就看手感,第一名:手感最好,日芬hybird,日芬的手感是真的好,做工也很好,琴颈的油漆让手滑行也很舒服,琴颈的让你演奏十分舒适。并列的还有Gibson classic,这过万了,本来不应该放这比较,但基于我的设备还是放在一起比,虽然段位不太一样,但手感绝对牛b。我还换了1046琴弦也丝毫不影响演奏体验。
            2.Ibanez sa460 稍微自己动手调试可以到极低的弦距,当时琴是和煎饺乐器购买的,张老板调试过,然后我又在他们基础上再调,很容易就能有舒适的手感。补充下sa460是国产代工。还有魔耳gtr,真的是国产良心,没想到这琴的手感和做工可以这么好,店家没给调,我就稍微调下也很完美,就比日芬稍差一点。
            3.Epiphone lp 60s 和 Epiphone custom sg,lp 60s 购于京东,自己稍微调下手感也很不错,sg是购于本地琴行,做工比京东稍差,不知道是渠道不一样,还是型号就是有差别,需要找专业师傅调试,才能获得最佳手感,
            4.做工最差的就是墨芬,反而是我买的最多,真的是又爱又恨。真三把琴有2把琴是找了2位专业师傅调,一把是找了一位专业师傅调,三把琴调试都花了我1600大洋,或许墨芬真的是对手工艺师傅最大的支持。也因为墨芬我和几位调琴师成为了朋友。。。但调好的墨芬确实可以和日芬媲美,但要看能不能找到牛逼的调琴师。
            以上都是电吉他部分,木吉他部分就不发电吧了。


            IP属地:广东6楼2022-07-06 12:44
            回复
              设备补充篇:
              音箱:目前我主力用的是Yamaha thr10 和 fender管箱,dulex reverb;用的最多还是thr10,声音可调范围广,方便携带,在房间在客厅,在阳台,在小区,在江边,想提过去就提过去,为什么我会提着它到处跑,因为家里有个1岁的孩子,怕打扰他休息,有时遛娃,还顺便可带着弹一段,更关键地是省电。fender管箱如果当月开的多的话,电费会多100多,可以买套琴弦了,而且声音家里有人,10点后要把vol 拧到2.5-2之间,而且特别重,想换个地那就是健身,另外还要连一个单块板。音色自然是管箱最好了,特别是大管箱,能满足对电乐的一切探索。所以建议有条件的新人可以买个小管箱,一个就够了,可以满足你对管箱和单块的需要。
              效果器:单块效果器真的烧钱,买了一个又想买一个,而且品牌那么多,音色那么多,系列那么多,还那么小一个,感觉多买几个又不占地,但其实真的没太大必要,我部分也出闲鱼了。综合效果器其实接监听也是可以的,但不要与单块和管箱对比,假设你没单块管箱,综合还是很好的。而且综合性价比高,贵个500就能感觉到明显差距了。不像单块贵个几百也不太听出区别。
              12年前,当时设备没那么多讲究,买琴基本上只能到实体店,实体店老板很多都是搞乐队出身,长发、光头、纹身、抽烟,吹牛逼都是标配。大多数都没耐心,爱买不买,能否讲价看心情,感觉都是不差钱的主,但也是活出自我风格。广州那时的通利都还有几家,里面服务算是不错,但价格对于当时的我实在太高,只能欣赏。那时效果器、音箱可选择真的也很少,当时的我也不太在意这些。设备篇完结了。有时间会继续不上其他篇章


              IP属地:广东7楼2022-07-06 14:56
              回复
                cy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07-06 17:34
                回复
                  2025-08-21 02:10: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y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7-06 19:44
                  回复
                    2.动机:
                    学习乐器也是需要一种动机,动机也是需要培养的。很感谢以前带我入坑的动机不是来自父母,如果他人强加的可能我日后也不会再感兴趣。12年前我的动机有3点:1.当时的音乐氛围,在广东很瘦港台歌曲影响,beyond、谢霆锋、伍佰、动力火车等等;觉得他们弹得很好听,也对电琴有了一种好奇,也是因为学了电吉他才对许巍、黑豹、零点、唐朝等有了解和研究;2.当地乐的氛围,在高中其实已经有很多小伙伴会弹木吉他,但很多是扒beyond的歌曲,很多商场开业做活动也会请本地一些乐队来表演,当时地下乐队也经常表演,有时也会举行一些比赛,造型也是很非主流,现在想想都觉得挺搞笑,但会让你觉得如果会音乐会弹电吉他是一种很帅很拉风的存在。3.身边的好友,有那么2个对摇滚有追求,一心想组乐队,想在台上表演,想在台上表达内心的想法。也可能是年龄关系,当时觉得合得来,聊的来,有共同爱好就可以一起玩,并不需要你有多好的技术,多牛的音乐造诣,技术是可以慢慢练,性格则是改不了。于是乎,我也成为了和他们一同追逐摇滚梦的一员。


                    IP属地:广东10楼2022-07-14 16:24
                    收起回复
                      现在的动机更加地简单和质朴了 ,花时间吃喝玩乐 除了烧钱还伤身 玩游戏烧钱程度也是很恐怖的 而且很耗时间 而玩电琴可以逃离下现实 练曲还可以和作曲人有个精神握手 也可以弹给家人听 前提我不是玩重音乐 最喜欢弹给孩子听 将来他有兴趣我也可以和他jam一下 偶尔公司有汇演我也可以当个配角 或者solo一下 就够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8-08 13:43
                      收起回复
                        cy


                        IP属地:山东12楼2022-08-08 15:24
                        回复
                          这是目前的一些设备 因为孩子的东西太多了 其他的我只能收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8-14 07:53
                          回复
                            cy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8-18 04:41
                            回复
                              2025-08-21 02:0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停更了好久,节前抽点时间继续补充
                              学习方式:以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就是找老师了,还有就是买刘传的书,但他的书本很多都是民谣为主的。讲到授课,不得不稍微介绍下我的老师,他也是那个年代比较典型的吉他手、吉他老师。他是60年代末出生的,当时没受到太多教育,听他说读完初中就出来谋生,他无意中听到吉他的声音那么好听,就像上瘾了一样,然后就开始自学和摸索,也向很多人请教,为此也花了很多钱,后来歌厅、酒吧开始流行,他就向这方面某生了。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手指已经像青蛙一样,手指前端特别圆、特别粗、特别黄、有厚厚的老茧,不是初学的那种死皮,他精通古典、民谣,流行摇滚和布鲁斯,扒歌的能力也是一流,一首普通的歌曲他听了2-3遍,就能知道和弦走向,可以写简谱,编solo等等。其实在当时的吉他手是有各种流派,各种教学方式的,还有更多都是藏着掖着,但老师他很豁达,只想把他知道的他可以一股脑得教给我,但我现在看来其实他的才艺更多靠的是他的天赋和乐感还有努力,不是说可以传就能传的。在认识他那个年代,他基本都跑遍当地各大酒吧当乐手,似乎还没有什么歌是演绎不来的,我相信这不是努努力就做能做到的。我当时主要就是和他学音阶、和弦、弹唱,然后更多的是幼稚的我让他帮我扒歌,帮我画六线谱,当时电话并未普及。。。现在想想还是真的很难为他,但我有机会或者经济允许就会带他一起去听演奏会,他也很开心。在师母身上学到就是键盘的一些和弦运用和歌曲的和弦编排,当时真的很淳朴很简单。


                              IP属地:广东15楼2022-09-07 16: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