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年谱
1125年 陆游出生于越州山阴,后字务观,自号放翁。
(1岁)1126年靖康之难爆发,父亲陆宰被罢去京西转运副使职务,全家开始逃亡(“儿时万死书避胡兵”)。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二岁。
父亲陆宰被罢去京西转运副使职务。
本年范成大生。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三岁。
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是为高宗,史称南宋。中原大乱,无数人避战南渡,李清照也在其中。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是年杨万里生。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六岁。
陆宰携家眷在东阳山中避乱。陆游入乡校读书约在此年。
是年朱熹生。

(9岁)1134年 逃亡结束,回到山阴。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十六岁。
陆游赴临安应试,与同学游醉吟赏。南宋与金议和。是年辛弃疾生。
(17岁)1141年 南宋与金议和
(18岁)1142年 绍兴一十二年与金议和跟金人划淮水为界。
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十九岁。
由山阴至临安应试,始发愤于古学(经学)。
朝廷始建秘书省,向陆游家借钞藏书一万三千余卷。

(20岁)1144年 在这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字蕙仙)
(21岁)1145年 唐琬被逐出家门
(22岁)1146年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
(23岁)1147年 陆母察觉两人私会之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24岁)1148年 王氏生了孩子。唐家愤愤不平,觉得不把女儿嫁出去,面子会失尽。于是将女儿嫁于一位当时也很有名气的文人赵士程。赵家是皇室后裔,门庭显赫。而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赵士程对唐婉很好,是唐家的世交朋友,也是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婉,想尽力使她幸福。这一年,陆游在母亲的督教下,开始重理科举课业。
(27岁)1151年 陆游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以他扎实的学识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春季游春时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也来此游春.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在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8岁)1152年 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同年秋,唐婉病故。
(29岁)1153年 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
(34岁)1159年 陆游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有善政,受百姓爱戴。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三十八岁。
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 是年诗酒唱酬,交游益广,尤与周必大友善。
(39岁)1164年 赐进士出身。张浚主张北伐,但北伐失败后,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
(40岁)1165年 宋孝宗被迫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四十三岁。
在山阴,有诗《游山西村》。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四十四岁。
在山阴。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四十五岁。
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因久病未康复,拟次年夏赴任。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四十六岁。
闰五月赴夔州任,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采撷沿路风土民情,作《入蜀记》六卷。时范成大奉使赴金,六月底二人会于金山。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四十七岁。
在夔州任上。写有《木兰花 立春日作》:
(48岁)1173年 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四十八岁。
将离夔州通判任,贫不能归,上书虞允文自述“儿三十女二十,婚嫁尚不敢言也”,请求调任。
时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得书甚为欣喜,只身前往南郑,与张季长 、阎苍舒、范西叔、高子长等十余人同在南郑幕府任职。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
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四十九岁。
由参议官改任蜀州通判 ;五月,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陆游又改调嘉州通判。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五十岁。
二月,虞允文病逝,陆游又调回蜀州通判。再任蜀州期间,陆游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并先后造访翠围院 、白塔院 、大明寺等当地名胜,萌发出“终焉于斯”的念头。
离蜀州通判任,寓居成都安福院僧寮时,有《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五十一岁。
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 秋,范成大任其为四川制置司参议官,参加成都阅兵大典,写有《成都大阅》: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五十二岁。
暮春,时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写有《春残》:
六月,陆游奉命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以“祠禄”维持家人生计。 “放翁”之号从这时开始用。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五十三岁。
仍在成都领祠禄。春,观万里桥江上演练情景,有《万里桥江上习射》: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五十四岁。

在蜀诗篇流传甚广,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二月自成都奉召东归,过嘉州向渝州的旅船中,作有《舟中对月》:
六月过九江时作《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秋抵杭州,召对。上任前回家一行,在山阴时作《冬夜听雨戏作二首》:
少年交友尽豪英,妙理时时得细评。老去同参惟夜雨,焚香卧听画檐声。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冬抵建宁任所。本年幼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