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诸葛我评说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对诸葛亮有着许多不同的评说,或是无上的的赞美,或是毫不吝啬的批评,但至少有一点是无容置疑的,他确实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更是一个受万人敬仰的角色。至于有人说孔明先生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我也想在此谈谈我对诸葛亮的看法。
我要尊称他为先生,在许多方面,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老师。先生是一位很难得的人才,只有他,才值得刘备对他“三顾茅庐”。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在当时信息极度匮乏的年代,他身处偏僻的隆中,却轻而易举地将天下形势徐徐到处,并为刘备分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方针,可谓了得有他在的蜀国,逐步逐步地走向强盛,刘备的江山版图得到扩张,这难道不是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吗?至于说他是导致蜀国的灭亡就更不能理解了。此时的蜀国已因为刘备的驾崩而逐渐衰弱,而且国内人才不多,这也不能怪他,即使他是朝廷重臣,但总不能要求他事事亲历亲为,考虑得面面俱到吧!为阿斗弄得心力交瘁的一位老臣,我们必须要用“完美”这一词去苛求他吗?
世人喜欢谈论孔明先生的,除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当然少不了有关他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吧!无可否认,街亭失守,马谡失职,这都与他有着莫大的关联。他确实看错了人,但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生无过呢?更有甚者,说他自贬三级,是他在维护自己执法无私,宅心仁厚的高大形象。我无从揣摩他当时的心理,但我们希望他怎么做呢?要他剖腹自尽,然后弃蜀而去吗?我不想谈论先生的功与过,是功大于过,如何?是过大于工,如何?
他是帝王身后最适合的人,因为有他的计策,帝王才有在马背上射箭的强大后盾。但他不是王者,纵使刘备在白帝托孤时暗示他可以称王,但他还是愿意扶持不成气候的阿斗,他说过“不求闻达于诸侯”,而他,亦没有违背自己的最初的意愿。
这就是诸葛孔明,一个从容地唱空城计的人,一个让周瑜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的人,一个让世人唏嘘不已的人。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对诸葛亮有着许多不同的评说,或是无上的的赞美,或是毫不吝啬的批评,但至少有一点是无容置疑的,他确实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更是一个受万人敬仰的角色。至于有人说孔明先生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我也想在此谈谈我对诸葛亮的看法。
我要尊称他为先生,在许多方面,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老师。先生是一位很难得的人才,只有他,才值得刘备对他“三顾茅庐”。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在当时信息极度匮乏的年代,他身处偏僻的隆中,却轻而易举地将天下形势徐徐到处,并为刘备分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方针,可谓了得有他在的蜀国,逐步逐步地走向强盛,刘备的江山版图得到扩张,这难道不是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吗?至于说他是导致蜀国的灭亡就更不能理解了。此时的蜀国已因为刘备的驾崩而逐渐衰弱,而且国内人才不多,这也不能怪他,即使他是朝廷重臣,但总不能要求他事事亲历亲为,考虑得面面俱到吧!为阿斗弄得心力交瘁的一位老臣,我们必须要用“完美”这一词去苛求他吗?
世人喜欢谈论孔明先生的,除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当然少不了有关他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吧!无可否认,街亭失守,马谡失职,这都与他有着莫大的关联。他确实看错了人,但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生无过呢?更有甚者,说他自贬三级,是他在维护自己执法无私,宅心仁厚的高大形象。我无从揣摩他当时的心理,但我们希望他怎么做呢?要他剖腹自尽,然后弃蜀而去吗?我不想谈论先生的功与过,是功大于过,如何?是过大于工,如何?
他是帝王身后最适合的人,因为有他的计策,帝王才有在马背上射箭的强大后盾。但他不是王者,纵使刘备在白帝托孤时暗示他可以称王,但他还是愿意扶持不成气候的阿斗,他说过“不求闻达于诸侯”,而他,亦没有违背自己的最初的意愿。
这就是诸葛孔明,一个从容地唱空城计的人,一个让周瑜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的人,一个让世人唏嘘不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