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云吧 关注:99贴子:1,405
  • 4回复贴,共1

刘红云是董氏针灸传人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红云老师幽默风趣,授课认真负责


IP属地:河北1楼2022-09-15 17:25回复

    火星下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二节正中央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疏心调气,宽胸利肺。
    主治:同火星上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经验:火星上、下穴对治疗打嗝,效果不错,在临床上有诸多打嗝情形,在下针后不久,立即消除。
    配穴:火星上、下穴可配地宗穴、灵骨、大白、心灵一穴、二穴、三穴计地宗穴、对治疗心脏疾病,效果显著。
    说明:
    (一)火星穴董公著作未公开,由胡师公布。
    (二)在临床上可取火星上穴、下穴间,刚好于第一节与第二节间横纹中间取一穴成直倒马针,针效更佳。
    (三)中指主心,因此中指上很多穴位,皆可治心疾。
    (四)心肺同在一区域,因此可治心疾之穴位,亦可治肺病,治肺疾都要加配灵骨、大白穴。


    IP属地:河北2楼2022-11-19 17:55
    回复
      湿疹除了内服、外用药物之外,选择一些有效穴位进行按摩或者施灸,也可以取到一些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湿疹不适症状,缩短湿疹病程。临床根据湿疹发生的部位不同,特效穴的选择也不同,如湿疹发生部位在面部时,取百会、天柱、肩髃等;在手部时,取曲池、阳池、手三里等;在肩或胸部时,取中府、肩井等;在足部时,取太溪等足部穴位。特别指出,手部的合谷穴可以治疗各型湿疹。
      经常按压或者艾灸、针刺上述穴位,都可以有效治疗湿疹。
      1.百会
      湿疹发生在面部时,首先加以刺激的穴位。百会穴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能够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连接两耳尖之间的直线交叉点。
      功效:醒脑开窍,息风,止痉止痛,定惊安神,益气固脱,升提阳气。
      2.天柱
      湿疹发生在面部时,配合百会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在颈部,后头骨正下方,斜方肌(大筋)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正中旁开约2cm左右即是此穴。
      功效:疏风解表,通络,调气血,止痉止痛。
      3.肩髃
      湿疹发生在面部时,配合百会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在肩部,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疏风活络,通利关节。
      4.大椎
      对过敏体质引起皮肤异常有效的穴位。
      位置:正坐低头,颈后方下端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即第7颈椎棘突,其下方凹陷中为本穴。
      功效:疏风散寒,清热泄邪。
      5.阳池
      湿疹发生在手部时,治疗效果较强的穴位。
      位置:俯掌,于第三、四掌骨间直上与腕横纹交点处凹陷中为本穴。
      功效:清三焦邪热,舒筋通络。
      6.曲池
      湿疹发生在手部时,配合阳池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在手臂,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调和气血。
      7.手三里
      湿疹发生在手部时,配合阳池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约7cm。
      功效:祛风通络,和胃理肠。
      8.中府
      湿疹发生在肩部或胸部时,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在胸前壁,平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约20cm。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健脾补气。
      9.肩井
      湿疹发生在肩部或胸部时,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正坐位,后颈根部的肩膀中间;当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功效: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10.合谷
      对于一切湿疹治疗有效的穴位。
      位置:在手背侧,拇指、食指的根部之间;或者用一手拇指横纹放于虎口上,此时拇指尖到达处就是本穴。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泻肺,调肠胃、气血,通络止痛。
      11.太溪
      湿疹发生在足部时,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滋肾阴,祛虚热,利三焦。
      12.三阴交
      湿疹发生在足部时,配合太溪加以刺激的穴位。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约10cm,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补脾益胃,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散寒。


      IP属地:河北3楼2023-02-14 17:59
      回复
        3
        手心搓脚心补肾水
        脚底板有一个肾经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我们的手上是劳宫穴。
        手心搓脚心方法:采取坐的姿式,周身保持轻松自然,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脚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每侧可以各搓揉或拍打108次(多打亦佳),可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逐步递增次数,不论何种情况,每侧拍打不得超过900下。年老体弱者,应循序渐进,以不感觉疲劳为度。
        这样做有助于让肾发挥收藏的功能,把气往下引,把上面的虚火拽下来,这样气就不会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如果人生一口大气,全憋在上面的话,有可能会造成耳聋和耳鸣。用手心搓脚心则有利于我们疏通人体的气机,使心肾相交,水火即济。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改善睡眠,防治高血压、腰腿酸软、耳聋、耳鸣等十余种疾病。


        IP属地:河北5楼2023-04-08 18:26
        回复
          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攒竹、鱼腰、丝竹空、风池等,配合睛明、球后(有人表现为眼眶内或眼球痛)、太阳、率谷、手部头痛全息点、外关、阿是穴。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支):下关、风池、迎香、翳风、合谷、颧髎、巨髎、阿是穴。
          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支):翳风、风池、大迎、夹承浆、天柱(患侧)、颈夹脊、颊车、阿是穴。


          IP属地:河北6楼2023-06-20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