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Hp),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目前我国的感染率约50%。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长期慢性胃炎可能会导致: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有快速尿素酶试验、直接涂片、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非侵入性有尿素呼气试验,包括碳13和碳14检查,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查(HpSA),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抗体试验。目前最常用的是碳14和碳13检查,碳14可造成放射性污染,不适用于小孩和孕妇。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西药主要有三联方案和四联疗法。
三联方案由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联合2种抗生素组成,具体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目前幽门螺杆菌对这些抗生素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三联方案基本被弃用。
目前推荐“铋剂四联”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包括铋剂+PPI+两种抗生素。经典铋剂四联方案由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组成,疗程为14天。
中医治疗
“病-症”结合、辩证论治是当今中药医治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药治疗主要通过寻找幽门螺杆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物质,灭杀幽门螺杆菌,从而达到治愈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长期慢性胃炎可能会导致: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有快速尿素酶试验、直接涂片、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非侵入性有尿素呼气试验,包括碳13和碳14检查,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查(HpSA),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抗体试验。目前最常用的是碳14和碳13检查,碳14可造成放射性污染,不适用于小孩和孕妇。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西药主要有三联方案和四联疗法。
三联方案由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联合2种抗生素组成,具体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目前幽门螺杆菌对这些抗生素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三联方案基本被弃用。
目前推荐“铋剂四联”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包括铋剂+PPI+两种抗生素。经典铋剂四联方案由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组成,疗程为14天。
中医治疗
“病-症”结合、辩证论治是当今中药医治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药治疗主要通过寻找幽门螺杆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物质,灭杀幽门螺杆菌,从而达到治愈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