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因与确诊历程:
我在2017年时发现左腿不直,拍了全长片子发现左股骨(即大腿骨)短缩3cm左右且有外翻,即腿又歪又短。但引起这两个症状的病因不明。
2018年第一次手术行左股骨下端截骨术纠正外翻,且发现了并取出了罪魁祸首——一个阻碍生长的骨质纤维瘤。手术方法为内置钢板固定矫正并于2019年取出钢板。此后力线矫正正常但未解决短缩问题,可以理解为腿变直了但还是短。术后运动能力恢复与常人无异(带着钢板的时候中考体育还是满分),且膝关节能弯到全角。此后的三年笔者在读高中,因此搁置了延长手术。期间在左腿垫2.5cm鞋垫以补偿高度差。可以说左腿的短缩并没有影响到我的高中生活,体育课也从不免体,普通学生做什么运动我就做什么运动,几乎没什么人会发现我的腿有毛病。但50m短跑和立定跳远等需爆发力和肌肉平衡度的运动还是能清晰感受到左腿短缩——特别是50m短跑,每次到最后身体就开始晃动像要摔倒,这两项的成绩也只是差强人意。

(贴图证明我在手术前身体素质还不错!)
2022年笔者高中毕业,拍了全长发现短缩距离加大变成3.5cm(毕竟长了一点点个子)做好术前检查就去做骨延长手术啦!
关于手术动机和期望:
不同于大部分病友,我并没有对这3.5cm有多么在意,自己和身边人也没有把自己当作病号看待,做这个手术实则是未雨绸缪——垫鞋垫是把长度加在了小腿上,但是我的短缩是在大腿上,可以想象到其实两条腿在运动时候还是不平衡的,长期会导致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磨损,随年龄增长会有置换的可能;并且,由于身体不平衡,我的脊柱已有代偿性的侧弯,需要早日纠正使其自行恢复。
我对这个手术的期望并不是简单的恢复身体平衡避免更多的磨损,更有对我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划重点:也就是说,手术之后我会尽一切可能恢复正常人的运动水平!
关于手术过程:
今年7月12日我入院了,等待了两天在7月14日做了手术。手术是半麻,大概做了两个小时。可能我本人是麻药代谢的比较快的体质,手术时我就感觉截骨处隐隐作痛,推出来之后疼痛感渐渐加强。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疼,可能也是有止疼泵和每天一瓶输液麻药的加持,总归是比较平静。

术后的比较疼的时刻是换药和拍片移位置,这俩是能飙出眼泪的疼。估计是软组织受到了损伤,一侵入或破坏就会疼的不得了。
在手术完两天之后,因为之前有做膝外翻手术的经验,所以就开始自行练习下角度,自己慢慢悠悠练到了130度左右。结果在手术完后的第三天医生来查房,就直接把我掰到了零度!如果说手术后的疼痛指数是6,换药是8,那么这个就是妥妥的10。实在是太疼了,应该是我做了三回手术最疼的时刻。不得不说我的主治大夫确实是个狠人,后来我看我的床上流了一摊的血,伤口都被掰裂了。但是这也确实是为了我好...之后自己练习的时候就会容易一些。
术后5天,也就是7月19日,我就出院了,出院之前为了防止路上颠簸疼吃了片止疼药,但是坐在轮椅上开始止不住的犯恶心,在车上迷迷糊糊就到家了。

(一开始的架子)
我在2017年时发现左腿不直,拍了全长片子发现左股骨(即大腿骨)短缩3cm左右且有外翻,即腿又歪又短。但引起这两个症状的病因不明。
2018年第一次手术行左股骨下端截骨术纠正外翻,且发现了并取出了罪魁祸首——一个阻碍生长的骨质纤维瘤。手术方法为内置钢板固定矫正并于2019年取出钢板。此后力线矫正正常但未解决短缩问题,可以理解为腿变直了但还是短。术后运动能力恢复与常人无异(带着钢板的时候中考体育还是满分),且膝关节能弯到全角。此后的三年笔者在读高中,因此搁置了延长手术。期间在左腿垫2.5cm鞋垫以补偿高度差。可以说左腿的短缩并没有影响到我的高中生活,体育课也从不免体,普通学生做什么运动我就做什么运动,几乎没什么人会发现我的腿有毛病。但50m短跑和立定跳远等需爆发力和肌肉平衡度的运动还是能清晰感受到左腿短缩——特别是50m短跑,每次到最后身体就开始晃动像要摔倒,这两项的成绩也只是差强人意。

(贴图证明我在手术前身体素质还不错!)
2022年笔者高中毕业,拍了全长发现短缩距离加大变成3.5cm(毕竟长了一点点个子)做好术前检查就去做骨延长手术啦!
关于手术动机和期望:
不同于大部分病友,我并没有对这3.5cm有多么在意,自己和身边人也没有把自己当作病号看待,做这个手术实则是未雨绸缪——垫鞋垫是把长度加在了小腿上,但是我的短缩是在大腿上,可以想象到其实两条腿在运动时候还是不平衡的,长期会导致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磨损,随年龄增长会有置换的可能;并且,由于身体不平衡,我的脊柱已有代偿性的侧弯,需要早日纠正使其自行恢复。
我对这个手术的期望并不是简单的恢复身体平衡避免更多的磨损,更有对我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划重点:也就是说,手术之后我会尽一切可能恢复正常人的运动水平!
关于手术过程:
今年7月12日我入院了,等待了两天在7月14日做了手术。手术是半麻,大概做了两个小时。可能我本人是麻药代谢的比较快的体质,手术时我就感觉截骨处隐隐作痛,推出来之后疼痛感渐渐加强。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疼,可能也是有止疼泵和每天一瓶输液麻药的加持,总归是比较平静。

术后的比较疼的时刻是换药和拍片移位置,这俩是能飙出眼泪的疼。估计是软组织受到了损伤,一侵入或破坏就会疼的不得了。
在手术完两天之后,因为之前有做膝外翻手术的经验,所以就开始自行练习下角度,自己慢慢悠悠练到了130度左右。结果在手术完后的第三天医生来查房,就直接把我掰到了零度!如果说手术后的疼痛指数是6,换药是8,那么这个就是妥妥的10。实在是太疼了,应该是我做了三回手术最疼的时刻。不得不说我的主治大夫确实是个狠人,后来我看我的床上流了一摊的血,伤口都被掰裂了。但是这也确实是为了我好...之后自己练习的时候就会容易一些。
术后5天,也就是7月19日,我就出院了,出院之前为了防止路上颠簸疼吃了片止疼药,但是坐在轮椅上开始止不住的犯恶心,在车上迷迷糊糊就到家了。

(一开始的架子)